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00,分154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大乘妙经
大乘方等经典
大乘金刚理趣经
大般若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般涅槃经论
大般涅槃经疏
大般泥洹经
大般舟三昧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准提经
大唐众经音义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类词典(续上)
大乘戒经大乘妙经
大乘方等经典
大乘金刚理趣经
大般若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般涅槃经论
大般涅槃经疏
大般泥洹经
大般舟三昧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准提经
大唐众经音义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乘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说大略之略戒。不别说戒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说大略之略戒。不别说戒相。
大乘妙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也。
(经名)法华经也。
大乘方等经典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诸大乘经也。方等为大乘经方正之通名。言其所说之理方正平等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术语)谓诸大乘经也。方等为大乘经方正之通名。言其所说之理方正平等也。观无量寿经曰:「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大乘金刚理趣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之异名。
(经名)大乘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之异名。
大般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经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大般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略称为涅槃经。有大乘小乘之二经。小乘之大般涅槃经三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经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经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昙无忏译称为北本涅槃。分十三品。二三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为南本涅槃。天台章安依此经作疏。
(经名)常略称为涅槃经。有大乘小乘之二经。小乘之大般涅槃经三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经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经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经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昙无忏译称为北本涅槃。分十三品。二三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为南本涅槃。天台章安依此经作疏。
大般涅槃经后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又曰后分涅槃。二卷,唐若那跋陀罗译。说涅槃之后佛现神变,及荼毗分舍利等。即大乘之大般涅槃经后分也。
(经名)又曰后分涅槃。二卷,唐若那跋陀罗译。说涅槃之后佛现神变,及荼毗分舍利等。即大乘之大般涅槃经后分也。
大般涅槃经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达磨菩萨译。释大涅槃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达磨菩萨译。释大涅槃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
大般涅槃经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三卷,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及玄义二卷,隋灌顶撰。
(书名)三十三卷,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及玄义二卷,隋灌顶撰。
大般泥洹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六卷,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分,唯有十八品。泥洹与涅槃同,般为梵语,有入之义。为佛入涅槃夕所说之经。故名。
(经名)六卷,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分,唯有十八品。泥洹与涅槃同,般为梵语,有入之义。为佛入涅槃夕所说之经。故名。
大般舟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支娄迦谶译之三卷,般舟三昧经也。
(经名)支娄迦谶译之三卷,般舟三昧经也。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略称为大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缩印揭于目录之首,及十六会有各沙门玄别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一万三百三十一纸。大唐三藏玄奘于玉华寺译。」Maha%pra%jn^a%pa%ramita%。
(经名)常略称为大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三藏圣教记。」(缩印揭于目录之首,及十六会有各沙门玄别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一万三百三十一纸。大唐三藏玄奘于玉华寺译。」Maha%pra%jn^a%pa%ramita%。
大准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之略名。
大唐众经音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切经音义之异名。
(书名)一切经音义之异名。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参见:拈花微笑)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参见: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
【佛学大辞典】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
(传说)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誇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见:金色波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