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49,分264页显示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221  222  223  224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讲经
谤佛经
鞞摩肃经
医喻经
藏经
石经山藏经
大藏总经目录
藏经纸
萨罗国经
稿干喻经
旧城喻经
旧杂譬喻经
瞿沙经
瞿枳罗经
俱枳罗陀罗尼经
讲经
【佛学大辞典】
(杂语)讲说经典也。僧之讲经,始见于晋书。鸠摩罗什讲经于草堂寺是也(职位)。(参见:僧录司)
谤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有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为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悉地,因而于佛法生疑惑,舍戒还家,作鄙劣之行。时阿阇世王设大施,十大菩萨在其会座,不畏行菩萨请问佛以十大菩萨之事。佛为明过去世谤佛之因缘,且说恶业消灭之陀罗尼。
鞞摩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即中阿含之鞞摩那修经也。(参见:鞞摩那修)。
鞞摩那修
【佛学大辞典】
(人名)巴Vekhanasa,外道名。佛为说法,悟道出家。中阿含鞞摩那修经是也。
医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医喻经,宋施护译,一卷。以医有四法譬佛法有四谛法。
藏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隋书经籍志记梁武帝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按此是佛经有藏之始。南史姚察传遂有读一藏经之说。开元释经录。列五千四十八卷。其后宋元明日本高丽公私刻板多至二十馀副。然存者无多。略举存者:则一为高丽本,六千四百六十七卷,此本最古。一为宋本,五千七百十四卷。一为元本,五千三百九十七卷。日本天海僧正,由南宋藏翻刻六百六十五帙。一为明本,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明万历年间密藏禅师,依当时北藏(当时明有南北二藏)初刻缀本者。日本黄檗山翻刻之。清代重刻明本,且刊行绩藏九十函又续藏三十函。日本弘教书院根据丽藏,校合天海本,元藏,铁眼本,增以其国古钞本,出缩印藏经四十帙,千九百十六部,八千五百三十四卷。其后藏经书院,又由铁眼本,刊行卐字藏经千六百六十八部,及引续续藏经千七百五十七部。最近频伽精舍主人罗诗氏,据弘教本,略加增减,益以清刊龙藏及乾隆续藏千一百二十七卷。刊行藏经四十帙,四百十四册,凡一千九百十六部,八千四百十六卷。馀(参见:一切经)
【佛学常见辞汇】
搜集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及历代后贤的著作,聚集在一处,好像佛经的库藏一样,所以叫做藏经。
石经山藏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积于此山。至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一部。静琬没后,其弟子处刊造馀部,历辽金,始完一大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三。洞键以石门穴镇以浮图。自来兵燹不之及。见人海记上。
大藏总经目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尝见行脚禅和。佩带小摺经目。奉为法宝。阅其名目卷数。与藏内多不相符。欲究其根源而未得也。一日检西游记。见有唐僧取经目次。即此摺所由来矣。按西游记系邱长春借唐僧取经名相。演道家修炼内丹之术。其于经卷数目。不过借以表五千四十八黄道耳。所以任意摭拾。全未考核也。乃后人不察,以此为实。居然钞出刊行。广宣流布。虽禅林修士。亦莫辨其真伪。良可浩欢。馀既知其源流。遂记之以告夫来者。见等不等观杂录。
藏经纸
【佛学大辞典】
(物名)海监金粟寺。为唐宋以来古刹。有藏经千轴。用硬黄茧祇书之。纸背每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纸上间有元丰年号。知为宋时物也。见金粟笺说。此纸本有黄白两种。今仿造为笺对斗方等用。惟黄色斑驳者。名为藏经笺。
萨罗国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
稿干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苏婆呼童子经上曰:「譬如有人耕田种稻,唯求子实,不望稿干。子实成熟,收获子已,稿干不求,而自然得。行者欲得菩提种子功德,不为世乐,求无上菩提,以喻其实。诸馀世乐,况喻草干不求自得。」智度论八十七曰:「譬如人为谷故种禾,而稿草自至。」稿干喻经者,从此等所说而立其名者,此例颇多。
旧城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或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达旧城,因以为经名。
旧杂譬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吴康僧会译。集种种之譬喻者。对于后汉译而曰旧。
瞿沙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瞿沙此云妙音,人名也,从人名经也。」
瞿枳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俱枳罗陀罗尼经之异名。
俱枳罗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对阿难说之。俱枳罗为陀罗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