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8
词典
16
分类词汇
251
其它
1
共268,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嗣守
克绍
继体
继统
嗣服
真子
朴学
嗣续
绍隆
直接
承学
不嗣
世袭
克承
嗣兴
《漢語大詞典》:
嗣守
继承并遵守和保持。
《
书·顾命
》
:“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 文 武 大训,无敢昬逾。”
《
晋书·慕容超载记
》
:“今陛下嗣守社稷,不宜以私亲之故而降统天之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朕嗣守洪业,敷弘理道。”
分類:
继承
遵守
守和
保持
《漢語大詞典》:
克绍(克紹)
能够继承。
《书·冏命》
:“俾克绍先烈。” 孔 传:“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宋 孙光宪
《
北梦琐言
》
卷二十:“有 温顗 者,乃 飞卿 之孙, 宪 之子。仕 蜀 ,官至常侍。无它能,唯以隐僻绘事为克绍也。”
分類:
能够
继承
《國語辭典》:
继体(繼體)
拼音:
jì tǐ
嗣位、继承王位。《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汉书。卷八六。师丹传》:「先帝暴弃天下而陛下继体,四海安宁,百姓不惧。」
分類:
嫡子
子女
继承
继位
帝位
《國語辭典》:
继统(繼統)
拼音:
jì tǒng
继承帝位。《汉书。卷七。昭帝纪。赞曰》:「昔周成以孺子继统,而有管蔡四国流言之变。」《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昔世宗继统,将弘基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
分類:
继承
帝统
《國語辭典》:
嗣服
拼音:
sì fú
继行祖先的志业。《诗经。大雅。下武》:「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南朝宋。
王韶之
宋宗庙登歌。相国掾府君歌
:「显允皇祖,昭是嗣服。」
分類:
继承
帝位
先人
事业
《漢語大詞典》:
真子
(1).谓亲生的儿子。
《
吕氏春秋·疑似
》
:“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2).佛教以信顺佛法,继承佛业者为真子。
《涅槃经·寿命品一》
:“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法王真子,是号 弥勒 。” 唐
刘禹锡
《袁州广禅师碑》
:“真子号呼,围绕薪火,得舍利如珠璣者数百十焉。” 五代
欧阳炯
《巫山一段云》
词:“絳闕登真子,飘飘御彩鸞。”
分類:
佛教
亲生
儿子
佛法
继承
业者
为真
《國語辭典》:
朴学(樸學)
拼音:
pú xué
1.朴实之学。《汉书。卷八八。儒林传。欧阳生》:「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
2.清代的汉学家以考据训诂的方法来研究经文为主的学问。如:「清代的朴学颇为兴盛,名家辈出。」
分類:
古朴
朴质
学者
继承
儒家
儒学
学风
经学
治经
考据
训诂
《國語辭典》:
嗣续(嗣續)
拼音:
sì xù
1.承继。《国语。晋语四》:「嗣续其祖,如谷之滋。」《儒林外史》第三○回:「这也为嗣续大计,无可奈何。」
2.子孙。《梁书。卷四八。儒林传。范缜传》:「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
分類:
嗣续
子孙
延续
后嗣
世代
继承
繁衍
司马光
《漢語大詞典》:
绍隆(紹隆)
继承发扬。
《
文选·锺会〈檄蜀文〉
》
:“今主上圣德钦明,绍隆前绪。” 刘良 注:“绍继绪业也。言有圣明之德而继先人之业。” 明
刘基
《〈翊运录〉序》
:“绍隆先范,以副朝廷优礼功臣之意。”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
:“学之弥篤,仰之弥高。绍隆志业,勉矣吾曹!”
分類:
继承
发扬
《國語辭典》:
直接
拼音:
zhí jiē
没有转折,不必透过人或事物的传达。《红楼梦》第一六回:「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
分類:
直接
径直
继承
接续
不经
过中
中间
《漢語大詞典》:
承学(承學)
(1).学习和继承师说。
《
汉书·董仲舒传
》
:“今陛下幸加惠,留听於承学之臣。” 颜师古 注:“言转承师説而学之。”
(2).谓从事学问。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
:“自 梨洲 起而振其頽波, 亭林 继之,於是承学之士,知习古经义矣。”
分類:
学习
从事
学问
继承
《漢語大詞典》:
不嗣
(1).谓不足以继承前人之位。
《
汉书·王莽传上
》
:“事事谦退,动而固辞。
《
书
》
曰‘ 舜 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颜师古 注:“言 舜 自让德薄,不足以继 帝尧 之事也。”按,
《
书·舜典
》
作“弗嗣”。 孔 传:“辞让於德不堪,不能嗣成帝位。”
(2).设有子嗣。 唐
元稹
《四皓庙》
诗:“ 惠帝 竟不嗣, 吕氏 祸有因。”
分類:
不足以
子嗣
继承
承前
前人
《國語辭典》:
世袭(世襲)
拼音:
shì xí
封建时代,爵位可以世代传给子孙,称为「世袭」。《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汉相国参之后」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士。」《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朝廷把他世袭的产业铲掉了,他已经发过财,此后做做生意,捐个官儿,都有饭吃。」
分類:
世代
继承
爵位
世袭
限定
世数
不限
前加
《漢語大詞典》:
克承
能够继承。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
:“婉婉夫人,有籍宫门,克承其后。”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
:“余惟昔者 崇禎 以前,实克承 庆历 之业。” 唐韬
《尺素书》
:“在对待 鲁迅 问题上, 姚文元 也精通家学,克承父业,袭用了 姚蓬子 的手法。”
分類:
能够
继承
《漢語大詞典》:
嗣兴(嗣興)
继承并振兴。
《
书·洪范
》
:“ 鯀 则殛死, 禹 乃嗣兴。”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
:“陛下圣德嗣兴,方恢天绪。”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 武皇 晏驾,寄深负图……圣主嗣兴,地居 旦 奭 。”
分類:
继承
振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