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京绣(京绣)  拼音:jīng xiù
从北京民间刺绣发展而来的刺绣品。明清时代已成独立的行业,以刺绣服饰、日用品为主,尤以戏衣最有名。
《国语辞典》:广绣(广绣)  拼音:guǎng xiù
泛指广东近二、三世纪的刺绣品而言。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夺目,针步均匀,针法多变,纹理分明,比苏绣工整,却不如苏绣自然。也称为「粤绣」。
《国语辞典》:白日衣绣(白日衣绣)  拼音:bái rì yì xiù
穿著锦绣的衣服在白天出行。比喻得到功名富贵之后向乡里誇耀。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怪神》:「其年司空辟侍御史兖州刺史,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国语辞典》:鄂君绣被(鄂君绣被)  拼音:è jūn xiù bèi
传说鄂君泛舟,遇见一位拥楫唱歌的越人,拿绣被为他覆盖。见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今用鄂君绣被来形容男性间的感情。《儒林外史》第三○回:「朋友之情,更胜于男女!你不看别的,只有鄂君绣被的故事。」
《国语辞典》:乱针绣(乱针绣)  拼音:luàn zhēn xiù
湖南杨守玉女士所发明的刺绣方法。利用长短粗细、横斜直切、交织堆砌的线条,表现活泼奔放、自在随兴、写实或抽象的刺绣风格。是一种高度技巧的艺术创作。
《国语辞典》:抛绣球(抛绣球)  拼音:pāo xiù qiú
古代女子公开择偶的一种方式。女子从高处抛下绣球,接获绣球的男子,即为结婚的对象。
《国语辞典》:洋绣球(洋绣球)  拼音:yáng xiù qiú
植物名。八仙花科八仙花属,「绣球花」之别称,参见「绣球花」条。
《国语辞典》:绣墩草(绣墩草)  拼音:xiù dūn cǎo
沿阶草的别名。参见「沿阶草」条。
《国语辞典》:绣荷包(绣荷包)  拼音:xiù hé bāo
一首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内容在刻划女子为情郎绣荷包时的心情及期盼,颇能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国语辞典》:绣襦记(绣襦记)  拼音:xiù rú jì
传奇名。明薛近兖撰,一说徐霖撰。本元杂剧《曲江池》增饰而成,演郑元和、李亚仙故事,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因元和落魄时,亚仙以绣襦拥之而归,故称为《绣襦记》。
《国语辞典》:绣帖儿(绣帖儿)  拼音:xiù tiě ér
描花样的册子。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二出:「閒行儿休则题,绣帖儿都停搁。」
分类:花样册子
《国语辞典》:十字绣(十字绣)  拼音:shí zì xiù
织线与织布的经纬线成对角十字重叠相交的织法。由于十字绣是以规则的正方形为基础,因此,所表现出来的图案都呈几何图形。多使用篮织所织成的方格布,或自行在普通布料上划出小方格来做。
《分类字锦》:黼绣光能(黼绣光能)
后汉书舆服志贤仁佐圣封国受民黼黻文绣降龙路车所以显其仁光其能也
分类:锦绣
《漢語大詞典》:膏场绣浍(膏場綉澮)
谓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明 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 沱西 ,见其地膏场綉澮,可以稼穡。”
《國語辭典》:膏粱锦绣(膏粱錦繡)  拼音:gāo liáng jǐn xiù
比喻富贵人家生活奢侈。《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