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
词典
2
分类词汇
4
词典
细辛
獐耳细辛
分类词汇
细条
通关散
敷于散
绿须姜
《國語辭典》:
细辛(細辛)
拼音:
xì xīn
植物名。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山野阴湿处,根茎直立或横走。叶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尖锐。花紫黑色,花被筒钟状,裂片一轮。根茎有辛味,可以入药。也称为「小辛」、「少辛」。
分類:
细辛
草名
《漢語大詞典》:
獐耳细辛(獐耳細辛)
药草名。即及己。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草二·及己
》
:“及己名义未详。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名獐耳细辛。”参见“ 及己 ”。
分類:
药草
药草名
《漢語大詞典》:
及己
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草二
》
。
分類:
植物
植物名
二月
开白
白花
后方
《漢語大詞典》:
细条(細條)
(1).细辛。
《
广雅·释草
》
:“细条,细辛也。”
(2).细小的枝条。 南朝 梁
庾肩吾
《同萧左丞咏摘梅花诗》
:“折花牵短树,攀丛入细条。” 元 方干
《叙雪献员外》
诗:“风柳细条粘不得,春溪緑色蔽应难。”
(3).指支流。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颂赞
》
:“发源虽远,而致用盖寡,大抵所归,其颂家之细条乎?”
分類:
细条
细小
细辛
支流
枝条
《漢語大詞典》:
通关散(通關散)
中成药名。由细辛、皂角制成。近代加入麝香、薄荷,可吹鼻,能取嚏开窍。适用于昏厥、牙关紧闭、痰涎壅塞,及中暑闷闭、昏迷等症。
《
儿女英雄传
》
第六回:“你道这铜旋子怎的就能治昏迷不省呢?果然这样,那点苏合丸、闻通关散、薰草纸、打醋炭这些方法都用不着。”参阅 明 方广
《丹溪心法附馀》
。
分類:
中成
中成药名
成药
药名
细辛
加入
麝香
薄荷
近现代
《漢語大詞典》:
敷于散
魏 晋 时期中药名。相传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调和而成。 南朝 梁
宗懔
《
荆楚岁时记
》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南朝 梁
宗懔
《
荆楚岁时记
》
:“敷于散出 葛洪
《炼化篇》
。方:用柏子人、麻人、细辛、乾薑、附子等分为散,井华水服之。”
分類:
期中
中药
药名
细辛
附子
调和
《漢語大詞典》:
绿须姜(緑鬚姜)
中药材细辛之别名。见 宋 陶穀
《
清异录·药谱
》
。
分類:
中药
药材
细辛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