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连纸(連紙)
(1).接纸,附纸。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聪敏》:“ 琰之 出问户佐曰:‘文案几何?’对曰:‘急者二百餘道。’ 琰之 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令五六人供研墨点笔。”
(2).“ 连史纸 ”的省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共用白连纸四万五千二十三张。” 清 蒲松龄 《增补幸云曲》第八回:“休説做衣服,你买几张刚连纸来也不勾糊一身衣服的。” 叶灵凤 《能不忆江南·家乡的吉庆剪纸》:“再有一种则是用白连纸剪成,再用红纸衬托。”
(3).蚕种纸。 清 蒲松龄 《农桑经·蚕经·种变》:“桑叶生时,辰巳间於瓮内取出连纸,舒卷提掇。”
(2).“ 连史纸 ”的省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共用白连纸四万五千二十三张。” 清 蒲松龄 《增补幸云曲》第八回:“休説做衣服,你买几张刚连纸来也不勾糊一身衣服的。” 叶灵凤 《能不忆江南·家乡的吉庆剪纸》:“再有一种则是用白连纸剪成,再用红纸衬托。”
(3).蚕种纸。 清 蒲松龄 《农桑经·蚕经·种变》:“桑叶生时,辰巳间於瓮内取出连纸,舒卷提掇。”
《骈字类编》:五纸(五纸)
历代名画记论见三纸下
《骈字类编》:纸色(纸色)
笔记古人写书尽用黄纸故谓之黄卷颜之推曰读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雌黄与纸色类故用之以灭误今人用白纸而好事者多用雌黄灭误殊不相类
《韵府拾遗 纸韵》:扑纸(扑纸)
范俊诗时有飞虫扑纸声
《漢語大詞典》:纸衣(紙衣)
(1).纸制的衣服。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纸谱》:“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口衣者也。然服甚煖,衣者不出十年,面黄而气促,絶嗜慾之虑,且不宜浴,盖外风不入而内气不出也。亦尝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水,令热熟阴乾,用箭干横卷而顺蹙之……近士大夫征行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沍之际焉。”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五丈观音》:“ 转智 不御烟火,止食芹蓼;不衣丝棉,常服纸衣,号 纸衣和尚 。”
(2).古代的一种纸制的简朴殓服。《宋史·方技传下·甄栖真》:“室成,﹝ 甄栖真 ﹞不食一月,与平民所知敍别,以十二月二日衣纸衣卧砖塌卒。”《元史·塔本传》:“癸卯立春日,宴羣僚,归而疾作,遂卒。是夕星殞,隐隐有声。遗命葬以纸衣瓦棺。”
(3).迷信用品。旧俗为死者焚化之纸制衣服。
(2).古代的一种纸制的简朴殓服。《宋史·方技传下·甄栖真》:“室成,﹝ 甄栖真 ﹞不食一月,与平民所知敍别,以十二月二日衣纸衣卧砖塌卒。”《元史·塔本传》:“癸卯立春日,宴羣僚,归而疾作,遂卒。是夕星殞,隐隐有声。遗命葬以纸衣瓦棺。”
(3).迷信用品。旧俗为死者焚化之纸制衣服。
《國語辭典》:蚕纸(蠶紙) 拼音:cán zhǐ
给蚕产卵的纸,一般为桑树纤维所制。唐。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國語辭典》:纸币(紙幣) 拼音:zhǐ bì
流通于社会的纸制货币,多由国家银行或政府授权的银行发行。如台湾目前有百元纸币、五百元纸币、千元纸币等。也称为「纸钞」。
《高级汉语词典》:纸样 拼音:zhǐ yàng
一批纸张中的代表纸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