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绢滥(绢滥)
《北史·房谟传》:“魏朝以河南数州乡俗绢滥,退绢一匹,征钱三百,人庶苦之。谟请钱绢两受,朝廷从之。”
《骈字类编》:绢缒(绢缒)
《后汉书·董卓传》:“帝步出营,临河欲济,岸高十余丈,乃以绢缒而下。”
《骈字类编》:绢背(绢背)
《画史》:“古书,人惜其字,故行间勒作痕,其字在筒瓦中不破。今人得之,却以绢或绢背帖所勒行,一时平直,良久终于字上裂,大可惜也。”
《骈字类编》:绢带(绢带)
《宋书·礼志》:“单衣,古之深衣也。今单衣裁制与深衣同,唯绢带为异。深衣绢帽以居丧,单衣素帢以施吉。”
《漢語大詞典》:蜡丸绢书(蠟丸絹書)
即蜡丸帛书。《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元年》:“ 晋 人屡於塞上及 河 津获 文礼 蜡丸绢书, 晋王 皆遣使归之, 文礼 惭惧。”亦省称“ 蜡绢 ”。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使相》:“ 光启 三年,枢密 刘季述 、 王仲山 册 昭宗 为太上皇,以 德王 裕 监国。欲杀 崔允 ,密以蜡绢致意,告州使 孙德昭 。”参见“ 蜡丸帛书 ”。
《漢語大詞典》:蜡绢(蠟絹)
见“ 蜡丸绢书 ”。
《漢語大詞典》:蜡丸绢书(蠟丸絹書)
即蜡丸帛书。《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元年》:“ 晋 人屡於塞上及 河 津获 文礼 蜡丸绢书, 晋王 皆遣使归之, 文礼 惭惧。”亦省称“ 蜡绢 ”。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使相》:“ 光启 三年,枢密 刘季述 、 王仲山 册 昭宗 为太上皇,以 德王 裕 监国。欲杀 崔允 ,密以蜡绢致意,告州使 孙德昭 。”参见“ 蜡丸帛书 ”。
《韵府拾遗 霰韵》:课绢(课绢)
《文献通考》:王广廉以千钱配民,课绢一匹。
《骈字类编》:锦绢(锦绢)
《宋史·蒲甘国传》:崇宁五年,遣使入贡,诏礼秩视注辇。尚书省言:注辇后属三佛齐胡,熙宁中赦书,以大背纸缄以匣袱。今蒲甘乃大国王,不可下视附庸小国。欲如大食、交趾诸国礼,凡制诏并书以白背金花绫纸,贮以间金镀管钥,用锦绢夹袱缄封以往。从之。
《漢語大詞典》:宓机绢(宓機絹)
元 代 嘉兴府 魏 唐 宓 家所织的绢。因其质地匀净厚密, 元 画家 赵孟頫 、 盛懋 、 王渊 等多用以作画。参阅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古画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