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60,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王称(字 伯武 号 绝壑居士、六善居士 )
王绎(字 思善 号 痴绝 )
朱锦绣(别称 负绝艺者 )
僧善继(字 绝宗 娄 )
僧道敷(字 绝机、觉明、彻堂 李 )
僧本瑞( 江 字 天琦、天奇 号 茕绝 名 狂念 )
周六书(字 绝参 )
余玉节(字 声子 号 振衡、恸几绝 )
释老藏( 贾 号 佛不绝 )
吴伟业(世称 吴祭酒、梅村祭酒 字 骏公 号 梅村 别称 绝调 )
高层云(字 二鲍、谡苑、谡园、稷苑、稷园 号 菰村 别称 太常三绝 )
孔素瑛(字 玉田 别称 闺中三绝 )
释绝相(别称 道之 )
严岳(字 视公 号 止峰 别称 严氏三绝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可湘(号 绝岸 葛 )王称(字 伯武 号 绝壑居士、六善居士 )
王绎(字 思善 号 痴绝 )
朱锦绣(别称 负绝艺者 )
僧善继(字 绝宗 娄 )
僧道敷(字 绝机、觉明、彻堂 李 )
僧本瑞( 江 字 天琦、天奇 号 茕绝 名 狂念 )
周六书(字 绝参 )
余玉节(字 声子 号 振衡、恸几绝 )
释老藏( 贾 号 佛不绝 )
吴伟业(世称 吴祭酒、梅村祭酒 字 骏公 号 梅村 别称 绝调 )
高层云(字 二鲍、谡苑、谡园、稷苑、稷园 号 菰村 别称 太常三绝 )
孔素瑛(字 玉田 别称 闺中三绝 )
释绝相(别称 道之 )
严岳(字 视公 号 止峰 别称 严氏三绝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俗姓葛,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参无准师范禅师得旨。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嘉兴府流虹兴圣寺。历住温州雁山能仁寺、越州九岩慧云寺、天台护国广恩寺、临安府崇恩演福寺、温州江心龙翔兴庆寺。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住福州雪峰崇圣寺,十年,客南山太清(《语录·示宗度禅者法语》)。后再住崇圣寺凡十年,谢院事,退居杭州宝寿寺。元世祖至元(原误作正,据原校改)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绝岸可湘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继灯录》卷三有传。 释可湘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七九八六
可湘(一二○六——一二九○),号绝岸,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葛氏子。师无准师范禅师,嗣为南岳第二十世。历嘉兴府、温州、越州、临安府诸禅寺讲席,后驻锡福州雪峰崇圣禅寺。至元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五。其弟子编有《绝岸可湘禅师语录》十卷,今存。见《绝岸可湘禅师语录》,《释氏疑年录》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徽州路婺源人,字伯武,号绝壑居士,又号六善居士。胡炳文之高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睦州人,迁居杭州,字思善,自号痴绝。幼习丹青,善写貌,绘小像尤妙,不徒得其形似,兼得神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妓女。侯耍俏妻。善杂剧旦末,艺超流辈。又善院本,时称负绝艺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6—1357 【介绍】: 元僧。绍兴诸暨人,字绝宗,俗姓娄。成宗大德末祝发受具足戒,习天台教观。文宗天历初,主大雄教寺,改荐福寺,迁能仁寺。后居南山寺明静院。