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2,分269页显示  上一页  186  187  188  189  190  192  193  194  19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罗预
罗网
罗汉
七种罗汉
九种罗汉
十八罗汉
罗汉供
罗汉讲
罗汉比丘
罗睺
罗睺罗
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
罗睺罗生母异说
诸释子以火聚验罗睺罗
佛还国始见罗睺罗
罗预
【佛学大辞典】
(杂语)Lava,时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弹指为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同行宗记二下曰:「罗预是西梵时名,未详所释。」
罗网
【佛学大辞典】
(物名)连缀宝珠为网,以作庄严之具者,帝释殿前之罗网,谓之帝网,法华经曰:「真珠罗网张设其上。」无量寿经上曰:「道场树高四百万里,(中略)珍妙罗网罗覆其上。」净土论曰:「宝栏遍围绕,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又捕鱼鸟之具也。
罗汉
【佛学大辞典】
(术语)Arhat(N。sg。m。Arha%n),阿罗汉之略。小乘之极果也。(参见:阿罗汉)
【佛学常见辞汇】
阿罗汉的简称。(参见:阿罗汉)
【俗语佛源】
梵语Arhat(阿罗汉),简称「罗汉」,一般意译为「杀贼」、「不生」等。意思是:罗汉已经杀尽烦恼之贼,不再生到三界六道之中,从而證到小乘的最高果位,入「无余涅槃」了。在「声闻四果」中,罗汉是最高果位;但在四圣位中,罗汉还是初位,次于缘觉、菩萨和佛。经中说,有些大阿罗汉实际上是不入涅槃的菩萨,示现罗汉身在世间利乐众生,民间祀奉的,多属于这类大阿罗汉。如唐·司空图《十会斋文》:「维摩赴会,捧瑞露以同沾,罗汉飞空,曳危峰而亦至。」(李明权)
七种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前六种罗汉,加不退罗汉之一也。是前之第六不动,有练根不动与本住不动二种。因而以练根者为不动,本住者为不退也。练根者,原为劣之五种,更加修练,而成不动种性者。本住者,为生就之不动种性,不要修练者。婆沙开之。正理俱舍合之。见俱舍论二十五。
九种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称之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于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三护法也。三,死相,九无学中之第二思法也。四,住相,九无学中之第四安住法也。五,可进相,九无学中之第五堪达法也。六,不坏相,九无学中之第七不退也。八,不退相。九无学中之第六不动也。八,慧解脱,九无学中之第八慧解脱也。九,俱解脱,九无学中之第九俱解脱也(大乘义章十一本)。中阿含福田经之说:一,思法,是前俱舍之第三死相也。二,升进法,是第五可进相也。三,不动法,是前第七不退相也。四,退法,是前第一退相也。五,不退法,是前第六不坏相也。第六,护法,是前第二守相也。第七,住法,是前之住相也。第八,慧解脱,第九,俱解脱,此二者与前同(大乘义章十一本)。此九无学加十八有学称为二十七贤圣。(参见:贤圣)附录。
【佛学次第统编】
九种罗汉,又称九无学。
一、退相 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谓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
二、守相 九无学中之第三护法也,谓于所得之證果,能自防护者。
三、死相 九无学中之第二思法也,谓惧将退失所得之證果,恒思自害而入无馀涅槃者。
四、住相 九无学中第四安住法也,谓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者。
五、可进相 九无学中第五堪达法也,谓能修练根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者。
六、不坏相 九无学中第七不退也,谓生就不动根性,遇无论如何逆缘,亦不动转所得之法者。
七、不退相 九无学中第六不动也,谓原为劣之五种,更加修练,而成不动种性者。
八、慧解脱 九无学中同名,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
九、俱解脱 九无学中同名,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
十八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此有二种:一,于前之十六加庆友尊者为第十七,加宾头卢尊者为第十八。然庆友为难提蜜多罗之译名,即法住记之说者,宾头卢即第一尊者之宝度罗跋啰隋阇。是由不知经典不解梵语而致此讹也。如洪觉范苏轼,亦依十八罗汉而为颂赞,何耶?(然则十八中前十六为贯休之实迹,他二者后人添加,轼不辨之。)清乾隆帝考證曰:「良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荚,展转传讹,博辨如轼,亦不免因人致误耳。」(引于罗汉图赞集)。二,蜀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为东坡之颂赞者。此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军徒钵叹尊者之二为十八,且记各尊之示神通灵感。是更不可解者(西藏所传有加佛母摩耶夫人与弥勒之图)。
【佛学常见辞汇】
1。于十六罗汉加庆友尊者和宾头卢尊者而成十八罗汉。2。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和军徒钵叹尊者而成十八罗汉。
【俗语佛源】
