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国经,字九一,号印梁,福建漳州府漳浦县军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福建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刑部观政,本年授江西广信府兴安县知县,四年调分宜知县,本省同考。崇祯三年升南吏部文选司主事,四年升稽勋司郎中,六年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兵备罗定道。时流寇入境,土贼窃发。国经以峻法惧之,闻风屏息。重文教以育胶庠,旌节妇以维风化。治事有方,重文学,工诗书,主修《罗定州志》凡十卷,八年书成,今佚。八年迁分守海北道参政,士民为之建祠。崇祯九年(163年),海北道参政张国经与廉州知府郑抱素纂修《廉州府志》十四卷。十二年调广西苍梧道,十三年考察,降四川佥事,十六年考察。享年九十四。著有《南都草》、《岭表吟》。
卢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卢经(16世纪—17世纪),字得一,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卢经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福建乡试举人,到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在贵州主考乡试取录多位知名文人,升任御史巡按河南。当地的宗室莱阳王朱在錋以受献为名目,拘押一名儒生到府中刑讯;卢经一到任就公正裁决此案件,使朱在錋害怕,派长史求情但遭拒绝,不久他就因此事被谴责入狱。礼部侍郎陈子壮、刑科给事中李如璨都为他特疏申救,于是他遭戍边,很快获放归。隆武年间,他获起用为考功员外郎,七十九岁时去世。
吕一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吕一经,字子传,号非庵,直隶吴县籍,长洲县(今皆属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授工部虞衡司主事,调礼部祠祭司主事,升精膳司员外、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官至河南按察司提学佥事 。
史洪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洪谟(?—17世纪),字经三,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人,辽东都司广宁中屯卫官籍,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史洪谟原籍辽东,考中天启元年(1621年)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获授宜阳县知县,任内修葺城墙,贼不敢犯。因忤逆宦官,罢官回乡。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入侵六安,知州刚好外出,人心惶惶。众人以史洪谟世居边陲,了解兵事,又曾在宜阳抵抗盗贼,故守备拜谒,请求助守。史洪谟于是慷慨登城作战。流寇焚燬北门,几乎攻陷城池,他连忙请来乡人栾学博以强攻射击,箭无虚发下击退流寇。其后,历任镇江府推官,升浙江浙东副使,弘光时转任江西饶南九江佥事,随即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担任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宁绍台道,后事不详。
杨汝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汝经(?—1644年),字石夫,河南归德府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杨汝经原居林县,年幼孤贫移居睢州,依附许氏长大而改姓许。崇祯九年(1637年)中丙子科河南乡试第八名,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并复姓杨。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任山西井陉道兵备副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林日瑞战死,杨汝经升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到达林县时,得知北京失守,计划前往南京,至东明时,带领百多名壮士驱逐李自成任命的官员,但战败被擒。敌方多次诱降,被杨汝经斥骂,于是先杀害他的弟弟杨汝绣和族兄杨汝素要胁他,他始终不屈服,死于狱中。安宗朝追赠兵部尚书。

人物简介

维基
应廷吉(?—1645年),本名应明经,又名应聚奎、应喜臣,字棐臣,浙江宁波府慈溪县籍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应廷吉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授砀山县知县,后曾任监察御史,巡按福建。甲申变作,史可法在扬州督师,推荐应廷吉转任淮安府推官,与黄日芳、陆逊之、刘湘客、张襻、纪允明等在其幕下。不久,他主持礼贤馆事务。应廷吉精通天文,懂得勾股定理,史可法和其他官员商议屯田措施,打算让陆逊之驻守开封、归德;他驻守邳州、宿州。他说:「国家本来有屯驻军队,世代受业为家产,何来閒置田地驻扎?而且田地收获都给予官军,朝廷赋税又将从何而来?听说诸生有人愿意上缴一百头牛、五百石麦博取县令官职,这就是当面欺诈!」之后黄河戒严,史可法命秦士奇沿河堆土墩放炮架,应廷吉说:「这样没有用的,黄河沙土虚浮,水来就氾滥,何来安置炮架!」获得纠正。同年冬天,紫微垣星星黯淡,史可法夜在晚上找来他说:「垣星失去光芒怎办?」他回答:「只有上相星明亮。」可法悲伤地说:「辅弼星都黯淡,上相星可以独自生存吗?」不久左良玉带兵东下,弘光帝传召史可法,于是将军事交付给他。过了三天,应廷吉监督参将刘恒祚、游击孙桓、都司钱鼎新、于光前往泗州,经过淮安。盱眙沦陷,史可法回到扬州,立刻命他在浦口督饷,又令他率军回归扬州,守住南门;同时令他监督游击韩飞转移州的兵器、粮饷几十万。当晚应廷吉由城上缘索离去,第二天,扬州失陷,因此幸免于难。清军破南京后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经,号雷溪,四川成都府绵州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四川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钦授兵部武选司主事。