元末兵乱,东迁华径寺卒。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善继号绝宗。越之诸暨娄氏子也。母王氏梦神僧授白芙蕖遂妊。生即能言。或见母举佛号便能合掌和之。稍长从季父于山阴灵秘寺治春秋传。因窃窥佛经乃喟然叹曰。春秋固佳特世法耳。莫若求出世法。况吾身如泡聚。官爵奚为哉。于元大德即请于父母师恭和尚祝发。明年进满分戒。寻从天竺大山恢法师习天台教。恢公见其慧解卓伦尝嘱曰。吾轮下数百人。而堪继大法者惟子耳。当自爱勉之。会大山迁云间之延庆。即往南竺谒湛堂澄。澄一见便问曰。入不二门属何观法。继对曰。三种观法对属三部。此文既与止观同成观体。的是从行。澄又问。诸经之体为迷为悟。继曰。体非迷悟。迷悟由人。亦顾所诠经旨何如耳。澄公喜溢颜色谓众曰。法轮转于他日将有望于斯子矣。俾居第一座。澄移上竺。玉冈润补其席。亦居第一座。天历乙巳出住良渚。香嗣湛堂日讲金光明经。夜梦四明法智谓曰。尔所讲之经与吾若合符节。自是益加精进。至正壬午元臣高纳璘请主天台荐福。无何迁能仁。阐法华妙玄文句。又释五章奥义。尝示众曰。吾祖有云。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汝等须解行并驰正助兼运。则圆位可登。而不负祖师命宗之意也。元季会天下大乱。遂东还华。径专修净业系念弥陀昼夜不辍。一日忽告众曰。佛祖弘化贵乎时节因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吾将归矣。乃端坐而逝。至正丁酉七月二十二日也。世寿七十有二。僧腊六十有三。荼毗舌根不坏。塔于灵秘之西。得法弟子有灵寿怀古延庆自朋崇寿是乘广福大彰雷峰净昱演福如玘报忠嗣琎车溪仁让香积昙胄若干人。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号绝宗。越之娄氏子也。母王氏。梦神僧授白芙蕖遂娠。生即能言。或见母举佛号。便能合掌和之。稍长治春秋传。因窃窥佛经。乃唯然叹曰春秋固佳。特世法耳。莫若求出世法。况吾身如泡聚。官爵奚为哉。于元大德。即请于父母。师恭和尚祝发。明年进满分戒。寻从天竺大山恢法师。习天台教。恢公见其慧解卓伦。尝嘱曰。吾轮下数百人。堪继大法者。惟子耳。会大山迁云间之延庆。即往南竺谒湛堂澄。澄一见便问曰。入不二门。属何观法。继对曰三种观法。对属三部。此文既与止观同成观体。的是从行。澄又问诸经之体为迷为悟。继曰。体非迷悟。迷悟由人。亦顾所诠。经肯何如耳。澄公喜溢颜色。谓众曰。法轮转于他日。将有望斯子矣。俾居第一座。澄移上竺。王冈润补其席。亦居第一座。天历乙巳。出住良渚。香嗣湛堂。日讲金光明经。夜梦四明法智谓曰。尔所讲之经。与吾若合符节。自是益加精进。至正壬午。元臣高纳璘。请主天台荐福。无何迁能仁。阐法华妙玄文句。又释五章奥义。尝示众曰。五祖有云。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汝等须解行。并驰。正助兼运。则圆位可登。而不负祖师命宗之意也。元季。一日忽告众。端坐而逝。世寿七十有二。僧腊六十有三。茶毗舌根不坏。塔于灵秘之西。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善继。字绝宗。母梦神授以白莲而生。初习举子业。番然曰。此身虚幻。终从变灭。即因文字取穹爵。如石火电光。转盻即空。谁有智者而耽此耶。乃弃去问法于湛堂。澄公。得其旨。修法华忏。多获感应。一时英俊。执经轮下。无不虚往而寔归。及还华径。于池深木寒处。修十六观。一志安养。后刻期坐化。阇维。舍利累然。如砌。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善继,字绝宗,诸暨娄氏子。生时,母王氏梦人授白芙蕖。始学语,见母举佛号,合爪随声和之。稍长,从季父于山阴灵秘寺,治春秋传,窃窥三藏,慨然感叹身如泡聚,官爵奚为?大德乙巳,投其寺僧思恭祝发,明年进具戒,寻从天竺大山恢习天台教。恢见其慧解卓伦,尝嘱曰:“吾轮下数百人,而堪继大法者惟子耳,当自爱勉之。”会大山迁云间之延庆,即往南竺谒湛堂澄。澄一见便问曰:“入不二门,属何观法?”继对曰:“三种观法,对属三部,此文既与止观同成观体,的是从行。”澄又问:“诸经之体,为迷为悟?”继曰:“体非迷悟,迷悟由人,亦顾所诠经旨何如耳?”澄公喜溢颜色,谓众曰:“法轮转于他日,将有望于斯子矣。”