据唐·玄奘所译《法住记》所说,「十六罗汉」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这「十六罗汉」的名称是:宾度罗跋罗惰啰、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多啰、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啰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罗汉」,或供「十八罗汉」。然而,「十八罗汉」并没有经典上的根据,是二种附会之说。增添的两位「罗汉」:或谓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斯里兰卡人)和泽者玄奘;或谓是庆友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或谓将第一尊宾度罗误为宾度罗和宾头卢两人再加上庆友……至少有五、六种说法。民间则将增添妁两位称为「降龙」、「伏虎」。这在小说《济公全传》中亦有反映。五代张玄等始绘十八罗汉像,宋·苏轼作《十八大阿罗汉颂》:「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时修敬。」宋、元以后,「十八罗汉」流行民间,连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也有「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故事。(参见「罗汉」条) (李明权)
罗汉供
【佛学大辞典】
(仪式)供养五百罗汉之法会。
罗汉讲
【佛学大辞典】
(仪式)讲赞五百罗汉之法会也。
罗汉比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为男僧之梵名,罗汉比丘者罗汉之男僧。别于菩萨之男僧也。
罗睺
【佛学大辞典】
(异类)Ra%hu,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大日经疏四曰:「罗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见罗睺阿修罗条。【又】佛子罗睺罗,略曰罗睺。
罗睺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Ra%hula,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于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为和上,而彼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为密行第一。后于法华会上回于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于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罗睺罗。又六年为母胎所障蔽,故名。罗睺罗为执月及障蔽之义。母有异说(见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项)。注维摩经三曰:「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明声闻法中密行第一。」同二十一曰:「何罗怙罗或言曷罗怙罗,云障月,旧言罗睺罗,亦作罗吼罗,或言罗云,皆讹也。言罗怙罗阿修罗以手障月时生,因以名也。又言:覆障六年在胎,为胎所覆也。又七年在母腹中,一由往业,一由现在。往业者,昔曾作国王,制断独觉不听入境,独觉在山七日不得乞食,因堕地狱,馀报七年在母腹中。又由现在者,瞿夷是怀罗怙罗,后太子出家,六年苦行,方得成道。于六年中瞿夷忧恼,四大羸弱,不能得生。至太子成道,瞿夷欢喜,四大有力,方乃得生。与阿难同时而生,故首尾七年也。如来还国七日,即度出家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罗怙罗,此云执日。旧言罗睺罗,翻为障蔽,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然已经證得阿罗汉果,但后来在法华会上回小向大。
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
【佛学大辞典】
(传说)玄应师之说如上所引。佛本行集经五十五曰:「罗睺罗,昔为国王时,有仙人犯盗戒,欲就王忏悔。诣王宫,王耽五欲,六日不见外人,以此因缘,今生六年在母胎也。」法华文句二曰:「往昔塞鼠穴,又不看婆罗门六日,由是缘故言覆障。」维摩经嘉祥疏二曰:「所以六年在胎者,从来言,过去墐塞鼠孔,故六年在胎。大论云:有仙人,入王国,辙饮王水取王杨枝。犯不与取,就王忏悔,治罪。王见即便入内,六日,五欲自娱乐,忘外仙人。仙人云:不应以此治我,以六日在内不出见仙人,故今生六年在胎也。」
罗睺罗生母异说
【佛学大辞典】
(杂语)据十二游经,则佛有三夫人:第一瞿夷,第二耶输陀罗,第三鹿野。须达拿经及瑞应经以罗睺为瞿夷之子,未曾有因缘经,涅槃经,法华经以为耶输之子。天台慈恩共会之曰:据智度论瞿夷为玉女,定无子。瑞应经就长母谓之瞿夷。未曾有经等就所生谓之耶输。见法华文句二,法华玄赞一(见未曾有因缘经以为耶输之子,然天台慈恩嘉祥等共举彼经以为瞿夷之子,何也?今从经文)。」
诸释子以火聚验罗睺罗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出家之夜,耶输怀胎,六年后,佛成道之夜始生。故诸释子疑之。恶声盈城。乃作火坑,母子共投之,无恙。诸释子始不疑。见杂宝藏经十。
佛还国始见罗睺罗
【佛学大辞典】
(故事)佛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见父王。此时罗睺罗年六岁,耶输陀罗使罗睺罗持一欢喜丸于大众中觅父奉之。罗睺罗直往佛所施之。见佛本行集经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