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7,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金驲孙(字 季云 号 濯缨 )
李淳(字 文卿 号 缨溪 )
舒缨(字 振伯 )
张缨(字 重卿 )
朱缨(字 清父 号 小松 )
吴振缨(字 长组 号 俭育 )
刘承缨(号 元洲 )
朱组缨(字 素持 号 跗庵 )
饶世缨
唐景崧(字 维卿、薇卿 号 南注、南注生、请缨客 )
简精华(名 缨 )
其它辞典(续上)
邢缨(字 文甫 号 濯庵 )金驲孙(字 季云 号 濯缨 )
李淳(字 文卿 号 缨溪 )
舒缨(字 振伯 )
张缨(字 重卿 )
朱缨(字 清父 号 小松 )
吴振缨(字 长组 号 俭育 )
刘承缨(号 元洲 )
朱组缨(字 素持 号 跗庵 )
饶世缨
唐景崧(字 维卿、薇卿 号 南注、南注生、请缨客 )
简精华(名 缨 )
人物简介
维基
邢缨(1453年—1510年),字文甫,号濯庵,湖广黄州府黄梅县人。湖广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七十一名进士。弘治二年,授长洲县知县,在任期间有政绩,九年(1496年)六月召为山东道监察御史。十三年四月丁忧服阕,复除福建道监察御史,正德二年(1507年)巡按陕西,四年正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五年七月卒于官,年五十八。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金海人。字季云。号濯缨。庆尚道清道郡故吏曹正郎。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淳(1489年—1548年),字文卿,号缨溪,山东省东昌府濮州人,军籍,治《诗经》。五月十八日生,行二。由州学生中式乙酉(1525年)山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年四十四岁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四名,第三甲第八十六名进士。观礼部政,授山西潞城县知县,历升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出为辰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振伯,以进士官工部郎中。有诗名。石仓选其集。维基
舒缨,字振伯,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会试第七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缨,字重卿,河南彰德府安阳县人。河南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会试第三百十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进士。授江都县知县,历官湖广宝庆府通判、山西潞安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0—1587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徙居嘉定,字清父,号小松。工小篆及行草,画山水长于气韵,善刻竹木为古仙佛像。著有《小松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长组。天启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广东道御史。崇祯八年,李自成陷凤阳,毁皇陵,诏逮吴振缨,戍边。有《颠石斋诗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长组,归安人。天启壬戌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广东道御史有颠石斋诗集维基
吴振缨,字长组,号俭育,浙江归安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壬戌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四年十月除中书舍人,崇祯元年补原职,三年顺天同考,四年考选,授广东道御史,巡视南城。六年巡青,七年巡按淮扬。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陷凤阳,毁皇陵,诏逮吴振缨,革职戍边。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承缨,号元洲,陕西凤翔府麟游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陕西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成辛未科进士,授荆州府推官,曾经深入施南土司征兵,屡立战功,以积劳殁于王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素持,号跗庵。诗宗陆、范,字法欧、褚。精小篆,工山水。有《评阅中州集》、《跗庵诗文稿》。
人物简介
维基
饶世缨,中国清朝官员,江西广昌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8年)丁丑科进士,光绪三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光绪五年闰三月十一日(1879年4月2日)代理台湾凤山县知县。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一日(1880年11月23日)卸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1—1903 【介绍】: 清广西灌阳人,字维卿。同治四年进士。中法战起,自请出关招刘永福,率景字军与之共败法军于宣光。战后,除台湾道,累擢至巡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于日本,士绅拥之为总统,宣告自立。日军攻基隆,微服遁归厦门。有《请缨日记》。全台诗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又字薇卿,号南注、南注生、请缨客,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665)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入越南,力劝刘永福黑旗军加入抗法行列。光绪十年(1884)率「景字军」迎战法军有功,官升二品。光绪十一年(1885)十月出任台湾兵备道,兼理学政。唐氏雅好文学,曾修葺台南道署旧有斐亭,创「斐亭吟社」,时邀僚属、诗友饮酒赋诗。台人士之能诗者,悉礼致之,扢雅扬风,于斯为盛,一时台士竞为诗作。又礼聘台南进士施士洁担任海东书院山长,挑选台士之秀异者如丘逢甲、许南英、汪春源等入海东书院就读,对当地文风之鼓倡,颇具影响力。光绪十七年(1891)升台湾布政使,驻省会台北。公馀复屡邀文士百数十人集于官署,为诗酒之会,尤以竞作诗钟为能。适因安溪人林鹤年办理茶釐船捐等局务来台,赠以数十盆牡丹,故取名为「牡丹吟社」。社员吟咏诗稿,景崧悉加收录,遂有《诗畸》之辑录。此外,唐氏又好诗谜,台南、台北两地任职时皆致力推展之,编有《谜拾》一书,对台湾谜学之发展影响颇大。光绪二十年(1894)九月出任台湾巡抚,次年(1895)割台议起,唐氏致电清廷,预言台民将有大乱,建议急请英俄为同盟以保台,并请辞巡抚职。及马关条约签订,全台哗然,唐氏复电告清廷,自云遭台人「劫留」,不得已暂允驻台,与当地绅民发布公告,宣示保台决心。五月二十五日全台绅民倡建「台湾民主国」,共推唐氏为总统。六月五日,日军逼近台北城,唐氏搭德船从沪尾遁逃,内渡厦门,后归桂林。光绪二十三年(1897)支持康有为在桂林的维新运动,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桂林「体用堂」中文总教习。晚年耽爱戏剧改革,为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桂戏」之奠基者。著有《请缨日记》、《寄閒吟馆诗存》、《看棋亭杂剧》。唐氏在台之作可见者不多,以下据《诗畸》所收录之唐氏诗作为底本,参照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连横《台湾诗乘》、《台北文物》六卷四期所刊赖鹤洲〈斐亭吟会‧牡丹诗社〉进行编校。(许俊雅、施懿琳合撰)维基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维卿,又字薇卿,号南注、南注生,又号请缨客。广西省桂林府灌阳县人。同治年间以进士入词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战争期间,请缨南下越南,招抚黑旗军刘永福,且领军与法军激战有功,历升道员、布政使,署末代台湾巡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割让予日本后,曾短暂出任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八天。后因日本军队从澳底登陆,唐景崧得知此消息,便携带银两逃回中国大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台湾云林人,本名缨,亦作英,外号大肚。简成功子。光绪二十一年,随父率众抗日,被刘永福任为斗六都司。曾重创进犯云林日军,伤毙旅团长山根信成等。后在曾文溪苦战兵败,撤退后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