俾居第一座。澄移上竺,玉冈润补其席,亦居第一座。天历乙巳,出住良渚大雄寺,日讲《金光明经》,夜梦四明法智谓曰:尔所讲之经,与吾若合符节。自是益加精进,至正壬午,高公纳璘请主天台荐福,无何,迁能仁,弘阐《法华玄义》、《文句》,朝请暮诵,又释五章奥义,尝示众曰:“吾祖有云,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须解行并驰,正体兼运,则圆位可登,而不负祖命宗之意。”会元季天下大乱,遂东还华泾,专脩净业。系念弥陀,昼夜不辍。一日忽告众曰:“佛祖宏化,贵乎时节因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吾将归矣。”乃端坐而逝。至正丁酉七月二十二日也。世寿七十有二,僧腊六十三。荼毗舌根不坏,塔于灵秘之西。得法弟子有灵寿怀古、延庆自朋、崇寿是乘、广福大影、雷峰净昱、演福如玘、报忠嗣琎、车溪仁让、香积灵胄诸子。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初游黄叶庵之门,后得心疾,蓄发逾年而卒。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游黄叶庵之门。诗律婉劲有骨。宋献儒云:“敷公诗,刿濯性情,含吐韦孟。”后得心疾,蓄发逾年而卒。有《中洲草》。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净伦)同学有觉明、觉义者。明,字绝机,李氏子;义,字彻堂,倪氏子,皆滇城人也,俱为无边海弟子。偕参古庭,一日相与言笑,忽焉语歇,并坐化去。乃共为一穴,造塔其上,额曰“双月”。净伦为诗纪之曰:“塔目何缘题作双月名,道人高行信湛评(堪将评)。虚怀比比(彼彼)冰霜清,小朗大朗为弟兄。三十青黄节不更,只观百岁如长庚。日尝一钵和罗羹,庵前孰趁春风耕。有时对月陶幽情,有时坐石谈无生。此身不啻一点晴云轻,身外何时能营营。虚空无缝藏枯形,郤把云根苦凿成。岩壑含虚两镜明,海天泻影双珠擎。碧鸡午夜空山鸣,溪头眠雪泥牛惊。肯似南阳一片话头行,千古万古遗嘉声。”净伦,即大巍禅师。《大巍禅师竹室集》有《碧鸡山双月塔为义明二上人题》:塔目何缘题作双月名,道人高行堪将评。虚怀彼彼冰霜清。小朗大朗为弟兄,三十青黄节不更,只观百岁如长庚,日常一钵和罗羹,庵前谁把春风耕,有时对月陶幽情,有时坐石谈无生,此身不啻一点晴云轻,身外何事能营营,虚空无缝藏枯形,却把云根苦凿成,岩壑含虚两镜明海天写影双珠擎,碧鸡午夜空山鸣,溪头眠雪泥牛惊,肯似南阳一默话头行,千古万古遗嘉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8 【介绍】: 明僧,南昌人。俗姓江,字天奇,号茕绝。嗣金陵高峰祖。皇明名僧辑略
普说 汝等诸人既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何得依稀过日。浪荡度时。三个攒攒。四个簇簇。只图热闹。那有直前做去底人。纵有悔懊。又不肯行。更道今年这里不好。等待明年别寻去处。及到明年。依旧如此。似此之流。尽空尽界。谁肯发丈夫之志。立决定之心。直至老死。永无那移。又有无知之辈。才然行持。便去访问诸尊宿悟门。面前听得。随后便讲谁深谁浅。谁悟谁学。一向诽谤他人德行。不知转增自己贡高。苦哉苦哉。有何利益。今此大众。莫学斯等之流。除去心中谄曲。截断人我贪瞋。直教一念不生。万缘顿息。然后向此乾乾净净处提个话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一归何处。毕竟一归何处。或前后考究。或上下通参。或单追何处。举定。不令浮沈。字字明白。句句皆参。其目如睹。其耳如听。审定详参。念念相续。心心无间。绵绵不绝。密密常然。若有一句不参。只这一句便是妄念。惟其不参。所以为妄。亦名狂念。今时学者一味去念。齐声啰喊。只图其熟。故不肯参。若然不参。直饶念到弥勒下生。也只讨得一场口滑。又不识羞。更道我不提自提。不举自举。如何不得开悟。大众。决不是教你念话头。决不是教你炼昏沈。纵然不睡。又中何用。也只是个精魂。这段生涯。决不是这个道理。你莫错用其心。吾今告汝。莫生疑谤。我终不以狂言诈语图名爱利误赚诸人。不是教你不念话头。不是教你不炼昏沈。你若不参话头。炼到尽未来际。又且如何。终是蒸砂作饭。