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58,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郭三益(字 慎求 )
傅墨卿(字 国华 )
程克俊(字 元吁 章靖 )
张致远(字 子猷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陈与义(字 去非 号 简斋、无住道人 )
辛次膺(字 起李、企李、起季 简穆 )
李大有(字 仲谦 )
金安节(字 彦亨 )
钱周材(字 元英 )
王师心(字 与道 庄敏 )
傅崧卿(字 子骏 号 樵风 )
黄叔敖(字 嗣深 )
李正民(字 方叔 )
其它辞典(续上)
贾安宅(字 居仁 )郭三益(字 慎求 )
傅墨卿(字 国华 )
程克俊(字 元吁 章靖 )
张致远(字 子猷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陈与义(字 去非 号 简斋、无住道人 )
辛次膺(字 起李、企李、起季 简穆 )
李大有(字 仲谦 )
金安节(字 彦亨 )
钱周材(字 元英 )
王师心(字 与道 庄敏 )
傅崧卿(字 子骏 号 樵风 )
黄叔敖(字 嗣深 )
李正民(字 方叔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常州(今属江苏)人,一作嘉兴(今属浙江)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元符元年(一○九八),知仙居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徽宗重和二年(一一一九),为吏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二)。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为给事中,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五)。出知洪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改潭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卒(同上书卷一七)。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秀州海盐(今江苏海盐)人,一说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元祐三年进士。靖康初,为龙图阁学士、知洪州,移知潭州。建炎初试刑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建炎二年九月卒。见《靖康要录》卷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一○、一七,《至元嘉禾志》卷一二、一五,正德《姑苏志》卷四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国华。以祖父恩补太庙斋郎。徽宗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凡三使高丽,所过郡县,辄为守令宣传宋朝德意恩惠,以宽宥为务。高宗建炎中,守正奉大夫致仕。全宋文·卷三一二○
傅墨卿(?——一一三○),字国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为蔡翛门客,补太庙斋郎。政和中,授主客员外郎。宣和中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右文殿修撰。以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还赐同进士出身。建炎元年,以守礼部尚书知舒州,以正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四年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三一、职官六九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四。宋登科记考
字国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宣和四年(1122年)特赐第。初以荫补太庙斋郎。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宣和四年,以礼部尚书持节册立高丽王楷有功,赐同进士出身。仕至正奉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7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元吁。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湖州刑曹,累迁太学博士。召对,论事切直,擢翰林学士。时鄱之学宫毁于兵火,有旨令权贵者以为墓地,克俊封还制书,学宫得不徙。高宗绍兴中迁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卒谥章靖,一云忠靖。有《易通解》及文集。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程克俊(一○八九——一一五七),字元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宣和六年进士,历湖州理曹,太学博士。擢起居郎、中书舍人兼侍讲,入翰林为学士、知制诰。绍兴十二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丐祠,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起知建康、湖州。二十六年四月拜参知政事,数月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踰年卒,年六十九,谥章靖。有《易通解》十卷,文集五十卷,《内外制集》二十卷。见《程公克俊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九四),《宋史》卷三○、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47 【介绍】: 宋南剑州沙县人,字子猷。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两浙、广东转运判官。高宗绍兴四年,除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五年,除户部侍郎,累建言宽民力。除给事。出知福州、广州。以显谟阁待制致仕。鲠亮有学识,历台省、侍从,言论风旨皆卓然可观。全宋诗
张致远(一○九○~一一四七),字子猷,沙县(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添差两浙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四年除殿中侍御史。五年迁给事中,出知福州。八年知广州。寻以显谟阁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六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九八七
张致远(一○九○——一一四七),字子猷,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宣和三年进士。召对,擢为枢密院计议官。孟庾讨范汝为,辟为随军机宜文字。除两浙转运判官,改广东。绍兴四年召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五年,除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寻复为户部侍郎。除给事中。以显谟阁待制知台州,改福州。八年正月,再召为给事中。出知广州,寻以显谟阁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鲠亮有学识,颇具时望。《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颍昌府学教授。累官著作郎,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迁司门员外郎。靖康改元,致仕归,寓居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历福建路转运副使,以忤秦桧,主管崇道观。