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槛緤(檻緤)
关兽的栅栏,拴兽的绳索。新唐书·崔植传赞:“ 植 辅政,当有为之时,无经国才,履危防浅,机不知其溃而发也,手弛槛緤,纵虎狼焉。”
分類:栅栏绳索
《國語辭典》:拉索  拼音:lā suǒ
拔河。《通俗常言疏證。戏玩。拉索》引《留青日札》:「今小儿两头曳索,对挽之,强牵弱者而扑,以为胜负,喧笑为乐,即唐清明节拔河之戏也。」
《漢語大詞典》:科藤
藤之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太平御览卷九九五引 汉 杨孚 《异物志》:“科藤围数寸,重於竹,可以为杖,篾以缚船及以为席,胜於竹也。”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 合浦 有 康头山 ,山上有一头鹿,额上戴科藤一枝,四条直上,各长丈许。”
分類:绳索
《国语辞典》:纸撚儿(纸撚儿)  拼音:zhǐ niǎn ér
以纸搓成绳索状的东西,用来引火或蘸物。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攞下这窗户上纸来,做个纸撚儿点著。」《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辨悟求点灯,老者打个纸撚儿,蘸蘸油点著了,递与辨悟。」也作「纸捻儿」。
《漢語大詞典》:桅索
桅杆上的绳索。 许地山 《枯杨生花》:“ 云姑 被一个青年人扶起来,就紧揪住一条桅索,再也不敢动一动。”
分類:桅杆绳索
《漢語大詞典》:苇笮(葦笮)
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新五代史·义儿传·李存进:“是时, 晋 军 德胜 ,为南北寨,每以舟兵来往,颇以为营,而 河 北无竹石, 存进 乃以苇笮维大舰为浮梁。”
《國語辭典》:褪套儿(褪套兒)  拼音:tùn tào ér
脱落绳索。亦比喻摆脱所负的责任。如:「你想用法子套住他,他可会设法褪套儿。」
《國語辭典》:五花大绑(五花大綁)  拼音:wǔ huā dà bǎng
一种缚人的方法。用一根绳连系颈项,然后由背再分绑两臂。
《漢語大詞典》:绥绳(綏繩)
执以登车稳身的绳索。 清 黄宗羲 《左副都御史施公神道碑铭》:“乘龙冉冉帝上昇,前无疑弼后无丞,公独攀髯执绥绳。”
分類:登车绳索
《漢語大詞典》:套马
用套马杆或绳索套住马匹
给马套上轭具
《漢語大詞典》:绹绞(綯絞)
纠绞绳索。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凡舟中带篷索,以火麻秸(一名大麻)綯绞;粗成径寸以外者,即繫万钧不絶。”
分類:纠绞绳索
《漢語大詞典》:悬缒(懸縋)
(1).从高处缘绳索而下。 汉 张衡 《应间》:“ 烛武 悬縋,而 秦伯 退师; 鲁连 係箭,而 聊城 弛柝。”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闵:“ 蒋干 悬縋而下,奔於 仓垣 。”
(2).牵念。 郭沫若 《落叶·第八信》:“我自己也不知道怎样的好了,我悬缒着的并且还是一个人的不断地不断地变化着的爱情!”
《漢語大詞典》:曳纲(曳綱)
拖曳网渔具的绳索。常用的有麻绳、棕绳、钢丝绳等。
《漢語大詞典》:朽条腐索(朽條腐索)
朽腐的绳索。 汉 焦赣 《易林·节之豫》:“朽条腐索,不堪施用,安静候时,以待亲知。”
分類:朽腐绳索
《国语辞典》:身陷缧绁(身陷缧绁)  拼音:shēn xiàn léi xiè
缧绁,古代捆绑犯人的绳索。身陷缧绁指犯罪坐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愚夫不肖,误伤人命,以致身陷缧绁,辱我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