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隋文·卷三十五
法经,开皇中翻译沙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5—677 【介绍】: 唐贝州武城人,字稚圭。太宗贞观初举明经,补并州参军。累迁水部员外郎。高宗乾封三年,迁东台侍郎,兼知左史事。咸亨三年,改授黄门侍郎,兼大理卿。不旬日推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卒谥懿。四子官皆至三品,时号“万石张家”。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文瓘。贝州武城人。贞观初举明经。累迁水部员外郎。出为云阳令。龙朔中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迁大理卿。上元二年拜侍中兼太子宾客。仪凤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幽州都督。谥曰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河间人。见闻广博,善文辞。历仕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有《酬德传》、《诸刘谱》、《四声指归》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约。绛州闻喜人。幼以荫补宏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仪凤中。以才备文武。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行军大总管。讨伏念。以功封闻喜县公。永淳元年卒。年六十四。赠幽州都督。谥曰献。中宗立。再赠扬州大都督。
王德表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0—699 【介绍】: 唐绛州人,字文甫。太宗贞观十四年,以明经登第。累迁蜀王府参军。高宗时,历洛川主簿及新乐、乐寿二县丞。麟德间,为伐高丽之唐军监运粮草。后历端氏、汾川、鲁城、文安四县令。曾注《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撰《春秋异同驳议》,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0—700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字怀英。狄知逊子。举明经。为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迁侍御史。历宁州、豫州刺史。所至皆有政绩。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出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等职,率军追击突厥兵。入为内史。封燕国公。卒谥文惠。追封梁国公。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0—700 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举明经,授汴州判佐,转并州法曹参军。高宗仪凤中,为大理丞。迁侍御史,度支郎中,出为宁州刺史。武后时,入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左授复州刺史,徙洛州司马。天授二年(691),拜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贬彭泽令。征为魏州刺史,转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入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拜纳言。圣历初,为河北道元帅,还授内史。三年(700)卒,赠文昌右相,谥文惠。中宗追赠司空,睿宗追封梁国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仁杰善举贤才,能诗文。《新唐书·艺文志》录有《家范》1卷、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举明经。授汴州判佐。天授二年累迁至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来俊臣诬搆下狱。免死贬彭泽令。神功元年擢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武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仁杰切谏。请立庐陵王。后感悟。卒复唐嗣。寻拜纳言兼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圣历三年卒。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中宗反正。追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汝南人,字允心,号云峰。年十五,擢明经。代陈元光领泉潮,曾平寇乱。表建漳州,置堡三十六所,岭海因此安宁。官至泉潮团练副使、宣威将军。博学工诗文,军政之暇,未尝释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汝南(今河南平舆北)。高宗时,为岭南行军总督陈元光副使,先后历参军、宣威将军。博学能文。《全唐诗》存其《和陈元光平潮寇诗》1首。
孟玄一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7—693 【介绍】: 唐琅邪平昌人,字味真。弱冠明经登第,累迁万年丞。曾从裴行俭用兵北边。归授雍州司兵参军,寻转栎阳令,迁凉州司马、绵州长史。官至渭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8—706 【介绍】: 唐博陵安平人,本名晔。高宗龙朔中举明经。武周长安元年为天官侍郎,四年迁凤阁侍郎。宋璟劾张昌宗不轨事,玄炜颇助璟,以诛二张功,为中书令。俄拜博陵郡王,罢政事。后贬谪古州,道病卒。谥文献。有《文馆词林策》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或641—702 【介绍】: 唐河南偃师人,名弘敏,以字行。擢明经第。授蒲州司法参军,为政宽仁,终代不辱一人,累进司刑丞。武则天时,酷吏构陷无辜,公卿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犯颜累谏,以是重辟尝得减死,天下称为仁人。历迁秋官郎中、司刑少卿。为狱持平守正,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帝以此重之。官终司仆少卿。卒,追谥忠正。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三
有功名宏敏。避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举明经。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武后朝累转司刑少卿。改司仆。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赠司刑卿。中宗立。加赠越州都督。
康希诜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715 【介绍】: 唐人,字南金。年十四明经登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转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拜洛州河清令。历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714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举明经第。累除雍州司马。宰相苏良嗣荐于武则天,历迁德、郑二州刺史,政尚清严,吏民尊畏。久视元年,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知纳言事。时张易之等宠横,安石数折辱之,廷臣目之真宰相。中宗神龙元年,罢相,俄迁中书令,封郧国公。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拒不往。复罢政事,留守东都。后以事累贬沔州别驾,发愤卒。玄宗天宝初追谥文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14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举明经,授乾封尉。历雍州司兵参军、膳部员外郎、文昌令、雍州司马,并、德、郑三州刺史。久视(700)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数折辱张易之、武三思,出为扬州长史。中宗神龙初(705),征拜刑部尚书,转吏部尚书,复同三品,迁中书令,封郧国公,为侍中。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公,复为侍中、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出为蒲州刺史,转青州刺史。二年贬为沔州别驾,愤激而卒。后谥文贞。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96 【介绍】: 唐赵州柏人人,一说滑州匡城人。举明经,补许州司功。博学晓音律,兼善阴阳推算之术。与刘献臣、徐昭同为弘文馆学士中“三少”。高宗奇其才,征拜司礼丞,掌五礼仪注,加中散大夫,封常山子。又拜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后被来俊臣陷,流岭南。暴卒。谥昭。有《续画品录》等。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
嗣真字承冑。赵州柏人人。中明经。累调许州司功参军。直宏文馆。永昌初以御史中丞出为潞州刺史。来俊臣诬以谋反。流藤州。卒赠济州刺史。谥曰昭。神龙初追赠御史大夫。
僧慧智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梵人,兼通梵华语。时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慧智为證。于洛阳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后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父印土婆罗门也。东游生智。少慕出俗。从长年婆罗门僧为弟子。善天竺书语。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有所翻译。皆召證文。兼度语。长寿二年。智于东都佛授记寺。出观世音颂一卷。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慧智。其父印度人。婆罗门种。因使游此方。而生于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天皇时从长年婆罗门僧。奉敕度为弟子。本既梵人善闲天竺书语。生于唐国复练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智为證。兼令度语。后至长寿二年癸巳。智于东都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不详所终。有沙门明佺者。不知何许人。出家隶业悉在佛授记寺。尤善毗尼兼闲经论。天册万岁元年。敕令刊定经目。佺所专纂录。编次持疑。更与翻经大德二十馀人。同共参正。号曰大周经录焉。智升云。虽云刊定繁秽尤多。徒见流行。寔难凭准。盖此录支经别品杂沓不伦。致为升公之所黜矣。
韦叔夏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7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韦安石兄。擢明经第。精通《三礼》。高宗调露时,累拜太常博士。帝卒,山陵旧仪多废缺,叔夏与贾大隐、裴守真等草创撰定,进春官员外郎。武则天享明堂,凡所沿改,皆叔夏等所裁讨,每立一议,众咨服之。历迁成均司业、春官侍郎。中宗复位,转太常少卿。官终国子祭酒。有《五礼要记》。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九
叔夏。宰相安石兄。举明经。调露时累除太常博士。长安中累擢春官侍郎。转太常少卿。进银青光禄大夫。拜国子祭酒。封沛郡公。卒年七十馀。赠兖州都督修文馆学士。谥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