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5
词典
1
分类词汇
34
共34,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修纂
造立
太史
体例
讲义
编纂
官修
撰录
开局
专书
编新
讲章
史体
造构
改编
《漢語大詞典》:
修纂
编撰;编写。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
:“乞下尚书司封,疾速检借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中书除改百官官位姓名勑黄,照证修纂。” 明
叶盛
《
水东日记·南都人物之盛
》
:“志勤修纂,如学士 周公 。” 陈天华
《警世钟》
:“到了 乾隆 年间,修纂国史,把投降他的官员,如 洪承畴 等,尽列在
《贰臣传》
中。”
分類:
编撰
编写
《漢語大詞典》:
造立
(1).建筑;建造。
《
南史·宋竟陵王诞传
》
:“而 诞 造立第舍,穷极工巧,园池之美,冠於一时。” 唐
封演
《
封氏闻见记·石经
》
:“ 隋 乱,造立之司,用为柱础。”
(2).编写。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枷棒》
:“又招集告事者,常数百人。造立
《密罗织经》
一卷。”
分類:
编写
建筑
建造
《國語辭典》:
太史
拼音:
tài shǐ
职官名。编载史事兼掌天文历法。秦汉称为「太史令」。魏晋以后,修史之职转归著作郎,太史则专掌历法。隋改为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则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为钦天监,修史之职则归于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
分類:
官名
复姓
西周
太史
掌记
记载
史事
编写
史书
起草
草文
文书
本传
《國語辭典》:
体例(體例)
拼音:
tǐ lì
1.处事的纲领和法则。《晋书。卷四六。列传。李重》:「臣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
2.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魏书。卷三五。列传。崔浩》:「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十馀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史部。地理类三。武林旧事》:「今考所载,体例虽仿孟书,而词华典赡,南宋人遗篇剩句,颇赖以存。」
分類:
体例
著作
纲领
成规
制度
编写
格式
文章
组织
《國語辭典》:
讲义(講義)
拼音:
jiǎng yì
1.阐释说明书籍的义理。《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2.古时臣子将讲授给帝王研习的资料预先撰拟出来,称为「讲义」。宋。
邢炳
孝经注疏序
:「会合归趣,一依讲说,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3.学校教师为学生编辑的讲授资料。
分類:
讲义
讲说
教师
说经
讲解
经义
解经
经筵
讲课
进讲
书
编写
教材
《國語辭典》:
编纂(編纂)
拼音:
biān zuǎn
编辑。唐。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于文章刀笔哉?」
分類:
编辑
编纂
编写
职务
纂集
《漢語大詞典》:
官修
官府主持编写。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官修’而加以‘钦定’的正史也一样,不但本纪咧,列传咧,要摆‘史架子’;里面也不敢说什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 隋文帝 禁止私史以后,历朝国史都改为官修。”
分類:
官修
官府
府主
主持
编写
五节
《國語辭典》:
撰录(撰錄)
拼音:
zhuàn lù
撰集著录。《南史。卷二四。王韶之传》:「太元、隆安时事,大小悉撰录。」
分類:
编写
编集
叙录
著录
《國語辭典》:
开局(開局)
拼音:
kāi jú
开设赌局。《红楼梦》第七五回:「公然斗叶掷骰,放头开局,夜赌起来。」
分類:
开局
开设
下棋
官府
赌局
设立
编写
写书
书籍
阶段
营田
垦荒
情况
机构
官方
管理
在编
成立
立时
时主
主持
《國語辭典》:
专书(專書)
拼音:
zhuān shū
专就某一学科领域所写的重要书籍。如:「老师上课时,总会开些专书给我们参考。」
分類:
专书
专题
编写
著作
《国语辞典》:
编新(编新)
拼音:
biān xīn
编写新事。《
红楼梦
》第一七、一八回:「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分类:
编写
一七
一八
《漢語大詞典》:
讲章(講章)
为学习科举文或经筵进讲而编写的五经、四书的讲义。 明
徐咸
《西园杂记》
卷上:“祭酒 陆深 奏讲官讲章不宜辅臣改窜,使得自尽其愚,因以观其学术邪正。”
《
红楼梦
》
第八二回:“﹝ 宝玉 ﹞看着小注,又看讲章。” 严复
《救亡决论》
:“鄙摺卷者,则争碑版篆隶之上游;薄讲章者,则标汉学考据之赤帜。”
分類:
为学
学习
科举
经筵
进讲
编写
五经
讲义
《漢語大詞典》:
史体(史體)
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 唐
刘知几
《
史通·序例
》
:“文兼史体,状若子书。”
分類:
史书
编写
体裁
过去
编年
纪传
纪事本末
《漢語大詞典》:
造构(造構,造搆)
(1).建造,构筑。
《
后汉书·儒林传序
》
:“乃更修黌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2).制造,人为地造成某种局面。
《
后汉书·张晧传
》
:“昔贼臣 江充 ,造构谗逆,至今 戾园 兴兵,终及祸难。”
《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
:“ 诸葛诞 造构逆乱,迫胁忠义。”
造搆
:编写;撰写。
《
后汉书·班固传上
》
:“ 固 感前世 相如 、 寿王 、 东方 之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
《两都赋》
,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分類:
制造
建造
构筑
为地
地造
造成
局面
编写
撰写
《國語辭典》:
改编(改編)
拼音:
gǎi biān
1.改变而重新编制。
2.把书籍重新编辑,加以订正。如:「这套辞典,经改编后,修正了不少的错误。」
3.把故事情节重新编排。如:「这部电影是由一部畅销小说改编而拍成的。」
分類:
原来
原著
重新
编制
新编
编写
改编
军队
体裁
往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