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潺湲  拼音:chán yuán
1.水流动缓慢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2.拟声词。形容水流声。唐。岑参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诗:「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
3.泪流不止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國語辭典》:衮衮(袞袞)  拼音:gǔn gǔn
1.众多。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2.谈话滔滔不绝的样子。《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新唐书。卷一○○。封伦传》:「论天下事,衮衮不倦。」
3.波浪翻涌的样子。唐。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也作「混混」、「滚滚」。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國語辭典》:委曲  拼音:wěi qū
1.委婉曲折。《史记。卷二七。天官书》:「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待学生寻个便,到那里替兄委曲通知,周全其事,决不有误。」
2.屈身折节,意不得伸。
3.事情的原委。《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窃惟圣体,兼爱好奇,是以因笺先白委曲。」
《國語辭典》:亹亹  拼音:wěi wěi
1.连续而不倦怠。《诗经。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2.往前进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國語辭典》:营营(營營)  拼音:yíng yíng
1.往来频繁的样子。《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唐。白居易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2.追求奔逐。《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虑营营。」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3.内心烦躁不安。《聊斋志异。卷一○。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
《國語辭典》:憧憧  拼音:chōng chōng
1.往来不停的样子。《易经。咸卦。九四》:「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2.心神不定的样子。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方今为天下腹居郡,诸侯并臻,中外未然,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风而未薄。」
3.摇曳不定的样子。汉。王充《论衡。恢国》:「光武起,过旧庐,见气憧憧上属于天。」
《國語辭典》:混混  拼音:hùn hùn
1.元气显著的样子。《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2.浊乱的样子。《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3.波浪的声音。《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4.苟且度过。如:「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日子了。」
《國語辭典》:混混沌沌  拼音:hùn hùn dùn dùn
1.迷迷糊糊而不清醒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长大起来,仍然是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2.模糊而不分明。《老残游记》第七回:「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國語辭典》:滚滚(滾滾)  拼音:gǔn gǔn
1.形容翻涌浮沉的样子。如:「波涛滚滚」、「滚滚红尘」、「黄沙滚滚」。也作「混混」、「衮衮」。
2.形容水沸腾。《红楼梦》第八回:「『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著来。快上炕来坐著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3.繁多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
《漢語大詞典》:迥绝(迥絶)
亦作“逈绝”。
(1).犹连绵。不绝貌。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秋心日逈絶,春思坐连绵。” 钱振伦 注:“春思秋心,相续不絶,所谓‘长意无已年’也。”
(2).高峻貌。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序:“云壁迥絶,人迹罕到。”
(3).超群卓绝。《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芳姿姝丽,盖国无双;风范清规,古今逈絶。”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公讳 基 ,字 伯温 ,神知迥絶,读书能七行俱下。”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唐 初四子沿 陈 隋 之旧,故虽才力迥絶,不免致人异议。”
(4).远胜,远远超过。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韩文公参大巅:“今观 大巔 与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发,皆迥絶言议之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乾隆辛卯会试榜得人:“其出而任监司,治郡县者,皆迥絶流辈。”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迥絶百流。”
(5).远远隔绝。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郑云叟》:“ 郑徵君 为诗,皆祛淫靡,迥絶嚣尘。”《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台州府》《宋志》:“而 苍岭 当 衢 、 处 、 婺 三州,冈阜深阻,行者穷日而后度,人烟迥絶。”
(6).犹迥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魏 晋 迭兴,盛衰迥絶; 齐 梁 接踵,贮积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大地各国, 埃及 、 印度 为至古,而 埃及 王族、士族、农族等级迥絶。”
《國語辭典》:冲冲(沖沖)  拼音:chōng chōng
1.饰物下垂的样子。
2.凿冰的声音。《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
3.情绪激昂、感情激动的样子。《董西厢》卷四:「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國語辭典》:娓娓  拼音:wěi wěi
勤勉不倦的样子,常用来形容谈论不倦。如:「娓娓道来」、「娓娓动听」。
《國語辭典》:幢幢  拼音:chuáng chuáng
1.形容羽饰繁多。《文选。张衡。东京赋》:「鼖鼓路鼗,树羽幢幢。」
2.晃动,摇曳不定。《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传》:「有飘风高三尺馀,从申上来,在庭中幢幢回转,息以复起,良久乃止。」唐。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國語辭典》:荦荦(犖犖)  拼音:luò luò
1.事理分明的样子。《史记。卷二七。天官书》:「越之亡,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于河戍;兵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大者。」
2.光明磊落的样子。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惟阁下心事荦荦,与俗辈不同。」
《漢語大詞典》:靡迤(靡迆)
亦作“ 靡迆 ”。
(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 汉 张衡 《西京赋》:“高陵平原,据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宋 苏辙 《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冈峦靡迆,四顾可挹。”
(2).曲折行进貌。《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张铣 注:“靡迤,细走貌。” 唐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湲泝浅流。”
(3).喻指作风松弛、拖沓。 宋 苏辙 《君术》:“夫是以至宽,而天下无頽惰靡迆之风;至险,而君臣无猜防逼迫之虑。”
《漢語大詞典》:绎如(繹如)
相续不绝貌。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邢昺 疏:“绎如也者,言其音落绎然,相续不絶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上下其音,谓低昂於游女之手,窈窕远矣,徘徊绎如。”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然管多而一人吹之,何以高下曲折绎如。”
《國語辭典》:夬夬  拼音:guài guài
果决、不犹豫。《易经。夬卦》:「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