纵经尘劫。只名热砂。决不成就。欲求开悟。须是大起参情。参究一归何处。念中起参。参中起念。一挨一拶。一拶一挨。无缝无罅。无空无缺。因其参情绵密。日用之中。自然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不知有六根六尘。大忘人世。昼夜一如。若不参情结秀。凭何得个废寝忘餐。至此境界。傥到这地面。不可便为工夫。猛著精彩。更加一拶。直得虚空粉碎。万象平沈。又如云消日出。世间出世间独露无私。信手拈来无有不是。千圣万贤笼罩不住。复看生死涅槃果如昨梦。到这里方信从前说话苦口相穷元来的实不虚。大众。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又 大道普乎天下。无一人而不具。盖因迷不自觉。所以沈埋。纵顾其念。念不著实。亦不返顾。汪汪洋洋。终日竟夜。虽不放逸。亦不成就。更不知过在于何。皆为不参。只去狂念。傥有参者。又不实参。有时而紧。有时而慢。髣髴依稀。空延岁月。如此行持。宁能得悟。汝等诸人。从今以往。更莫蹉跎。发个决定信心。昼三夜三。永无恣纵。直尽今生。以悟为则。举定本参。看他是个什么境界。是个什么道理。务要讨个分晓。以句挨句。以意拶意。意句相连。参情自然绵密。左之右之无间无断。若依山僧之语。世情自然生疏。道念自然浓厚。日久岁深。自然废寝忘餐。不炼昏沈。昏沈自退。不除散乱。散乱自绝。行住坐卧。自然不知有身。自然不知有世间境界。何故。纯一无杂。心念不二。放之不去。收之不来。无彼无此。无是无非。物我混然。昼夜一如。忽然会得。如梦而醒。复看从前。皆是虚幻。了知当体本来现成。万象森罗。全机独露。天上人间。悉无别法。荡荡然无拘无束。坦坦地自由自在。于这大明国里也不枉为人。向此法门也不枉为僧。然后却来随缘度日。岂不畅哉。古云。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开示 都是年尊老宿。何以返近于吾。吾将何法开示于汝。擎拳云。会么。众曰不会。示曰。诸佛诸祖皆无言说。言说转远。故我直示。汝又不识。只这不会底是诸法王。是诸佛母。三世十方一切圣凡尽从这不会底生出。所以唤作摩耶夫人。如来号正遍知海。汝等返为无明。复擎拳云。会么。众曰不会。追曰。是谁不会。今言不会。必有一个不会底。若识得这个不会底。便见世尊拈花。俱胝竖指。秘摩擎权。灵云竖拂。德山棒。临济喝。一一尽通。更无隔越。故云参须实参。悟须实悟。 示众 大众。切莫分别。若不分别。更无异路。南北纵横。东西自在。只为分别。所以不如。各生异见。妄立阶级。故有三贤十地等妙二觉。成分段修。而分段證。所以有诤说生死。于一性中分为五性。于一乘中分为三乘。不知圣凡假立。误认成实。良由取舍。有此不如。于妄功用便显差别。似此等流。入海算沙。何时休歇。尽是背父逃逝。纵得回心。不免从邑至邑。从国至国。佣赁展转。次第而进。庠序而升。历尽阶级。又未尽善。傥到本国。不识本国。偶遇本父。不识本父。唤作当面蹉过。当机不识。将谓别有。不肯承认。屈作方便。始能附近。不免脱珍御之服。著弊垢之衣。与他同途。方使心安。日久月深。故令出内。以内遍外。名之曰出。以外归内。名之曰内。内外无疑。方堪付业。吾观此辈。不识常住妙心。妄生功用。沈沦多劫。不悟玄源。纵经尘劫。只名造作。于理转丧。有何益哉。若肯直下承当。似临济受三顿痛棒。便解肋下还拳。俱胝见竖一指。当时冰消瓦解。阿难能记三藏。又滞补特伽罗。外道才见默然。便道开我迷云。师良久云。东方衲子。不如西方外道。复嘘一声。 示无畏居士 学道之法。诚无善巧。只要辨其肯心。更无别说。举起话头。字字著力。莫管纯孰不纯孰。只故参将去。参来参去。参得疑情顿发。直教应用无亏。周旋无隔。尽古尽今。尽空尽界。无断无续。通然只是一个参情。收之不来。放之不去。行住坐卧悉无有别。忽然爆地一声。虚空粉碎。大地平沈。独露一个本来面目。偶尔回途。顿同大千沙界。到此之地。正好诸方决择。更书一偈以为资助。偈曰。 昼夜身心莫放閒。务教参透这重关。忽然扑落乾坤境。露出真常佛祖颜。明月掌中随应用。清风袖里绝追攀。那时宝剑当堂坐。方见山僧句外玄。 拈古 四祖问三祖云。愿和尚慈悲。乞求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四祖云。无人缚。祖曰何更求解脱法门。四祖大悟。拈曰。 只知请问解脱。不知刺头入胶盆。当时不遇作家。焉得以楔出楔。忽然梦醒。方见无端。劈面云。猫。 