桧死,累官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孝宗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贺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移籍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登政和五年进士第,任颍州府学教授,入秘书省为校书郎、著作佐郎。假太常少卿,迁司门员外郎。致仕。绍兴八年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参议官,九年入为仓部郎,转吏部。请外,除福建路转运副使。迁吏部尚书。二十九年,除参知政事,踰年告老。孝宗隆兴二年复起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俄罢,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谥清简。著有文集奏议若干卷。见韩元吉《贺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8 【介绍】: 宋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号简斋。陈希亮曾孙。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亦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全宋诗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为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为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为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为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陈与义(1090-1139) 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有《简斋集》、《无住词》。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又号无住道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历太学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乱,避地襄汉,辗转湖湘广闽。绍兴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出知湖州,复入为给事中,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与义工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简斋集》(存)、《无住词》(存)、《陈简斋内外制》(佚)。见张嵲《陈公资政墓志铭》(《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传,《遂初堂书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1170 【介绍】: 宋莱州人,字起李,一作企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授单父县丞。高宗绍兴中,擢右正言,主张抗金,力斥和汉。除直秘阁、湖南提刑,为秦桧所陷,奉祠十六年。桧死,起知婺州,迁权给事中。孝宗即位,拜御史中丞。隆兴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以疾力辞。次年致仕。为官清正,敢于直言,曾论劾秦桧余党汤思退等朋比奸罔。善属文,尤工诗。卒谥简穆。全宋诗
辛次膺(一○九二~一一七○),字起季,莱州(今属山东)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调单父丞。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为驾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七年,为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一○九)。八年,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同上书卷一一八)。秦桧死,起知婺州。二十六年,权尚书礼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七五),二十七年,试给事中,寻罢,起知泉州,移福建帅。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九。《宋史》卷三八三有传。全宋文·卷四○四五
辛次膺(一○九二——一一七○)字起季,一字企李,莱州掖县(今山东掖县)人,政和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吏部郎、湖北运判。七年,擢左正言,力谏和议,为秦桧所怒,出为湖南提刑。罢,奉祠。桧死,起知婺州,加秘阁修撰,擢权给事中。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汤思退等朋附奸罔,皆以次论劾。隆兴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寻拜参知政事,以疾祈免,除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乾道六年闰五月卒,年七十九,谥简穆。为政清静,立朝骞谔,善属文,尤工于诗。有《属辞比事》五卷、《奏议》二十卷、《笺表》十卷,皆佚。见《宋史》卷三八三本传、《宋史·艺文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0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字彦亨。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洪州新建县主簿。高宗绍兴初迁殿中侍御史。秦桧兄秦梓附梁师成,安节劾之,梓罢,桧衔之,遂不出十八年。桧死,起知严州,累迁兵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以敷文阁学士致仕。有《周易解》、奏议表疏及文集。全宋文·卷四○七○
金安节(一○九四——一一七○),字彦亨,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宣和六年进士,调洪州新建县主簿。绍兴初,除司农丞,又迁殿中侍御史。劾秦桧兄梓附丽梁师成,桧衔之。去官不出凡十八年。桧死,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历官大理卿、宗正少卿、礼部侍郎。孝宗即位,拜兵部侍郎,官至权吏部尚书兼侍读,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著有文集三十卷、奏议十卷。《宋史》卷三八六有传,又见其子金文刚所作《金公家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67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元英。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晋安郡王府教授。累迁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即位,以旧学召对便殿,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致仕。全宋文·卷四一九六
钱周材(一○九六——一一六七),字元英,江宁府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大理司直,秘书省校书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著作郎,起居舍人,权刑部侍郎。十七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兼侍讲,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隆兴初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丁母忧,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二。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一五三、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三、一六五、一七三,《翰苑群书》卷一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道。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沐阳县尉,累官江西、湖北、浙东安抚使。秦桧死,入为侍读,奏谏帝王之于史在观得失、究治乱。以左宣奉大夫致仕。卒谥庄敏。全宋文·卷四一二○
