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8,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伽伽那必利绮那
绮语
绮语果报
绮里季(别称 商山四皓 )
萧绮
张绮
刘绮庄
晁子绮
罗绮
谭绮(字 德新 )
章节夫(字 仲制、仲绮 号 从轩 )
王绮
李绮(字 元质 )
佛类词典(续上)
本相绮致经伽伽那必利绮那
绮语
绮语果报
其它辞典
士成绮绮里季(别称 商山四皓 )
萧绮
张绮
刘绮庄
晁子绮
罗绮
谭绮(字 德新 )
章节夫(字 仲制、仲绮 号 从轩 )
王绮
李绮(字 元质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人。闻老子为圣人,不辞艰苦,远道前往求见,老子教以修身之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秦末与东园公、甪里先生、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高祖敦聘不至。吕后用张良策,聘此四人以辅太子。高祖见之,以为太子羽翼已成,遂止废太子之议。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二十四
绮,爵里未详。(梅鼎祚以为梁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毗陵人。初为昆山尉。宣宗时官州刺史。工诗,尤善乐府。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友善。有《集类》。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宣宗时人。曾任昆山县尉,累官刺史。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等人善。绮庄博学,于诗尤擅乐府。聚书颇富,曾作类事之书《昆山编》。事迹散见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唐诗纪事》卷五四、《嘉靖昆山县志》卷五。《新唐书·艺文志》三、四分别著录《集类》100卷、《刘绮庄集》10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续拾》补入1首。唐诗汇评
刘绮庄,生卒年详,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初为昆山尉,大中中官州刺史。善乐府,与白敏中、韦琮等友善。有《刘绮庄集》十卷,又著《集类》一百卷,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罗绮,宋遗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萍乡人,字德新。勇健过人。游京师,应募从康王赵构出使河北,授承事郎。及康王登帝位,命掌飞龙内厩,累官至团练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仲制,一作仲绮,号从轩。师事陆九渊,九渊勉以“硬竖脊梁,深造远到”,遂终身不忘。博通诸经,恪守师说,从学者甚众。尝集朱熹、九渊辞旨异同而疏解之,名为《修和管见》。晚年固守所学,著书阐明诸经之旨。卒年七十九。全宋文·卷六六九八
章节夫,字仲制,号从轩,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从陆九渊游,九渊勉以「硬竖脊梁」,节夫终身佩服,博通诸经,深造自得。尝取朱陆辞旨异同处集而疏之,名《修和管见》。晚年所守益固,从者益众。卒年七十九,著书数万言。见《万姓统谱》卷四九。
人物简介
简介
重和二年宣和元年(1119)任湖州知州,六月到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元质。博学强记。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官终福州教授。尝与洪适兄弟共习词科。朱熹称其有美才。年三十二卒。
本相绮致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本际经之别译。明善法之展转为习。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本际经之别译。明善法之展转为习。
伽伽那必利绮那
【佛学大辞典】
(书名)(参见:伽伽那卑丽叉尼)。
(书名)(参见:伽伽那卑丽叉尼)。
绮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旧译绮语。新译杂秽语。十恶之一。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闺阁者,皆谓之绮语。云笈七签曰:「三者无色界天,其中人寿命亿劫岁,若人一生之中,不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当来过往得居此天。」大乘义章七曰:「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俱舍论十六曰:「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成实论曰:「语虽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绮语。」
【佛学常见辞汇】
说无礼义不正经的话,是十恶之一。
【俗语佛源】
佛家所说「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种,「绮语」即其中之一。「绮」字的本义是平纹起花的丝织品,引申为华美、艳丽。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话,都称为绮语。如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绮语过也。」关于「绮语」的定义,各家所说各有侧重。或谓「染心所发诸语」(《俱舍论》),或谓「以非时(不合时宜)故」(《成实论》),或谓「邪言不正」(《大乘义章》卷七)等。主要是涉及艳情的花言巧语,如后世文人所做的艳词淫曲之类。例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绮语者,托言温、韦。」唐末五代的温庭筠和韦庄,是「词为艳科」的鼻祖。又如清·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绮语了。」意思是说,出家人严守口戒,不再去作那些艳词淫曲了。(李明权)
【三藏法数】
绮即文饰也。谓绮饰言语,取悦于人,故名绮语。
【三藏法数】
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
(术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旧译绮语。新译杂秽语。十恶之一。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闺阁者,皆谓之绮语。云笈七签曰:「三者无色界天,其中人寿命亿劫岁,若人一生之中,不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当来过往得居此天。」大乘义章七曰:「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俱舍论十六曰:「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成实论曰:「语虽实语,以非时故,即名绮语。」
【佛学常见辞汇】
说无礼义不正经的话,是十恶之一。
【俗语佛源】
佛家所说「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种,「绮语」即其中之一。「绮」字的本义是平纹起花的丝织品,引申为华美、艳丽。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话,都称为绮语。如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绮语过也。」关于「绮语」的定义,各家所说各有侧重。或谓「染心所发诸语」(《俱舍论》),或谓「以非时(不合时宜)故」(《成实论》),或谓「邪言不正」(《大乘义章》卷七)等。主要是涉及艳情的花言巧语,如后世文人所做的艳词淫曲之类。例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绮语者,托言温、韦。」唐末五代的温庭筠和韦庄,是「词为艳科」的鼻祖。又如清·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绮语了。」意思是说,出家人严守口戒,不再去作那些艳词淫曲了。(李明权)
【三藏法数】
绮即文饰也。谓绮饰言语,取悦于人,故名绮语。
【三藏法数】
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
绮语果报
【三藏法数】
谓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是名绮语果报。
谓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信,二者语不明了,是名绮语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