史弘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洪谟(?—17世纪),字经三,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人,辽东都司广宁中屯卫官籍,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史洪谟原籍辽东,考中天启元年(1621年)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获授宜阳县知县,任内修葺城墙,贼不敢犯。因忤逆宦官,罢官回乡。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入侵六安,知州刚好外出,人心惶惶。众人以史洪谟世居边陲,了解兵事,又曾在宜阳抵抗盗贼,故守备拜谒,请求助守。史洪谟于是慷慨登城作战。流寇焚燬北门,几乎攻陷城池,他连忙请来乡人栾学博以强攻射击,箭无虚发下击退流寇。其后,历任镇江府推官,升浙江浙东副使,弘光时转任江西饶南九江佥事,随即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担任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宁绍台道,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赵州人,字长德。崇祯中为光禄寺卿,与徐光启、李之藻及耶稣会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望、汤若望等修新法算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龙泉人,字六修,号云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时迁南都御史,丁忧去职。起复后闻北京为李自成所破,力主立福王。福王即位,进应天府丞,迁大理少卿,左佥都御史,命专督五城御史,察非常,清辇毂。寻为张拱日、朱国弼以他事劾罢。唐王召为吏部右侍郎。清军围赣州,王命维经为吏兵二部尚书,总督东南各省军务往援,城破,自焚死。
维基
郭维经(?—1646年),字六修,号云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龙泉县(今江西省遂川县)人。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郭维经中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1630年),任南京御史。建言力陈时弊。崇祯六年(1633年)得罪了权臣温体仁,罢官归乡。后来再被启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清军入关,他力主拥立福王朱由崧,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为弘光帝。他担任应天府丞,历任大理少卿、左佥都御史。巡视中城,专督五城御史。弘光元年(1645年),被张拱日、朱国弼弹劾归乡。隆武帝即位,召他为吏部右侍郎。隆武二年(1646年),晋升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总理湖广、江西、广东、浙江、福建军务,督师前往赣州。清军破城,他在嵯峨寺自焚而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卢经(16世纪—17世纪),字得一,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卢经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福建乡试举人,到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在贵州主考乡试取录多位知名文人,升任御史巡按河南。当地的宗室莱阳王朱在錋以受献为名目,拘押一名儒生到府中刑讯;卢经一到任就公正裁决此案件,使朱在錋害怕,派长史求情但遭拒绝,不久他就因此事被谴责入狱。礼部侍郎陈子壮、刑科给事中李如璨都为他特疏申救,于是他遭戍边,很快获放归。隆武年间,他获起用为考功员外郎,七十九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唐九经(?—17世纪),字敏一,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一作会稽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唐九经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顺天乡试第一百二十一名举人,到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获授长洲知县,有惠政名声;之后任职淮安推官,负责监督藩镇军事。隆武年间他担任天兴督学御史,和林必达主持天兴乡试。清朝时御史王应昌以督学八闽推荐唐九经,他推辞不赴任;同年饥荒,他倡议赈灾,救活不少人命。他同时擅长书画,所画的师子林藏石小楷,世人争相收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8—1668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闻喜人,字翼经,号象陆。顺治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进郎中,以明习法律见称。出任江西饶州知府,累擢至福建布政使。所至治狱以宽厚为主,修葺学宫书院,劝课农桑。
维基
翟凤(1612年—?),字翼经,号象陆,山西闻喜人,进士出身。
陈经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经文,字徵白,江西广昌人,赐同进士出身。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历官潮州府推官、潮州知府,免课税,大埔盗起,捐俸拒守全城,监军斩寇,卒于调任途中。
张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赞皇人,字政九。顺治五年拔贡生,授吉安府通判,官杭州知府。乞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