僧参马祖。地上画四画。上一长。下三短。云不得道一长三短。离此四字外请和尚答。师画一画曰。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忠国师别云。何不问老僧。拈曰。 这僧却是梦里渡河。不知浑身泥水。马祖就树采花。未觉还飞他圃。山僧待忠国师道何不问老僧。当时只对他道自屎不觉臭。大众。三人且止。即今不道长。不道短。又作么生会。 惟政禅师问南泉。诸方善知识。还有不说似人底法也无。泉云有。师曰。作么生是不说似人底法。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曰。恁么则说似人也。泉云。某只恁么。和尚又作么生。师曰。我又不是大善知识。争知有说不说底法。泉云。某不会。却请和尚说。师曰。我太煞与汝说了也。拈曰。 天下衲子。负钵挑囊。入一丛林。出一保社。还知有不说底法么。若知得。何必去江南海北。鼓扇是非。你看这两个老汉。拈头失尾。拈尾失头。若惹诸方笑怪。既有不说底法。且道还许宾主问答否。点检得出。进退无门。更誇精细。转见不堪。大众。到此如何即是。各请归。珍重。 有讲僧参马祖。师曰。莫是狮子儿否。僧云。不敢。师嘘两声。僧云。此是法。师曰。此是什么法。僧云。狮子出窟法。师乃默然。僧云。此亦是法。师曰。是什么法。僧云。狮子在窟法。师曰。不出不入。是什么法。僧无对。百丈云。见么。拈曰。 在窟出窟。空担狮子之名。嘘嘘默然。枉费两头奔竞。若是山僧。待马祖道莫是狮子儿否。便道这畜生。非但把住百丈。亦使马祖有口无言。何故。杀斩不由献帝。存留尽在曹公。 归宗智常禅师问新到僧什么处来。僧云凤翔来。师曰。还将得那个来否。僧云将来。师曰。在什么处。僧以手从顶擎棒呈之。师作接势。抛向背后。僧无对。师曰。这野狐精。拈曰。 平常无生之句。与世间语言杳无踪迹。这僧却也善辨。争奈只是个知解之徒。师言不是压良为贱。本乃据款结案。若是个汉。道个贺喜。何事而不了毕。 邓隐峰推车。马祖路上展脚坐。峰云。请师收足。祖曰。已展不收。峰云。已进不退。推车碾足便行。祖归法堂上。执斧曰。适来碾损老僧足者出来。峰引颈近前。祖乃置斧。拈曰。 师胜资强。人间少有。切不可流俗见解。虽然。盖世禅和。能有几个作家。何故。未到尽惊山崄峻。曾来方识路高低。 陆亘大夫问南泉云。弟子家中一片石。有时坐。有时卧。于今镌作佛得否。师曰。得。陆云。莫不得否。师曰。不得。云岩云。坐则佛。不坐非佛。洞山云。不坐即佛。坐则非佛。拈曰。 陆亘大夫向这石头上坐卧不安。仔细检点将来。皆是自不守分。不是南泉。争得风光遍界。恁么便恁么。不恁么便不恁么。若不具眼。总是泥里洗土块。云岩證据。洞山交互。方见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 行实 师自云。吾江西南昌府钟陵人也。父江台。母徐氏。幼随父商。年将二十。至荆门。闻无说能和尚乃有道之士。拜为师。剃落。教看一归何处。后得昱首座苦口提𢹂。昼夜逼拶。不许说话。不许眨眼。一日听廊下有人说话。昱便打。曰又不瞌睡。如何也打。昱云。你不瞌睡。听那里。又二僧裁裙。度量不已。我不觉眼看。昱兄又打云。你眼也不曾停住。话头岂能著实。我因此惊觉。平日只说有念便罢。那晓得如此用心。自此其目如睹。其耳如听。字字明白。句句历然。后因看古语。沈吟是阿谁。举处是何人。只管疑是谁。昼夜如一。忽不见山河大地及与自身。后患痢疾甚重。有山东静东晖示我大慧杲患背疽因缘。我即豁然。又见宝峰。(云云)乃得印證。 袾宏曰。不枉为人不枉为僧数语。直是警策百倍。读之。踊跃欢喜。增长志气。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天奇瑞公。南昌钟陵人也。父江堂。母徐氏。师随父经商颖州。年将二十。忽发心。至荆门州。从无说能和尚出家。令看万法归一。后于佛炤处。遇道翼首座。苦口提携。昼夜逼拶。一日。偶听廊下人相语。翼便打。师曰。吾不曾瞌睡。翼曰。你不曾瞌睡。耳听那里。又二僧裁裙量度。师才经眼看。翼便打云。你那眼也。不得停住话头。焉得著实。自是功夫益切。五年不得棉花上身。二年无里衣。冬夏一领破衲。蓝缕不堪。历从诸禅老决择。静东晖公。示大慧患疽因缘。次于中竺楚山雪峰处。各有悟人。最后至南京高峰寺。见宝峰瑄和尚。方始瞥地。遂留过冬。未几告辞。峰授以法衣毛拂。偈曰。济山棒喝如轻触。杀活从兹手眼亲。圣解凡情俱坐断。昙花犹放一枝新。师出世开堂。得人为多。有语录。曰焭绝集。行世。 焭绝集。开示等语。警切痛快。不失本色钳搥。颂古则末矣。至联芳机缘。一人之名缀以一偈。师下一问。人致一答。动成卷帙。高处不出青州万松格套。下者。已入义学常情自觉无谓。师初行脚时。路逢一僧。谓师贪作偈颂。彼一时也。入篮是菜。讵可兼收。编集者失眼。致掩全璧之光。惜哉。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六书,字绝参,河南延津人。河南乙酉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三十名进士,仕至兵部郎中。
