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微韵》:经围(经围)
宋祁赋:侔江海之重润,乃据上游;法日月之经围,用张天纪。
《韵府拾遗 盐韵》:经占(经占)
魏书道武帝纪:天兴三年十有二月,时太史屡奏天文错乱,帝亲览经占,多云改王易政,故数革官号,欲消灾应变。
《分类字锦》:经兆(经兆)
周礼大卜:其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郑注:颂谓繇也。三法体繇之数同,其名占异耳。百二十,每体十繇,体有五色,又重之以墨坼也。五色者,洪范所谓曰雨、曰济、曰圛、曰蟊、曰尅。贾疏云:经兆者,谓龟之正经。云体者,谓龟之金、木、水、火土五兆之体。云经兆之体,名体为经也。
分类:卜筮
《韵府拾遗 覃韵》:经甘(经甘)
抱朴子:余之乡里先德君子,其居重难,或病在衰老,于礼唯应缞麻在身,不成丧致毁者,皆过哀啜粥,口不经甘。
《分类字锦》:镜经(镜经)
南史徐文伯传:文伯字德秀,濮阳太守熙曾孙也。熙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瓠,𤬛,与之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精心学之,遂名震海内。生子秋夫,弥工其术,仕至射阳令。尝夜有鬼呻,声甚悽惨。秋夫问何须,荅言姓某,家在东阳,患腰痛死。虽为鬼,痛犹难忍,请疗之。秋夫曰。云何厝法。鬼请为刍人。案孔穴针之。秋夫如言。为灸四处。又针肩井三处。设祭埋之。明日见一人谢恩。忽然不见。当世伏其通灵。
分类:医
《漢語大詞典》:月经衣(月經衣)
即月经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女月水附月经衣》﹝附方﹞:“霍乱困篤:童女月经衣和血烧灰,酒服方寸匕。百方不瘥者用之。”参见“ 月经布 ”。
《漢語大詞典》:月经布(月經布)
妇女行经期所束之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女月水附月经衣》﹝附方﹞:“女劳黄疸:气短声沉,用女人月经布和血衣烧灰,酒服方寸匕,一日再服,三日瘥。”
《漢語大詞典》:月经布(月經布)
妇女行经期所束之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女月水附月经衣》﹝附方﹞:“女劳黄疸:气短声沉,用女人月经布和血衣烧灰,酒服方寸匕,一日再服,三日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