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丽彩(麗綵)
绚丽的丝织物。 唐 阎楚封 《临风舒锦赋》:“风嚮清韵,锦明色丝。閲攒花之丽綵,当偃草之惊时。”
分類:绚丽织物
《國語辭典》:段子  拼音:duàn zi
1.北方许多曲种如各种大鼓、相声、评书等可以一次表演完的节目称为「段子」。也称为「段儿话」。
2.质地较厚,一面平滑有光彩的丝织品。《水浒传》第二回:「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个筵席送行。托出一盘,两个段子,一百两花银谢师。」也作「段头」、「缎子」。
《國語辭典》:细布(細布)  拼音:xì bù
纺织的针数较多、组织较密的布。
《國語辭典》:丝布(絲布)  拼音:sī bù
1.丝织品和布。古代的布用麻、葛等纤维纺织而成。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妇女饰微治细以成文章,极伎尽巧,则丝布不足衣也。」
2.以蚕丝、麻与葛混织而成的布料。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奉敕垂赐杂色丝布绵绢等三十段,银钱二百文。」
3.用纱线为经、丝线为纬所织成的布,产于吴江县盛泽镇。也称为「洋棉绸」。
4.由日本输入的柳条纹布。
《漢語大詞典》:织金(織金)
用金丝织出图案的珍贵织物。古代多用作朝服。《元典章·工部一·杂造》:“民间製造销金、织金及打造金箔,并行禁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叛贼·武定府改流:“万里来归,诚可嘉尚,可特授中顺大夫 武定 军民府知府,并赐朝服、织金衣、纱帽、金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赐衣:“ 永乐 中,赐内阁七人二品织金紵丝衣。”
《漢語大詞典》:丝帛(絲帛)
丝与丝织物的总称。周礼·天官·染人:“染人掌染丝帛。” 孙诒让 正义:“未织者为丝,已织者为帛。”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眼蜂:“ 开元 中,春末两市多白眼蜂如山,市人以此卜丝帛之丰歉。”
分類:丝帛织物
《漢語大詞典》:絺纻(絺紵)
麻织物;细葛布。书·禹贡:“厥贡漆、枲、絺紵。”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赐之骏马十六,絺紵三十篋。” 郭璞 注:“絺紵,葛精者。” 唐 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於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每至和糴之时,多支絺紵充直,穷边寒沍,不任衣裘,絶野萧条,无所货鬻。”
《漢語大詞典》:丝罗(絲羅)
丝织物名。质地轻软,经纬组织呈椒眼纹,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融融的灯光,映着丝罗的帷幕。”
《漢語大詞典》:缇缃(緹緗)
赤黄色和浅黄色的丝织物。古时常用以作书套或书衣,亦因以指书籍。 隋 江总 《芳林园天渊池铭》:“尚復著在吟咏,缄彼緹緗。”
《國語辭典》:丝带(絲帶)  拼音:sī dài
以丝织成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花彩
每隔一定距离系住的一条下垂织物,形成一系列优美的半圆环。例如:拱门上用的带流苏的缎子花彩。
《漢語大詞典》:霜罗(霜羅)
白色丝织物。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霜罗曳曳,云锦披披。” 宋 范成大 《绿萼梅》诗:“朝罢 东皇 放玉鸞,霜罗薄袖緑裙单。”
《漢語大詞典》:花纱(花紗)
(1).织有花纹的经纬密度较稀而质薄的一种织物。古代多以丝为之。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宋史·食货志上三:“ 天圣 中,詔减 两蜀 岁输锦綺、鹿胎、透背、欹正之半,罢作綾花纱。 明道 中,又减 两蜀 岁输锦綺、綾罗、透背、花纱三之二,命改织紬、绢以助军。”金史·舆服志中:“ 大定 十三年,太常寺拟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师号、并良閒官八品以上,许服花纱綾罗丝紬。”
(2).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茅盾 《子夜》二:“‘标金’、‘大条银’、‘花纱’、‘几两几钱’的声浪,震得人耳聋。”
《漢語大詞典》:山罽
山民用毛制作的毡毯一类的织物。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元 倪瓒 《次韵曹都水》:“萧闈馆里挑灯宿,山罽重敷六尺牀。” 明 贝琼 《郑宪卿省郎织毯松江还诗以送之》:“峒人不用夸山罽,朝士何须惜地衣。”
《漢語大詞典》:绸绢(綢絹)
绸与绢。泛指丝织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将金银首饰总置一处,绸绢衣服总置一处。”
分類: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