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编次(編次)  拼音:biān cì
1.依次第编列。《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2.编辑整理。《红楼梦》第二三回:「命探春钞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3.指编辑体例。宋。苏轼 评《文选》四首之一:「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
《國語辭典》:序次  拼音:xù cì
1.顺序。《国语。周语下》:「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
2.依次编置。《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
《漢語大詞典》:录第
(1).按名次录用。《后汉书·蔡邕传》:“臣每受詔於 盛化门 ,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復随辈皆见拜擢。”
(2).编次。 汉 王褒 《九怀》序:“追而愍之,故作《九怀》,以裨其词。史官録第,遂列于篇。”
《漢語大詞典》:集次
编次;编辑。 宋 欧阳修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序》:“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 刘向 所集次新序二十篇,録一篇。”
分類:编次编辑
《國語辭典》:䌷次(紬次)  拼音:chōu cì
缀集排列。《新唐书。卷一六九。列传。韦贯之》:「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䌷次,题为处分语。」
分類:编次
《國語辭典》:次第  拼音:cì dì
1.次序、依次。《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老残游记》第八回:「车夫等人次第出来,方才从石壁缝里把子平拉出。」
2.接著、转眼。南唐。冯延巳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3.形容迅速。唐。白居易 观幻诗:「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4.规模。《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年燕山市井,如东京制造,到己酉岁方成次第。」
5.眉目、头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他明日回话,必有个次第。」《水浒传》第一七回:「太守问我贼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见次第,不曾获的。』」
6.光景。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國語辭典》:论定(論定)  拼音:lùn dìng
衡量人、物、事而给予评断。如:「盖棺论定」。
《國語辭典》:论次(論次)  拼音:lùn cì
论定次第。《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宋。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大夫功行。」
分類:论定编次
《漢語大詞典》:全书(全書)
(1).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但既残缺,非復全书。”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 刘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
(2).指整部书。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韵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餘页。”
(3).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如:《四库全书》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书
(5).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如:农政全书
《漢語大詞典》:诗什(詩什)
诗经编次,《雅》《颂》部分多以十篇编为一组,名之为什。后因以“诗什”泛指诗篇、诗作。《后村诗话续集》卷三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逆 韦 诗什并 上官昭容 所製。” 明 张溥 《〈吴朝请集〉题词》:“诗什纍纍,乐府尤高。” 刘师培 文说:“故 阴何 诗什,遂开近体之先。”
《國語辭典》:治要  拼音:zhì yào
1.治国的要术。《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宋书。卷六四。裴松之传》:「申述至诚,广询治要。」
2.岁计。统计核算全年收入与支出的帐簿。《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汉。郑玄。注:「治要,若岁计也。」
《國語辭典》:类次(類次)  拼音:lèi cì
分门别类排列次序。《宋史。卷三○四。列传。范正辞》:「百官转对,敕近臣阅视其可行者,类次以闻。」宋。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國語辭典》:编削(編削)  拼音:biān xuè
编次简册。《后汉书。卷三○上。苏竟杨厚列传。苏竟》:「昔以摩研编削之才,与国师公从事出入,校定秘书。」唐。李贤。注:「《说文》曰:『编,次也。』削谓简也,一曰削书刀也。」
分類:编次简册
《國語辭典》:铨叙(銓敘)  拼音:quán xù
1.考核官员的资历、功绩等,以定其官职的等第和升贬。《晋书。卷八六。张轨传》:「征西大将军亮上疏,言陈寓等冒险远至,宜蒙铨叙,诏除寓西平相。」
2.批评议论而排次第。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
《漢語大詞典》:闾伍(閭伍)
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閭为族,八閭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闾、伍均为古代民户编次的单位,后以“閭伍”指平民所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臣素卑贱,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臣輒奉宣詔命,导扬恩化,復其社稷,安其閭伍,舍其赋调,弛其征役。”宋书·武帝纪中:“杂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纯,民瘼所以犹在。”借指平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有人至此,实蠹大伦,每思防避,无通閭伍。”
分類:民户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