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照(對照)  拼音:duì zhào
1.用相反对比的方法,以加强或衬托两者的特性。如:「这颗橘子在蓝色背景的对照下,颜色更为鲜明。」
2.互相比对参照。如:「中英对照」、「图文对照」。
《國語辭典》:竹筏  拼音:zhú fá
以数根竹子并排绑成,为简便的渡水交通工具。也称为「竹排」。
《國語辭典》:韵书(韻書)  拼音:yùn shū
将同韵的文字分类编辑的字书。目的在检查字的音韵。如古代的《广韵》、现代的《中华新韵》等。
《漢語大詞典》:条次(條次)
(1).按次序编排、叙述。宋书·宗越传:“ 襄阳 多杂姓, 伦之 使长史 范覬之 条次氏族,辨其高卑。”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谨条次平贼事宜,一一如后。” 清 方苞 《书〈汉书·礼乐志〉后》:“ 太史公 序礼乐而不条次为书,盖以 汉 兴礼乐皆仍 秦 ,故不合圣制无可陈者。”
(2).条理次序。 唐 韩愈 《曹成王碑》:“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至,则完残奋怯,皆有条次。”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先后重轻,粗获条次。大小贵贱,迭相维持。”
《漢語大詞典》:裒次
搜集编排。新唐书·儒学传上·萧德言:“ 太宗 欲知前世得失,詔 魏徵 、 虞世南 、 褚亮 及 德言 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 章炳麟 《文学总略》:“ 昭明太子 序文选也,其於史籍,则云‘不同篇翰’,其於诸子,则云‘不以能文为贵’。此为裒次总集,自成一家,体例适然,非不易之定论也。”
分類:搜集编排
《漢語大詞典》:料次
编排整理。新唐书·蒋乂传:“ 乂 料次踰年,各以部分,得善书二万卷。”
分類:编排整理
《漢語大詞典》:绪次(緒次)
(1).整理编排。新唐书·郝处俊传:“初, 显庆 中, 令狐德棻 、 刘胤之 撰国史,其后 许敬宗 復加绪次。”
(2).头绪。 明 陆粲 《说听》卷下:“ 程公 同知 温州 ,领上官檄,检校咸塲,称度数日,茫无绪次。”
《漢語大詞典》:木岸
编排木桩,填以土石的堤防。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又旧河并以木岸,后人止用土筏栈子,谓之外添裡补。”宋史·苏轼传:“﹝ 苏軾 ﹞徙知 徐州 , 河 决 曹村 ……復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宋史·河渠志一:“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慼水势护隄焉。”
《漢語大詞典》:考列
(1).考订编排。后汉书·皇后纪序:“故考列行跡,以为《皇后本纪》。”
(2).经考核后列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但我总觉得不能因为他们这么吃,便将 中国 菜考列一等,正如去年虽然出了两三位‘高等华人’,而别的人们也还是‘下等’的一般。”
《國語辭典》:字典  拼音:zì diǎn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体例编次,并解释文字音义形体,以备查检的工具书。如《康熙字典》、《韦氏大字典》。
《漢語大詞典》:文谱(文譜)
(1).文官的谱录。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籍文谱,进连伦。惟 明允 ,加武资。”
(2).系统编排的文辞谱录。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盖上古以来,记载故事之书,通名‘尔雅’……其为体制,近於类书,足当文谱,实乃文章最早之家法,首立学派者。”
《漢語大詞典》:比缀(比綴)
编排连缀。管子·小匡:“合羣国,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券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比照缀合。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
《漢語大詞典》:参序(參序)
共同编排。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修国史:“史馆奏……伏请与当馆修撰,参序条纲,撰 太祖 、 庄宗 实録者。”
分類:共同编排
《國語辭典》:大班  拼音:dà bān
1.幼稚园学生按年纪分成大班、中班、小班。如:「他今年五岁半,在读幼稚园大班。」
2.舞厅里调遣舞女的人。
3.旧时对洋行、银行经理的称呼。
《國語辭典》:编号(編號)  拼音:biān hào
1.排列号数。如:「这些试卷编号之后便加上弥封,送交阅卷老师。」
2.编定的号数。如:「个人身分證统一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