人物简介
维基
余玉节(1568年—1629年),字声子,号振衡,湖广武昌府兴国州大冶县人。幼年英异,十岁试童子试,即以对策称。以《诗经》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湖广乡试举人第八十三名,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名,成二甲第八名进士,丁父艰,闻讣,号恸几绝。服除,授户部主事,差榷临清关税。历迁刑部郎中,出知吉安府,甫至,即问民疾苦,购求马驿漕艘,为画一之法以苏民困。时欲废白鹭洲书院,以建魏忠贤生祠,玉节力存之。迁云南粮储佥事,升副使,未赴任,适梅岭妖贼肆逞,虔民震惧,两台奏留参藩,改赣州府分守副使,即日单车就道,简将士,足糗粮,严斥堠,方略出奇,屡衄贼锋,擢佥都御史,巡抚南赣,竟以劳瘁卒。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老藏者,即阿王老藏,燕京西山之喇嘛也。姓贾氏,生甫十龄,父母送之崇国寺为沙弥,年十八始受具。禀性超颖,度越众流。已习韦陀,兼究瑜伽,慧根自觉,真空独證,于番汉经书,一目俱了。复历讲肄,遍聆奥机,至于三密护身,坛仪悉练,五部印契,宣导咸推。会大清定鼎,顺治初元,应诏入都,藏与同坛五人摄斋受戒。有一上士忽谛视曰:此中有一五台主人。众皆惘然,莫测所谓。及顺治己亥,藏果以兼通番汉膺选,乘传上主五台,总理番汉经典,旧时所译多所订正。术士之言,始为有徵。自莅众兹山,乳窦重流,荆条复茂,损食减衣以施贫乏,禅堂骈集,觉路弘开,补缀残典,不惮勤劳。生平不设衣钵,一锡飘然,无所系念,空诸所有,即为正观,平等应缘,解除一切。乘五衍之轼,开八正之门,拯溺逝川,大庇交丧。内翰缪彤、中行李嘉猷,道过台顶,一见皈,玉带山门,云天瓶水,远吟深契,信非偶然。厥后比岁,赴觐阙廷,钦承天问,妙啼微几,既协皇情,而译事钩稽,尤邀特眷,是以殊礼异数,宠赉滋多。康熙辛亥年,已七十矣,退居颐养,日以禅诵课心,长坐不卧,遍翻大藏,专业《华严》,以千部为期。尝以岁旱,露跣祷祈,甘雨应时而降,万众交忭。癸亥秋,圣祖幸临台山,御书题赐号为“清凉老人”。宸藻流辉,焜耀千古。住山二十八稔,法云远荫,火宅晨凉,慧日载升,重昏夜晓,宗风方鬯,祖庭用光。以康熙丁卯三月九日示寂。先期集众告以大限,十日将从西去,勉哉修持,勿令坠失。日至,索浴,号佛不绝,端坐而化。春秋八十有七,僧腊六十有九。圣祖闻之,赐金营葬,发龛荼毗,塔于凤林谷,设食供众至者四千馀人,悲声栖响,感动林壑。户部左侍郎蒋弘道为撰碑铭,勒石山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9—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字骏公,号梅村。复社张溥弟子。明崇祯四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弘光时为少詹事,以马士英、阮大铖当权,乞假归。入清,闭门不出,仍主持文社,声名甚重。后以陈名夏、陈之遴等荐,地方官敦促就道,被迫于顺治九年进京,官至国子监祭酒。十四年南归家居。奏销案起,几至破家。遗命以僧服殓,题“诗人吴梅村之墓”。学问渊博,诗尤工丽,所作歌行均足备掌故。有《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太仓十子诗选》。晚晴簃诗汇·卷二十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崇祯辛未一甲二名进士,历官庶子。福王时,召拜少詹事。入国朝,授秘书院侍讲,擢国子监祭酒。有《梅村集》。词学图录
