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琐末(瑣末)
(1).细微。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顾 培庚 之时,学风至异,得一二琐末之事实,輒视为大法之前因。”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屈原 ﹞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2).指细微之事。 吴稚晖 《上海苏报案纪事》:“ 蔡孑民 闻余説得太毛细,即怒而起曰:‘何至争及琐末,不成説话。’”
分類:细微
《漢語大詞典》:豪忽
(1).猛烈急骤。 宋 欧阳修 《喜雪示徐生》诗:“寒风借天势,豪忽肆陵轢。”
(2).细微;丝毫。豪,通“ 毫 ”。 章炳麟 《论汉字统一会》:“如执左券,以合右方之契,虽更千载,而豪忽未尝相左。”
《國語辭典》:小末  拼音:xiǎo mò
1.细小而卑微的。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一折:「嫂嫂你是个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元。朱庭玉〈梁州第七。腹内包藏锦绣套。么〉:「虽是个女流辈,然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
2.在戏剧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唤小末科云)春郎孩儿,你近前来,我有句话与你说。」也称为「小末尼」。
《漢語大詞典》:纤须(纖須)
少许;细微。《元典章·户部二·祇应》:“出使人员驱驰终日,其给经过宿顿去处,除依例应副米麪肉货外,必用纤须盐酱。”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三折:“银丝界破波文緑,可怎生浮蝣儿不动纤须。”
分類:少许细微
《漢語大詞典》:孅介
细微。汉书·王吉传:“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於以上闻,非饗国之福也。”汉书·楚孝王刘嚣传:“ 楚王嚣 素行孝顺仁慈,之国以来二十餘年,孅介之过未尝闻,朕甚嘉之。”
分類:细微
《漢語大詞典》:纱纱(紗紗)
细微。 汉 扬雄 《太玄·坚》:“韯螮纱纱,县于九州。” 范望 注:“韯德者德轻如毛,民鲜能举之,故言纱纱也。”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纱与眇同。”
《国语辞典》:针尖儿(针尖儿)  拼音:zhēn jiān ér
比喻细微。如:「针尖儿般的小事也介意,真不大方。」
分类:细微
《漢語大詞典》:涓缕(涓縷)
比喻细微。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而 朱公 一儒生,以区区辩给,欲整其乱,祗自取辱焉。涓缕未申,勍敌已至。”
分類:细微
《國語辭典》:一线(一線)  拼音:yī xiàn
1.比喻极为细微。如:「一线希望」。《文明小史》第五回:「至于拿到的人,但有一线可以开脱他们的地方,我没有不竭力的替他们开脱。」
2.一根线。比喻微小的凑合。如:「千里姻缘一线牵」。
3.直接与敌人交战的地方。如:「第一线」。
《國語辭典》:须眉(須眉)  拼音:xū méi
胡须和眉毛。《汉书。卷六六。蔡义传》:「义为丞相时,年八十馀,短小无须眉,貌似老妪,行步俛偻,常两吏扶夹,乃能行。」也作「须眉」。
《國語辭典》:须眉(鬚眉)  拼音:xū méi
1.胡须和眉毛。《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风冷须眉透骨寒,人在水晶宫里。」也作「须眉」。
2.比喻成年男子。明。凌濛初《红拂记》第四出:「枉须眉不识人,却被俺女娘们笑破口。」《红楼梦》第一回:「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
《漢語大詞典》:须麋(鬚麋)
见“ 须眉 ”。
见“ 鬚眉 ”。
《國語辭典》:丝丝(絲絲)  拼音:sī sī
形容极细。宋。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一○首之八:「丝丝红萼弄春柔,不似疏梅只惯愁。」
《國語辭典》:微言  拼音:wéi yán
1.精妙的言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唐。李白〈别韦少府〉诗:「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2.隐微讽谏的言辞。《宋书。卷六九。范晔传》:「熙先素有等嘧,尽心事之,晔遂相与异常,申莫逆之好,始以微言动晔,晔不回,熙先乃极辞譬说。」
《國語辭典》:毫发(毫髮)  拼音:háo fǎ
毫毛及头发。比喻极少的数量。汉。王充《论衡。齐世》:「方今圣明,承光武,袭孝明,有浸酆溢美之化,无细小毫发之亏。」《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昨日曹军入城,我等皆以为必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
《國語辭典》:秋毫  拼音:qiū háo
鸟兽在秋天所生的细毛。后比喻微细的事物。《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传令,救火安民,秋毫不许惊动。」
《國語辭典》:毫端  拼音:háo duān
1.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微小的部分。《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词:「漱冰濯雪,眇万里一毫端。」
2.笔端、笔下。宋。韩琦〈观胡九龄员外画牛〉诗:「采摭诸家百馀状,毫端古意多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