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小绶(小绶)
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袒衣者,燕见宾客之服也。十二钿,服用杂色而不画,加双佩小绶。
分类:组绶
《漢語大詞典》:桃花绶(桃花綬)
汉 代九卿二千石系印的绶带。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或带桃花之綬,乍响 玄山 之王。”
《骈字类编》:天绶(天绶)
唐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
《漢語大詞典》:衣绶(衣綬)
朝服与佩绶。 唐 白居易 《有感》诗之一:“鬢髮已斑白,衣綬方朱紫。”
分類:朝服
《漢語大詞典》:鹝绶(鷊綬)
比喻诗文的文理色彩。
《漢語大詞典》:挂绶(挂綬)
谓辞官。綬,系在印纽上的丝带。 唐 元稹 《归田》诗:“ 陶君 三十七,挂綬出都门。”参见“ 挂印 ”。
《漢語大詞典》: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儒林外史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前汉书平话》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漢語大詞典》:螭绶(螭綬)
螭纽及系纽的丝带。指官印。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龟章。”
分類:丝带官印
《漢語大詞典》:绶囊(綬囊)
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晋书·舆服志:“ 汉 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然则以紫囊盛綬耳。”
分類:官吏口袋
《漢語大詞典》:绶鸟(綬鳥)
即吐绶鸡。亦称火鸡。因上嘴根有肉绶,呈五色,能伸缩,故名。埤雅·释鸟四:“綬鸟,一名鷊,亦或谓之吐綬,咽下有囊如小綬,五色彪炳……亦曰真珠鷄,体有真珠点文。”参见“ 吐綬鸡 ”。
分類:吐绶鸡
《國語辭典》:吐绶鸡(吐綬雞)  拼音:tǔ shòu jī
动物名。鸟纲鹑鸡目雉科。体高大,雄者高达九十公分,雌者较小。头部无羽毛,青色。上嘴根有肉冠,能伸缩;喉下垂生有红色肉瓣。翅膀强大,羽毛颜色因品种而异。雄者时常将尾羽展开成扇形,并发出叫声,而其肉冠及肉瓣会时时变色,灿烂夺目,故称为「吐绶鸡」。也称为「火鸡」。
《骈字类编》:绶剑(绶剑)
宋书百官志:汉东京太仆属官有考工令,主兵器弓弩、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织绶诸杂工。尚方令唯主作御刀绶剑诸玩好器物而已。
《骈字类编》:五绶(五绶)
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漢語大詞典》:绶草(綬草)
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开花,花小,白而带紫红色,可供观赏。根茎可入药,能滋阴益气、凉血解毒。
《骈字类编》:绶细(绶细)
唐 李世民 初夏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骈字类编》:绶一(绶一)
元史舆服志:绶一幅,六采织造,红罗托里,小绶三色,同大绶。
《漢語大詞典》:绶虉(綬虉)
草名。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开源宫主》:“甃玉池边綬虉长,吟折紫芝香满手。”
分類: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