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韦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韦维弟。善文辞。初举孝廉,以母老不肯仕。逾二十年,乃为长安尉,威行京师。擢监察御史,历泗、泾、鄜三州刺史。玄宗天宝初,入为秘书少监,以善职称。官终陈王傅。
完颜宗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 【介绍】: 金太祖次子,本名绳果。天辅中,与完颜杲奔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攻克西京。太祖死,与兄完颜宗干率宗室、群臣拥立太宗。熙宗时,追谥景宣皇帝,庙号徽宗。
刘钦止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四
刘钦止,字绳祖,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徽宗时官至承务郎,年始过四十而逝。见本人《题右军二谢帖》,韦骧《钱塘集》卷七。
侯彦绳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十二年(1185)任邵武军知军。
赵彦绳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熙三年(1192)任抚州知州。庆元元年(1195)任赣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庆长,号学斋。曾从魏了翁学。官秘书监。晚年入元,侨寓衢州,为人讲学。有《孝经解》、《学斋佔毕》。
全宋诗
史绳祖,字庆长(《宋元学案》卷八○作长庆),眉山(今属四川)人。从魏了翁学。尝为江西提举(《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四《史绳祖除直宝章阁江西提举》),官终秘书监。著有《孝经解》一卷、《学斋佔毕》四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九二九
史绳祖,字庆长,号学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受业于魏了翁之门。淳祐中知长宁军,后官梓州漕。历秘书监,景定中任江东、江西提举。官终朝请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玉局观。著有《孝经解》、《学斋佔毕》(今存)。见马廷鸾《碧梧玩芳集》卷五《史绳祖升直焕章阁江东提刑制》、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六四《史绳祖除直宝章阁江西提举制》,《宋元学案》卷八○及所撰诸文。
程绳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休宁人,字叔武。洪武中以经明行修举,授监察御史,后左迁湖口知县,在任九年,有惠政。
得绳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部所说,十四不相应法中有名得者,使一切之有情法,系于人身中不离,因而譬为绳。如善恶诸业,一旦所造之业,既入过去,有得系彼之诸业于身,故至未来而使受其果也。止观七曰:「笼以四大,系以得绳。心在色笼,无处不至。业绳未断,去已复还。」(参见: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相应法之一。梵语钵罗钵多Pra%pta,谓有情所得之法,系于有情之身者。因而譬以绳,谓之得绳。如善恶之诸业及圣道,此得绳系于吾身故,全归我有也。谓以所得法上之「得绳」生而得其法也。此得有四种之别:一法俱得,所得之法现在,此得亦现在者。二法前得,所得之法尚在未来,仅得生于前者。譬如太阳在地下现明相于前也。三法后得,所得之法,入于过去,得犹现在者。如太阳西入犹留馀光也。四非前后俱得,前之三得为有为法上之得,有为法有过现未之不同,故得有前后俱,无为法为不生法,无过现未之别,故所得之法不能言前后俱。因之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之得,谓为非前后俱之得。小乘萨婆多宗立此得为一种之实法,成实宗及大乘立之为假法。止观七曰:「笼以四大,系以得绳。」
蛇绳麻喻
【佛学大辞典】
(譬喻)说明唯识,说明三性所引之譬喻。谓见绳以为蛇,既觉为绳,悟绳之实性为麻也。(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黑绳
【佛学大辞典】
(界名)八热地狱之第二。俱舍颂疏八曰:「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后方斩锯,故名黑绳。」
黑绳地狱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参见:黑绳)。
【佛学常见辞汇】
八热地狱之第二。
【三藏法数】
谓此狱中,狱卒以热铁绳絣牵罪人,然后斩锯;复有恶风吹热铁绳,笼络其身,烧皮彻肉,焦骨沸髓,苦毒万端,故名黑绳地狱。
业绳
【佛学大辞典】
(譬喻)言业之系缚如绳也。止观七上曰:「业绳未断,去已复还。」
绳床
【佛学大辞典】
(物名)张绳之极粗椅子也。禅者倚之。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俗语佛源】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泐《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家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条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李明权)
绳墨义
【三藏法数】
绳墨义者,谓如来正教,如彼绳墨,楷定正邪,令诸众生,归于正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