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绳板(繩板)
指拉纤用的绳与板。《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安禄山 ﹞乘船沿 河 而下,令船夫执绳板立於岸侧,十五里一更,昼夜兼行。” 胡三省 注:“凡挽船夫用板长二尺许,斜搭胸前,一端至肩,一端至胁,绳贯板之两端,以接船繂而挽之。”
分類:拉纤
《骈字类编》:绿绳(绿绳)
诗:朱英绿縢。疏:右人所持者,朱色之英;左人所持者,绿色之绳。此朱英绿绳者,是二矛重弓也。言二矛载于车上,皆朱为英饰,重弓共在鬯中,以绿绳束之。 渚宫故事:沈攸之为荆州刺史,厩中群马,每夜腾掷惊嘶。攸之令人于枥边伺之,见一白驹以绿绳缚腹,超轶如飞,掩之不及,纵入阁内。问内人,惟爱妾冯月华臂上玉马以绿绳穿之,卧辄置枕下,夜或失之,旦则如故。视其蹄,果有泥迹。后不知所在。
《漢語大詞典》:绳戏(繩戲)
即绳伎。走绳之杂戏。《晋书·乐志下》:“ 后汉 正旦,天子临 德阳殿 受朝贺, 舍利 从西来,戏於殿前……以两大丝绳繫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於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孽海花》第六回:“昨天 江令 转达中丞盛意,邀弟同观绳戏。”参见“ 绳伎 ”。
《韵府拾遗 筱韵》:绳绕(绳绕)
香案牍:伏生十岁受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之绳。皆成结矣。
《韵府拾遗 先韵》:绳筌(绳筌)
利登诗:剪茨阐绳筌。
《骈字类编》:绳泉(绳泉)
水经注:平昌尨民孙道相颂:维彼绳泉,竭喻三龄。祈书圭璧,谒穷斟生道从隆替,降由圣明。
《骈字类编》:绳缕(绳缕)
蟹谱:蟹,水虫也。其字从虫,亦曰鱼属,故古文从鱼作蟹,以其外骨,则曰介虫,取其横行,目为螃蟹焉。骨眼蜩腹,□脑鲎足,其爪类拳丁,其□类执钺匡跪,又皆外刺。性复多躁,或编诸绳缕,或投诸筌箵,则引声噀沫,必死方已。
《韵府拾遗 侵韵》:绳今(绳今)
丰道生真赏斋赋:准古绳今,规人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