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00,分15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入楞伽经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人仙经
力士移山经
力庄严三昧经
了本生死经
了义经
卜经
三十二相经
三千佛名经
三分科经
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大日经三句
三戒经
佛类词典(续上)
入无分别法门经入楞伽经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人仙经
力士移山经
力庄严三昧经
了本生死经
了义经
卜经
三十二相经
三千佛名经
三分科经
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大日经三句
三戒经
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
入楞伽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复有旧译四卷,题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新译有七卷,楞伽为师子国之山名,佛入彼山所说之经故名入楞伽经。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宋法护译妙吉祥菩萨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是即如来之增语,因为广说种种之譬喻及种种之法句。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宋法护译妙吉祥菩萨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是即如来之增语,因为广说种种之譬喻及种种之法句。
人仙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同本。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同本。
力士移山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增一阿含经八难品之别译。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增一阿含经八难品之别译。
力庄严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隋那连提耶舍译。佛由力庄严三昧出,说佛之十智。
(经名)三卷,隋那连提耶舍译。佛由力庄严三昧出,说佛之十智。
了本生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谓见了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佛。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同本。但说人不同。此为舍利弗对比丘而说者。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谓见了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佛。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同本。但说人不同。此为舍利弗对比丘而说者。
了义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参见:四依项下法四依)
【佛学常见辞汇】
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
(术语)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参见:四依项下法四依)
【佛学常见辞汇】
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
卜经
【佛学大辞典】
(杂名)说占卜事之经典也。灌顶经十曰:「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说卜经一百偈颂,以示百姓,决了狐疑,知人吉凶。」
(杂名)说占卜事之经典也。灌顶经十曰:「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说卜经一百偈颂,以示百姓,决了狐疑,知人吉凶。」
三十二相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十一。
(经名)此经摄于中阿含经十一。
三千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三劫三千佛名经。经录则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各别。元藏合之为一部,题云三劫三千佛名经。日本之檗藏亦仿之。
(经名)具名三劫三千佛名经。经录则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一卷,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一卷,各别。元藏合之为一部,题云三劫三千佛名经。日本之檗藏亦仿之。
三分科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三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于诸经曰通序,局于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为本经之所说也。三、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三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经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别序者,盖佛说经,必有由致。如楞严经由阿难遭摩登伽幻术之缘,佛因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故说是经,是名别序。而言别者,以诸经所说,各有缘起不同,故名别也。虽分通别,总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盖佛说经,必以正说为主;又正明一经要义故也。如楞严经第一卷,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下徵心辨见,分别真妄,会万法归如来藏,乃至说咒立坛,远离魔事,令阿难大众除惑證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阴,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等。此是一经正说,故名正宗分。(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则不滞,通则不壅。谓正说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严经,自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至作礼而去。此乃较量持经福胜,劝赞读诵,流传无尽,故名流通分。(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名数)晋道安,初科节诸经而立三分。及后亲光之佛地论来,果有三分之说。由是诸经皆科三分:一、序分,起本经之由序因缘也。中有通序别序之二。通于诸经曰通序,局于本经曰别序。二、正宗分,正为本经之所说也。三、流通分,举本经之利益劝正说之流通也。见法华文句一。佛地论之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三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经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别序者,盖佛说经,必有由致。如楞严经由阿难遭摩登伽幻术之缘,佛因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故说是经,是名别序。而言别者,以诸经所说,各有缘起不同,故名别也。虽分通别,总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盖佛说经,必以正说为主;又正明一经要义故也。如楞严经第一卷,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下徵心辨见,分别真妄,会万法归如来藏,乃至说咒立坛,远离魔事,令阿难大众除惑證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阴,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等。此是一经正说,故名正宗分。(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则不滞,通则不壅。谓正说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严经,自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至作礼而去。此乃较量持经福胜,劝赞读诵,流传无尽,故名流通分。(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之略名。
(经名)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之略名。
大日经三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一曰:「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一部以此三句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三句义中悉摄一切佛法。(中略)佛已开示净菩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统论一部始终。(中略)当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种种因缘随宜演说法,无非为此三句法门,究竟同归,本无异辙。」此三句摄于金刚萨埵种子(吽)之一字。其故,以字体之字,为因之义,当于菩提为因之句,字之三昧点为行,当于大悲为根之句,(么)字之大空点为究竟之果,当于方便究竟之句也。吽字义曰:「虽千经万论亦不出此三句一字,其一字中所开因行果等准前思之。」
(名数)大日经一曰:「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一部以此三句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三句义中悉摄一切佛法。(中略)佛已开示净菩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统论一部始终。(中略)当知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种种因缘随宜演说法,无非为此三句法门,究竟同归,本无异辙。」此三句摄于金刚萨埵种子(吽)之一字。其故,以字体之字,为因之义,当于菩提为因之句,字之三昧点为行,当于大悲为根之句,(么)字之大空点为究竟之果,当于方便究竟之句也。吽字义曰:「虽千经万论亦不出此三句一字,其一字中所开因行果等准前思之。」
三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方广三戒经之略名。
(经名)大方广三戒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