【吴伟业】(1609-1683) 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编修,迁左庶子。南明弘光朝授少詹事。顺治十一年(1654)被迫出仕,历官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后二年乞假归。工诗,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少作才华艳发,吐纳风流,及阅历兴亡,则激楚苍凉。尤工七言歌行,人号"梅村体",一时称为绝调。亦工古文辞,能作戏曲。馀事填词,长调苍莽无尽,小令流丽稳妥,亦负时名。有《梅村家藏稿》及传奇《秣陵春》、杂剧《临春阁》、《通天台》。词集名《梅村词》。今人辑有《吴梅村全集》。清诗别裁集
字骏公,江南太仓人。崇祯辛未赐进士第二人。国朝官祭酒。著有《梅村集》。○梅村七言古,专仿元、白,世传诵之。然时有嫩句、累句。五七言近体,声华格律不减唐人,一时无与为俪,故特表而出之。○梅村故国之思,时时流露。《遣闷》云:“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不意而今至于此。”又《病中》词曰:“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沈吟不断。草间偷活。”“脱屐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读者每哀其志。若虞山不著一辞矣。此二人同异之辨。梅村诗馀·序
词者,诗之馀也。乃诗人与词人,有不相兼者。如李杜,皆诗人也。然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开山,而子美无之也。温、李皆诗人也,然飞卿《玉楼春》、《更漏子》为词擅场,而义山无之也。欧、苏以文章大手,降体为词,东坡「大江东去」卓绝千古,而六一婉丽,实妙于苏。介甫偶然涉笔,而子固无之。眉山一家,老泉、子由无之也。以辛幼安之豪气,而人谓其不当以诗名,而以词名,岂诗与词若有分量,不可得而踰者乎。有明才人,莫过于杨用修、汤若士,用修亲抱琵琶度北曲,而词顾寥寥。若士四梦,为南曲野狐精,而填词自宾白外无闻焉。即词与曲亦有不相兼者,不可解也。近日词林宗匠,往往专意诗古文,至度曲倚声,则多搁笔,兼人之才,吾目中惟见梅村先生耳。先生文章,仿佛班史,然犹谦让未遑,谓予曰:「若文则吾岂敢,于诗或庶几焉。」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及所制《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故余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妙,古人所不及也。休宁孙无言遍徵当代名家词,将以梅村编首,亡何而梅村殁矣。孙子手卷不释,仍寓余评次刻之,可谓笃好深思。而余于先生,琴樽风月,未忘平生。故谬附知言,序其本末如此。予观先生遗命,于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词人吴某之墓」。盖先生退然以词人自居矣,夫使先生终于词人,则先生之遇为之也。悲夫。 兰陵邹祗谟序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骏公,太仓人。顺治初,官祭酒。有梅村集。维基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祖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祖父始迁居太仓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明末清初诗人、政治人物,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五月二十日生于江南太仓的一书香家庭。幼时受学于同乡张溥,文名卓著,积极参加复社,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和当时的陈维崧、吴兆骞、严绳孙等才子有交往,且与著名歌妓卞玉京有过一段姻缘。