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江绍杰(1877年—1932年)字汉珊,号季英,一号梦蘅,安徽宁国府旌德人。江绍杰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历任吏部学治馆教习,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江苏高等检察厅检察长,苏州府知府。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江苏苏州民政长,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政治会议议员,参议院议员。1914年任肃政厅肃政史。1925年3月至7月,任安徽芜湖道道尹。同年10月,调任安徽安庆道道尹,1927年去职。
周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典(1879年12月3日—20世纪—1930年代后),字绍闻,直隶省大兴县人,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美国费城宾州大学毕业,商科进士。
王焕文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焕文(1882年—?),字绍文,江西东乡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医生。清朝光绪8年(1882年),王焕文出生。光绪28年6月(1902年),作为江西官费生到日本留学。日本明治37年(1904年)入东京药学专门学校(今东京药科大学的前身),明治40年1月(光绪33年,1907年)毕业。随即作为选科生入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药科学习,修制药化学和药物分析专业,师从日本药学会会长、医化学教室教授长井长义博士。同年11月,经长井长义介绍,王焕文成为日本药学会的正式会员。王焕文准备在中国留学生中创办药学会,获得了东京帝国大学及东京周边地区的学校如东京药学专门学校、千叶医科大学的药科留学生的支持。1907年秋,王焕文作为召集人酝酿创建中国药学会。光绪34 年(1908年)夏,王焕文归国探亲,转赴北京郊区采集矿物“硵子”(即碳酸钠)及药用真菌“茯苓”标本。同年秋,经一年多筹备后,王焕文向27位创会成员发出邀请,在东京水道桥明乐园(疑为“后乐园”之误)的一家中华料理店召开了中华药学会(中国药学会的前身)成立大会。27位创始会员中,与会者有20位,其余7位未能到会。会上,王焕文当选该会第一任会长。当时,王焕文仍为东京帝国大学医化学教室选科生,但最晚在11月已经转居东京本乡区森川新坂町1丁目374番地。明治42年(1909年)1月16日,王焕文在日本药学会每月例会上口头发表了学术论文《关于中国北部产天然碳酸钠》。这应当是中国学者最早发表的中药科研成果。该文后来以《关于中国产天然碳酸钠》为题,刊登于1909年10月26日出版的日本《药学杂志》第332号。同年4月10日至11日,王焕文出席了第29届日本药学会年会,11日在学术演说会上口头发表了学术论文《茯苓的化学分析》论文。该文后来以《关于茯苓的成分》为题刊登在1909年5月26日出版的日本《药学杂志》第327号,这是中国学者最早正式发表的中药科研论文。留学结业后,明治42年(宣统元年,1909年)5月王焕文归国,获清政府颁发留学证书“东字第316号”(加编考字第29号)。同年7月,他向日本药学会报告的在中国的通讯地址为北京顺治门内西单牌楼旧刑部街江右王宅,到1922年他一直住在这里。民国9年(1920年),王焕文任北洋政府内务部北京卫生试验所所长,并且在该所举办的第4届中华药学会年会上再度当选为第四任会长。1923年,他迁居北京顺治门外魏染胡同31号。民国15年(1926年)11月7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中华药学会年会上,王焕文当选中华药学会北京评议员。1930年,任天津市卫生局技正。1935年后,任天津市政府秘书。1940年代退休,返回北平魏染胡同31号居住。
仇元璹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仇元璹(1883年—1943年),字绍楼,山西省曲沃县人,毕业于山西西学专斋法律专门科,宣统三年进士。其孙仇钧(仇小豹)是著名相声、喜剧演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5—1905 【介绍】: 清末四川巴县人,原名绍陶,字蔚丹,一作威丹。在重庆从日本人学英、日语。光绪二十七年,至上海。次年,留学日本,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二十九年回上海,入爱国学社,撰《革命军》一书鼓吹革命,主张推翻清朝,建中华共和国。章太炎为之作序,并于《苏报》著文推荐。“苏报案”发,自行赴巡捕房投案,与太炎在会审公廨坚持斗争,轰动一时。后被判徒刑二年,瘐死狱中。
饶国梁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8—1911 【介绍】: 清末四川大足人,字作霖,一字绍峰。陆军速成学校毕业,曾入新军为见习官。后至上海,任中国公学舍监。旋赴香港,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参加广州起义,率敢死队,于莲塘街阻击清军巡防营,以众寡不敌撤退,误入敌营,被捕遇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简介

简介
