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形象艺术(形象艺术)  拼音:xíng xiàng yì shù
具有形体的构成及一切现象表现。如绘画、雕刻等都称为「形象艺术」。
《国语辞典》:胸有丘壑  拼音:xiōng yǒu qiū huò
本指在动笔绘画前,心中早已有了深远的意象。宋。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后比喻思虑深远,胸怀远大。「丘」文献异文作「邱」。《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毕竟戴大理胸有邱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个缺,就葬送在他这几句话上了!』」
《国语辞典》:透视画法(透视画法)  拼音:tòu shì huà fǎ
一种绘画方法。运用色彩和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景物的立体远近感。
《国语辞典》:运笔如飞(运笔如飞)  拼音:yùn bǐ rú fēi
形容写作或绘画的速度很快。如:「他画起荷花,运笔如飞,引起在场人士的惊叹!」
《国语辞典》:意存笔先(意存笔先)  拼音:yì cún bǐ xiān
泛指在写字、诗文、绘画前先构思成熟后才下笔。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也作「意在笔前」、「意在笔先」。
《国语辞典》:音感作画(音感作画)  拼音:yīn gǎn zuò huà
一种绘画的表现方式。以聆听音乐的感受为绘画题材,藉著音乐激发美术创作的灵感,运用色彩与形状呈现音乐的蕴含。
《国语辞典》:波洛克  拼音:bō luò kè
Jackson Pollock
人名。(西元1912~1956)美国画家。西元一九四七年创立动作绘画,使用工业涂料等滴彩,滴溅在铺于地面的画布,以表现作画者挥散颜料时的力量和动作。对于六○年代的美术创作影响颇大。
《国语辞典》:楚漆器  拼音:chǔ qī qì
战国时楚地所制的漆器。制作精良,造型、绘画风格独特,色彩丰富,具有楚文化的特色。
《国语辞典》:布拉克  拼音:bù lā kè
Georges Braque
人名。(西元1882~1963)法国画家。与毕加索共同发起立体主义绘画运动。早期绘画受印象派(尤其是莫内与毕沙罗)影响,后受塞尚影响,西元一九○六年曾短期参加野兽派绘画活动。布拉克的画风,是将立体面二次元性的分析所得而完成的抽象画;即将灰色、棕色、黑色等以单色画方式处理,以砂和锯木等材料融入画面,也使用贴纸技巧绘画。代表作有〈弹吉他的人〉、〈埃斯塔克之马〉、〈吹笛者〉等。
《国语辞典》:彩色笔(彩色笔)  拼音:cǎi sè bǐ
有颜色的绘画用笔。具有各种不同色彩,与传统的蜡笔不同。如:「这盒彩色笔有六十色。」
《国语辞典》:砖画(砖画)  拼音:zhuān huà
一种盛行于汉代的绘画技术。在砖块上刻绘图形作为装饰。多嵌于墓中,以追念先人。砖的形状及图象组合依所在位置而异。如位于门楣或梁的部分采长方形,山形墙则采三角形。洛阳附近八里台及四川均曾发掘此类画砖出土。也称为「画象砖」、「画像砖」。
《国语辞典》:画像石(画像石)  拼音:huà xiàng shí
盛行于汉代的画像雕刻艺术品。在砌筑祠堂、墓室的石块上绘画摹刻,作为装饰。内容包含历史人物、神仙故事、生活实况。结构有力,造型质朴,以山东肥城孝堂山祠最为著名。
《国语辞典》:画像砖(画像砖)  拼音:huà xiàng zhuān
盛行于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在砖块上刻绘图形,做为装饰。线条生动质朴,题材由帝王神灵扩及社会各阶层的实际生活和民间故事,多嵌于墓中,以追念先人。四川、山东、河南等地发现较多。也称为「画象砖」、「砖画」。
《国语辞典》:画象砖(画象砖)  拼音:huà xiàng zhuān
盛行于汉代的绘画雕刻艺术。在砖块上刻绘图形,作为装饰。多嵌于墓室中,以追念先人。位于门楣或梁的部分采长方形,山形墙部分则采三角形。也称为「画像砖」、「砖画」。
《国语辞典》:画工儿(画工儿)  拼音:huà gōng ér
绘画的技术。如:「这幅花鸟的画工儿真细。」
分类:绘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