与陈之遴为儿女亲家。崇祯三年(1630年),吴伟业应应天乡试,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会试第一名,温体仁党人诬陷周延儒,伟业被控与延儒勾结作弊,崇祯帝调阅试卷,御览之后,在吴的试卷上批“正大博雅,足式诡靡”,殿试高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赐驰节还里门”,娶先室程氏。 崇祯十一年(1638年),崇祯帝临场视学,观看皇子就学情况,亲问《尚书》大义,讲毕,获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历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左庶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明朝灭亡,清兵入关后,短暂出仕弘光帝朝廷,任詹事府少詹事,不久请假归乡。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吴伟业携家眷逃难,先后投奔到同宗繇青房及公益兄弟家,之后再逃往矾清湖亲戚家,隐居不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1690 【介绍】: 清江南华亭人,字二鲍,一字谡苑,又字谡园,号菰村。康熙十五年进士,官大理寺左评事,疏请大臣与诸王会议时,不得引身长跪。又疏论江淮间屯田扰民,请急停苏民困。官至太常寺少卿。诗书画皆工,时称太常三绝。有《改虫斋集》。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高层云,字谡苑,江南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历官太常寺卿。有《改虫斋诗》。清诗别裁集
字谡苑,江南华亭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太常卿。著有《改虫斋诗》。维基
高层云(1634年—1690年),字二鲍、谡苑、谡园、稷苑、稷园,号菰村、菰村,江苏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人。高秉蕖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年)登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充任广西乡试副考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担任一统志纂修官、授吏科给事中。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担任通政司右参议,转左。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升任太常寺少卿。卒于任内。著有《改虫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桐乡人,字玉田。金尚东妻。精小楷。工写山水、人物、花鸟,画毕则题诗自书于上,时称闺中三绝。有《飞霞阁集》。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孔素瑛,字玉田,桐乡人。诸生毓楷女,知县金尚柬室。有《飞霞阁诗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绝相,嘉禾人。身体短小,貌复不扬,人多轻之。绝相终日不言,唯低头念佛。虽在操作,不废持诵,晨礼四十八愿及《大悲忏》,昼课《弥陀经》数卷,午后不食,夜则西面危坐,习以为常。依南禅悉檀老人,二十馀载。老人时称道之,独与佛度道谊甚洽,故临去相期,闻声应响,知有自来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视公,号止峰。诸生。善诗书,工山水,笔姿苍秀。与侄严尊、严吁时称严氏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