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11
典故
48
词典
1125
分类词汇
59
佛典
2300
其它
479
共1125,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40
41
42
43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首六经
文章经济
魏石经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问经无遗
唐僧取经
诵经流麦
听神经
通玄真经
体国经野
天经地纬
天经地义
研经铸史
《國語辭典》:
文经武略(文經武略)
拼音:
wén jīng wǔ lüè
称人在文武两方面的才能。《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入掌禁兵,外司藩政,文经武略,久播朝野。」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客里送行客
词:「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也作「文经武纬」。
分類:
经世
文才
军事
谋略
《國語辭典》:
文经武纬(文經武緯)
拼音:
wén jīng wǔ wěi
称人在文武两方面的才能。唐。
颜真卿
〈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
〉:「文经武纬,训徒陟空。」《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也作「文经武略」。
分類:
菊花
文事
武功
出色
《分类字锦》:
文首六经(文首六经)
白居易与元九书: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分类:
经
《漢語大詞典》:
文章经济(文章經濟)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
红楼梦
》
第一一五回:“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必是文章经济,高出人上。”
分類:
文章
《漢語大詞典》:
魏石经(魏石經)
三国 魏 齐王 正始 年间石刻的儒家经典。字为古文、篆、隶三体,又称“三体石经”。参阅 宋 王应麟
《
困学纪闻·经说
》
、 清 顾炎武
《
石经考
》
、 王国维
《观堂集林·魏石经考》
。
分類:
正始
石刻
儒家
经典
《漢語大詞典》: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列宁作于1919年10月。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基本阶级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上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并要改组整个社会经济。
分類:
分析
了无
无产阶级
专政
《分类字锦》:
问经无遗(问经无遗)
南史:虞荔博,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促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十事,荔对无遗。夫倕甚异之。
分类:
聪敏
《漢語大詞典》:
唐僧取经(唐僧取經)
唐 代高僧 玄奘 赴 天竺 (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宋 元 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与 元 吴昌龄
《唐三藏西天取经》
杂剧,曾演义其事。自 明 吴承恩
《西游记》
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 中国 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分類:
高僧
玄奘
天竺
印度
历时
《分类字锦》:
诵经流麦(诵经流麦)
后汉书高凤传: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
分类:
麦
《國語辭典》:
听神经(聽神經)
拼音:
tīng shén jīng
属于第八对脑神经,分布于内耳的内听道底及耳蜗管中,专司听觉及身体平衡的感觉。
分類:
生理学
脑神经
脑桥
延髓
间发
发出
《漢語大詞典》:
通玄真经(通玄真經)
《
文子
》
的别称。始于 唐 代。
《
新唐书·艺文志三
》
:“ 天宝 元年,詔号
《
庄子
》
为
《
南华真经
》
,
《
列子
》
为
《冲虚真经》
,
《
文子
》
为
《通玄真经》
。”
《國語辭典》:
体国经野(體國經野)
拼音:
tǐ guó jīng yě
体,规划。经,丈量。体国经野语出《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指将都城划分为若干区,让官宦贵族分别居住,并将田地分配给百姓耕作。后泛指治理国家。《清史稿。卷四五一。金福曾传》:「李鸿章尤赏之,尝疏荐称有物与民胞之量,体国经野之才。」
分類:
分划
国都
丈量
田野
创建
国家
治理
理国
国庆节
《漢語大詞典》:
天经地纬(天經地緯)
(1).语本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晋
左思
《魏都赋》
:“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
(2).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
:“ 后主 天经地纬、义冠人灵。”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
:“纵横图史,发天经地纬之藏;俯仰古今,期日就月将之益。”
分類:
天地
为法
法度
治理
天下
天地间
理所当然
无可非议
道理
《國語辭典》:
天经地义(天經地義)
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语本《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分類:
天地间
本当
不可
更改
道理
《國語辭典》:
研经铸史(研經鑄史)
拼音:
yán jīng zhù shǐ
精通经史,学问渊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分類:
精研
学问渊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