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00,分154页显示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菩萨行经
菩萨地经
菩萨睒经
菩萨戒经
菩萨藏经
菩萨逝经
菩萨地持经
菩萨道树经
菩萨十地经
菩萨十住经
菩萨睒子经
菩萨善戒经
佛类词典(续上)
菩提场庄严经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菩萨行经
菩萨地经
菩萨睒经
菩萨戒经
菩萨藏经
菩萨逝经
菩萨地持经
菩萨道树经
菩萨十地经
菩萨十住经
菩萨睒子经
菩萨善戒经
菩提场庄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提场庄严陀罗经之略名。
(经名)菩提场庄严陀罗经之略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卷,唐不空译。与菩提流志译之一字顶轮王经同本。
(经名)五卷,唐不空译。与菩提流志译之一字顶轮王经同本。
菩萨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之略名。
(经名)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之略名。
菩萨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地持经之略名。
(经名)菩萨地持经之略名。
菩萨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睒子经之异名。
(经名)睒子经之异名。
菩萨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网经戒本),作疏五卷。菩萨戒经与咸疏上曰:「隋仁寿目录有梵网经二卷。什师所译。又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师在阙本目中。译经图记与隋录同。大周刊定录亦有菩萨戒本一卷。乃云十八纸。各家之注述如下:菩萨戒义疏二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经义疏会本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日本徵隐分会。菩萨戒经疏删补三卷,唐明旷删补。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明袾宏发隐。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辨附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经名)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网经戒本),作疏五卷。菩萨戒经与咸疏上曰:「隋仁寿目录有梵网经二卷。什师所译。又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师在阙本目中。译经图记与隋录同。大周刊定录亦有菩萨戒本一卷。乃云十八纸。各家之注述如下:菩萨戒义疏二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经义疏会本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日本徵隐分会。菩萨戒经疏删补三卷,唐明旷删补。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明袾宏发隐。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辨附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菩萨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世尊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
(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世尊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
菩萨逝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逝童子经之异译。逝者,梵语童子之名。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逝童子经之异译。逝者,梵语童子之名。
菩萨地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八卷,北凉昙无谶译。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但缺第四持。
(经名)八卷,北凉昙无谶译。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但缺第四持。
菩萨道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又名私诃昧经。一卷,吴支谦译。佛在竹园答长者子私呵昧之问:说菩萨之法。
(经名)又名私诃昧经。一卷,吴支谦译。佛在竹园答长者子私呵昧之问:说菩萨之法。
菩萨十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之略名。
(经名)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之略名。
菩萨十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东晋祇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经名)一卷,东晋祇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
菩萨睒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说佛往昔孝养瞽亲之事。与睒子经同本。
(经名)一卷,失译。说佛往昔孝养瞽亲之事。与睒子经同本。
菩萨善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名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三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三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禅定起请广说决定毗尼,佛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敕文殊使说究竟毗尼,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为宗,成十地论,而地持经又由十地论录出别行,故地持经与此善戒经大同。更有一卷之菩萨善戒经,明六重八重四十八轻,说菩萨受戒之法。即上经戒品中之别出,与玄奘译之菩萨戒本,菩萨戒羯磨文大同小异。
(经名)一名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三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三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禅定起请广说决定毗尼,佛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敕文殊使说究竟毗尼,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为宗,成十地论,而地持经又由十地论录出别行,故地持经与此善戒经大同。更有一卷之菩萨善戒经,明六重八重四十八轻,说菩萨受戒之法。即上经戒品中之别出,与玄奘译之菩萨戒本,菩萨戒羯磨文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