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6,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绳板
寝绳
绒绳
曲绳
绿绳
维绳
绳戏
绳纹
绳绕
绳染
绳筌
绳泉
绳屈
绳缕
绳今
《漢語大詞典》:绳板(繩板)
指拉纤用的绳与板。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安禄山 ﹞乘船沿 河 而下,令船夫执绳板立於岸侧,十五里一更,昼夜兼行。” 胡三省 注:“凡挽船夫用板长二尺许,斜搭胸前,一端至肩,一端至胁,绳贯板之两端,以接船繂而挽之。”
分類:拉纤
《漢語大詞典》:寝绳(寢繩)
躺卧时身直如绳。亦喻行事依照准则不逾矩。《淮南子·览冥训》:“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 冀州 平,狡虫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 高诱 注:“寝绳,直身而卧也。”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伏惟皇帝陛下,祥摛戴玉,拓地轴以登皇;道契寝绳,掩天紘而践帝。”
《漢語大詞典》:绒绳(絨繩)
用羊毛或兔毛、驼毛等制成的绳。可以编织衣物。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解散青丝,剪下一缕,用五彩绒绳结之。” 茅盾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用两股头的细绒绳替小小姐结一件衬衫。”
《漢語大詞典》:曲绳(曲繩)
犹枉法。晋书·熊远传:“ 姬公 不曲绳於天伦, 叔向 不亏法於孔怀。”
分類:枉法
《骈字类编》:绿绳(绿绳)
诗朱英绿縢疏右人所持者朱色之英左人所持者绿色之绳此朱英绿绳者是二矛重弓也言二矛载于车上皆朱为英饰重弓共在鬯中以绿绳束之 渚宫故事沈攸之为荆州刺史厩中群马每夜腾掷惊嘶攸之令人于枥边伺之见一白驹以绿绳缚腹超轶如飞掩之不及纵入阁内问内人惟爱妾冯月华臂上玉马以绿绳穿之卧辄置枕下夜或失之旦则如故视其蹄果有泥迹后不知所在
《漢語大詞典》:维绳(維繩)
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淮南子·道应训》:“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绳,至所极而已矣,此所谓 筦子 梟飞而维绳者。” 高诱 注:“言为士者,上下无常,进退无恒,不可绳也。以喻飞梟,从下绳维之,而欲翱翔,则不可也。”
《漢語大詞典》:绳戏(繩戲)
即绳伎。走绳之杂戏。晋书·乐志下:“ 后汉 正旦,天子临 德阳殿 受朝贺, 舍利 从西来,戏於殿前……以两大丝绳繫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於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孽海花》第六回:“昨天 江令 转达中丞盛意,邀弟同观绳戏。”参见“ 绳伎 ”。
分類:走绳杂戏
《國語辭典》:绳伎(繩伎)  拼音:shéng jì
一种杂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马技术和民间的跳绳游戏综合发展而成。
《漢語大詞典》:绳纹(繩紋)
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 中国 新石器时代和 殷 周 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们普遍地在单把鬲、斝、甗、罐等砂质炊器上拍印绳纹,其他容器有兰纹、方格纹或是素面。”
《韵府拾遗 筱韵》:绳绕(绳绕)
香案牍伏生十岁受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之绳皆成结矣
《漢語大詞典》:绳染(繩染)
修正润色。南史·谢弘微传:“﹝ 谢混 ﹞为韵语以奬劝 灵运 、 瞻 等曰:‘ 康乐 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
分類:修正润色
《韵府拾遗 先韵》:绳筌(绳筌)
利登诗剪茨阐绳筌
《骈字类编》:绳泉(绳泉)
水经注平昌尨民孙道相颂维彼绳泉竭喻三龄祈书圭璧谒穷斟生道从隆替降由圣明
《漢語大詞典》:绳屈(繩屈)
狭窄而曲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 琅县 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屈八十餘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
分類:狭窄曲折
《骈字类编》:绳缕(绳缕)
蟹谱蟹水虫也其字从虫亦曰鱼属故古文从鱼作蟹以其外骨则曰介虫取其横行目为螃蟹焉骨眼蜩腹□脑鲎足其爪类拳丁其□类执钺匡跪又皆外刺性复多躁或编诸绳缕或投诸筌箵则引声噀沫必死方已
《韵府拾遗 侵韵》:绳今(绳今)
丰道生真赏斋赋准古绳今规人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