王师心(一○九七——一一六九),字与道,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政和八年登进士第,授沭阳县尉。绍兴初知长溪县,改太府寺丞、将作少监,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历知袁、衢、洪诸州,入为户部侍郎、敕令所详定官。出守荆南府,召权吏部尚书,再出知绍兴府、福州,兼浙东、福建路安抚使。乾道元年致仕。五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三,谥庄敏。见汪应辰《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三),《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子骏,号樵风。傅墨卿从弟。徽宗政和五年进士。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因不从方士林灵素授符箓被谮,出为蒲圻县丞。高宗初,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徙知婺州。召拜秘书少监,寻权户部侍郎。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有《樵风溪堂集》、《夏小正戴氏传》。全宋诗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除辟雍正,改婺州州学教授,迁国子正。丁忧服除,召为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被谮,出为鄂州蒲圻县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四年,除直龙图阁、知越州,寻移婺州(同上书卷三一、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试秘书少监,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同上书卷四八、五○)。二年,充徽猷阁待制,为都督府参谋兼权知建康府(同上书卷五三、五八)。六年,试中书舍人兼权户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二)。事见宋《嘉泰会稽志》卷一五。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八二○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骏,号樵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甲科,宣和中累迁考功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建炎中,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充浙东防遏使。除直龙图阁、知越州,改婺州。进秘书少监,权户部侍郎,充淮东宣谕使,加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绍兴二年,落提举洪州玉隆观。六年,充都督府参谋官,复集英殿修撰,进中书舍人。七年,加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八年,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著有《樵风集》六十卷、《奏议》十五卷、《西掖制诰》三卷、《夏小正戴氏传注》四卷(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七○、职官三九之一、职官四○之八、职官七○之一○、选举二○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宋登科记考
字子骏,号樵风。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政和五年省元,终给事中兼史馆修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嗣深。黄廉子。哲宗元祐六年进士。累官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以疏言岭表所产不足以奉玉食被免官,未几复职,迁户部尚书致仕。有文集、奏议、《春秋讲义》等。全宋诗
黄叔敖(?~一一三八),字嗣深,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官广东转运判官,徙提点荆湖北路刑狱。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四)。以通议大夫致仕。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七)。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九二一
黄叔敖(一○六六——一一三八),字嗣深,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廉幼子,庭坚从弟。元祐六年登进士第,为封丘县主簿。政和中为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移湖南。宣和中官吏部郎中,除直秘阁、直显谟阁,为河北转运副使。靖康末直徽猷阁、知襄阳府。建炎初,以遇盗委弃城守,落职,降充监当。后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复直徽猷阁。绍兴元年,诏以叔敖「文学吏事皆有可观」,除给事中,又兼侍读。二年,迁户部侍郎,仍兼侍读,提领榷货务、兼修政局详议官。寻迁户部尚书。四年,御史劾其职业不修,降充徽猷阁待制、奉祠。八年五月卒,年七十三。有文集及奏议二十卷、《春秋讲义》五卷。见《山谷别集》卷九《叔父给事行状》,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一,《楚纪》卷五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四、三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二四、五○、五四、五六、七七、一一九,《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全宋诗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为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后,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五三五
李正民(?——一一五一),字方叔,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祖定,父景渊。政和二年登进士第。七年,以迪功郎试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建炎二年知湖州,入为尚书吏部左司员外郎,寻兼权中书舍人。四年,差充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诣虔州问安隆祐太后。还,擢右谏议大夫,除给事中。试吏部侍郎,移礼部。绍兴元年出知吉州,改江西安抚使兼知洪州,以滥赏罢为祠官。六年,起知筠州,不赴,改婺州、温州。九年,知淮宁府,寻为金人所获。和议成,南还,以左朝奉大夫、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秀州海盐。绍兴二十一年卒。著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上,《宋会要辑稿》后妃二、职官二、选举一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六、三九、四五、四九、六五、一三三、一三五、一六二及《大隐集》卷四所载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