徐桢立(1890-1952),字庚甫,号绍周,又号馀习居士,曾得秦权,故其书室名曰“宝权宝”,湖南长沙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词人、书画家。家世以科第阀阅名于世,祖父棻,字芸渠,道光翰林,为岳麓书院山长逾二十年;伯父树铭,字寿蘅,亦道光翰林,官至尚书;父树钧,字叔鸿,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而名其书室“宝鸭斋”,咸丰举人,光绪初官户部,旋侍御史,外放为广西、安徽道台,署理江南布政使,工书法,精鉴赏,著有《宝鸭斋集》、《宝鸭斋题跋》、《宝鸭斋法帖》、《宝鸭斋金石拓存》等,有子七人,徐桢立行六,故人皆称之为徐六先生。其聪颖绝伦,学识渊博,以书画名于时,善为诗词骈赋,旁逮篆刻,无不精能。抗日战争时避寇湘南,曾以土产芦苇代笔,书擘窠大字,气势磅礴;又以蔗余作画,别饶意境,有脱去笔墨畦町之妙。平生治学严谨,通经史子集及古文字学,尤深研宋明儒先理性之学,博观约取,以蕺山刘氏为归。曾教授于湖南大学中文系,讲授词章理学,多士翕然宗之。抗战胜利后,湖南省筹修省志,成立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被聘为委员,分掌文史考古工作,建国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及湖南省政府参事兼湖南省文史馆馆员。著有《馀习盦稿》《馀习盦楷则》《九疑木石吟》《丽辞景旧》等,又主修《宁远县志》《道县县志》。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郭绍虞(1893-1984) 原名郭希玢。苏州人。中学未毕业,自学创作与学术。1919年到北京为《晨报副刊》撰稿,并在北大旁听,加入新潮社。1921年和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从事新诗、散文创作。主攻古代文学批评史。解放后任同济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复旦文学研究室主任、《上海文学》编委等职。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沧浪诗话校释》、《诗品集解》、《续诗品注》、《宋诗话辑佚》、《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中国历代文论选》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绍钧,字秉臣。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有《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叶圣陶诗词选注》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阮退之(1897~1979),原名阮绍元,广东省阳江市城西区阮塱新村人。1923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文史系。青年时投身革命运动,为阳江早期共产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中央党部青年部干事、代理秘书。先后担任中山大学附中、广雅中学、广东省立第二中学等校学监,广东省肇庆中学(省第七中学)校长,暨南大学诗学教授。有《阮退之诗词集》、《阮退之诗选》、《阮退之自书诗》、《阮退之草书册》等出版行世,人称“章草专家”、“南国诗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梅绍农,1903-1992,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镇人。原名宗黄,号南村,笔名梅逸,晚年自称白沙老人。1923年入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1927年离校任宜良中学、南菁学校、昆华工校教师,文教视察员,省立武定中学校长,省教育厅秘书等职。解放后,任禄劝临时人民政府秘书,当选为县州两级人民代表。1957年组建禄劝文化图书馆并任馆长。1972年退休,1984年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连任三届。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云南诗词学会顾问,昆明金碧诗社名誉社长,云南东川市春蚕诗社顾问、政协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委顾问。有《还我斋诗存》、《醉红楼词存》。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周绍九(1909-?) 名基成,以字行,上海南汇人。曾任教。少从上海大同大学朱香晚受经史音韵之学,五十后问词于王沧叟、龙榆生、唐圭璋、王季思等。有《陈维崧选集》、《云西书屋词剩》。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佟绍弼(1911—1969),原名立勋,字绍弼,号腊斋。广州市人。曾任勷勤大学、广东大学、国民大学、广州大学教授。有《腊斋吟草》。诗二千余篇,已佚。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辑得百数十首,刊于广州诗社丛书。
孙绍振 朝代:当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孙绍振(1936-),祖籍福建长乐,先后就读于青浦朱家角珠溪一中心,青浦城厢二中心。1952年毕业于青浦初级中学,196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华侨大学中文系。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并为翻译系讲课。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论变异》、《幽默五十法》、《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散文选》等。《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人物简介

中国对联甘棠奖
王绍伟,山东枣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