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星缀(星缀)
元稹镇圭赋:映冕旒则璿枢星缀,间黼黻而琼枝花拥。
《國語辭典》:缀辑(綴輯)  拼音:zhuì jí
连缀编辑。《汉书。卷一○○。叙传下》:「探纂前记,缀辑所闻。」
分類:缀辑编辑
《分类字锦》:缀绿(缀绿)
元稹 表夏诗 裁红起高燄,缀绿排新萼。
分类:采色
《漢語大詞典》:缀集(綴集)
连缀汇集。多用于著述、编辑。后汉书·应劭传:“ 劭 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晋书·司马彪传:“ 彪 由此不交人事,而专精学习,故得博览羣籍,终其缀集之务。” 宋 李纲 《〈古灵陈述古文集〉序》:“其性理之学,庶几 子思 、 孟軻 ,非近时区区缀集章句,务为应用之文者所能髣髴也。”
《漢語大詞典》:缀辞(綴辭)
(1).撰写文章。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忠孝义烈之流,慷慨非命而死者,缀辞之士,未之或遗也。”
(2).赘辞,多余的文辞。 清 恽敬 《〈坛经〉书后》之二:“故《坛经》止次其世,无缀辞焉,后之人可以无惑於附会之笑矣。”
《漢語大詞典》:缀组(綴組)
系结印绶。指任官。《梁书·张充传》:“彯缨 天阁 ,既谢廊庙之华;缀组 云臺 ,终惭衣冠之秀。”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优赏将吏,扶珪缀组。”
《國語辭典》:缀缀(綴綴)  拼音:zhuì zhuì
相连结的样子。比喻追随不离。《荀子。非十二子》:「缀缀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子宁独迷误,缀缀意益弥。」
分類:相连连缀
《漢語大詞典》:朱缀(朱綴)
边幅上的红色装饰物。《文选·宋玉〈招魂〉》:“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李善 注:“网户,綺文鏤也。朱,丹也。缀,缘也。” 张铣 注:“织网於户上,以朱色缀之。” 明 夏完淳 《湘巫赋》:“何朱缀之方连兮,艷陆离而散芳。”
《骈字类编》:上缀(上缀)
宋史仪卫志:枪,槊也。唐羽林所执,制同槊而铁刃,上缀朱丝拂 成公绥螳螂赋:寻乔木而上缀,从蔓草而下垂。
《國語辭典》:属缀(屬綴)  拼音:zhǔ zhuì
写作文章。《晋书。卷五五。张载传》:「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
分類:著作
《漢語大詞典》:支缀(支綴)
(1).支持延续。 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碑》:“尚顾嗣续,不敢即死;支缀气息,以严邦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入室,见少女卧縠幛中。婢以鉤挂幛。望之,年十四五许,支缀於牀,形容已槁。”
(2).犹拼凑。 清 王士禛 《〈四溟诗话〉序》:“ 茂秦 诗有两种:其声律圆稳,持择矜慎者, 弘正 之遗响也;其应酬牵率,排比支缀者, 嘉 隆 之前茅也。”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往往即事以徵情,取之於心而谐之於韵,宜其成一家之诗,而非勉强支缀,徒以摹拟为工者之所及也。”
《漢語大詞典》:缀学(綴學)
谓从事编辑前人旧文之学问。大戴礼记·小辨:“子曰:‘唯社稷之主,实知忠信。若 丘 也,缀学之徒,安知忠信?’” 孔广森 补注:“缀学,捃拾闻见以为学也。”《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絶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吕向 注:“缀,缉也。” 章炳麟 《检论·商鞅》:“今缀学者不能持其故,而以抑民恣君蔽罪于 商鞅 。”
《高级汉语词典》:剪缀
裁剪缝纫
《漢語大詞典》:剪缀(翦綴)
裁剪缝纫。 明 宋濂 《故荼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故夫人之生也,髫稚之年,婉慧絶品,翦缀之工,不学自能。”
分類:裁剪缝纫
《漢語大詞典》:采缀(采綴)
见“ 採掇 ”。
采集;搜集。宋书·孝义传序:“今采缀湮落,以备闕文云尔。”
分類:采集搜集
《漢語大詞典》:采掇(採掇)
(1).亦作“ 採缀 ”。搜集。 汉 王充 论衡·卜筮:“著书记者,採掇行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礼以立体,据事剬范,章条纤曲,执而后显,採掇片言,莫非宝也。”南史·沈约传:“条流虽举,而採缀未周。”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皇甫冉》:“又《巫山诗》终篇皆丽,自 晋 、 宋 、 齐 、 梁 、 周 、 陈 、 隋 以来,採掇者无数,而补闕独获驪珠。” 清 盛时彦 《〈阅微草堂笔记〉序》:“老而嬾於考索,乃採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 欧 墨 ,欲採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
(2).拾取;摘取。《宋书·孝义传·徐耕》:“今年亢旱,禾稼不登,氓黎饥馁,採掇存命。” 唐 杜甫 《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园蔬抱金玉,无以供採掇。” 明 李东阳 《后园种菊经月忽见数花》诗:“登临忆冒重阳雨,採掇愁沾昨夜霜。”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三:“想当採掇时,碧色照筐筥。”
(3).采纳;选取。旧唐书·良吏传上·蒋俨:“僕以不才,犹参廷谍,诚以素非德望,位班卒伍,言以人废,不蒙採掇。”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札子》:“採掇增损,实待圣断。” 明 吴承恩 《赏花钓鱼赋诗谢表》:“寸长罔弃,咸归採掇之中;四极难赊,不出惠鲜之外。”
(1).犹摘取。语本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宋 梅尧臣 《清池》诗:“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美人留采掇,玉鮪自扬鬐。” 清 张锡祚 《晨诣南园采蕨》诗:“薄物世所遗,采掇欣有得。”
(2).犹摘录。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庄》《列》最近诗;后人采掇其语,无不佳者。”
(3).犹搜集。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 魏 氏采掇亡书,藏三阁。” 清 张埙石 《〈冬青树〉序》:“以 文山 、 叠山 为经,以 赵王孙 、 汪水云 幕府诸参军及一切遗民为纬,采掇既广,感激亦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