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5,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经围
经占
经兆
经甘
镜经
讲经文
可兰经
科经
元经秘旨
月经衣
月经带
月经布
猿经鸱顾
远来和尚好看经
饫经
《韵府拾遗 微韵》:经围(经围)
宋祁赋:侔江海之重润,乃据上游;法日月之经围,用张天纪。
《韵府拾遗 盐韵》:经占(经占)
魏书道武帝纪:天兴三年十有二月,时太史屡奏天文错乱,帝亲览经占,多云改王易政,故数革官号,欲消灾应变。
《分类字锦》:经兆(经兆)
周礼大卜: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郑注:颂谓繇也。三法体繇之数同,其名占异耳。百二十,每体十繇,体有五色,又重之以墨坼也。五色者,洪范所谓曰雨、曰济、曰圛、曰蟊、曰尅。贾疏云:经兆者,谓龟之正经。云体者,谓龟之金、木、水、火土五兆之体。云经兆之体,名体为经也。
分类:卜筮
《韵府拾遗 覃韵》:经甘(经甘)
抱朴子:余之乡里先德君子,其居重难,或病在衰老,于礼唯应缞麻在身,不成丧致毁者,皆过哀啜粥,口不经甘。
《分类字锦》:镜经(镜经)
南史徐文伯传:文伯字德秀,濮阳太守熙曾孙也。熙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瓠,𤬛,与之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生子秋夫,弥工其术,仕至射阳令。尝夜有鬼呻,声甚悽惨。秋夫问何须,荅言姓某,家在东阳,患腰痛死。虽为鬼,痛犹难忍,请疗之。秋夫曰。云何厝法。鬼请为刍人。案孔穴针之。秋夫如言。为灸四处。又针肩井三处。设祭埋之。明日见一人谢恩。忽然不见。当世伏其通灵。
分类:
《國語辭典》:讲经文(講經文)  拼音:jiǎng jīng wén
唐代俗讲的话本,大抵分散文和韵语二部分。内容多以敷演全经为主,摘述一段故事的较少。末尾总以「某某某某唱将来」的格式结尾。是俗讲话本的正宗。
《國語辭典》:可兰经(可蘭經)  拼音:kě lán jīng
回教典籍。三十卷,一一四章。回教徒认为它是真神阿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成书。要旨有三:信仰唯一的真神、穆氏为神所遣、主张宿命论。也译作「古兰经」。
《漢語大詞典》:科经(科經)
佛教语。谓法师按宗派的家法判析经典的内容体系和结构。《〈楞严经〉序》:“科经者,合理行为正宗,离正宗为五分。”
《漢語大詞典》:元经秘旨(元經秘旨)
微妙的道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雁岩仙女:“所説言语,都是元经秘旨,不能记忆。”
分類:微妙道理
《漢語大詞典》:月经衣(月經衣)
即月经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女月水附月经衣﹝附方﹞:“霍乱困篤:童女月经衣和血烧灰,酒服方寸匕。百方不瘥者用之。”参见“ 月经布 ”。
《漢語大詞典》:月经布(月經布)
妇女行经期所束之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女月水附月经衣﹝附方﹞:“女劳黄疸:气短声沉,用女人月经布和血衣烧灰,酒服方寸匕,一日再服,三日瘥。”
《國語辭典》:月经带(月經帶)  拼音:yuè jīng dài
从前妇女经期中所使用的带状物。也称为「月经布」。
《漢語大詞典》:月经布(月經布)
妇女行经期所束之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女月水附月经衣﹝附方﹞:“女劳黄疸:气短声沉,用女人月经布和血衣烧灰,酒服方寸匕,一日再服,三日瘥。”
《漢語大詞典》:猿经鸱顾(猿經鵄顧)
古代导引术之一。模仿猿、鵄的动作,活动肢体关节以养生。云笈七籤卷三二:“ 汉 时有道士 君倩 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分類:导引模仿
《漢語大詞典》:远来和尚好看经(遠來和尚好看經)
比喻外地来的人比当地人更为人器重。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近寺家人不重僧,远来和尚好看经。”《西游记》第七二回:“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漢語大詞典》:饫经(飫經)
犹饱经,经历很多。 明 李东阳 《送傅工部曰会督税荆州序》:“盖 曰会 博涉史籍,歷居曹署,飫经乎山川道路之远,财货出纳之弊,盘结乎胸中,欲一剸理之,而虑未有以遂其志也。”
分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