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裂纸(裂紙)
谓烧化纸钱或纸马。旧俗祭祖祈禳时,以此表示敬诚。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也在爷娘坟上烧钱裂纸,浇茶奠酒。”
《國語辭典》:黄钱(黃錢)  拼音:huáng qián
祭祀时所焚化的黄纸,上凿铜钱模样,或贴有铜钱形的纸片。《西游记》第四六回:「国王闻言道:『也是,那中华人多有义气。』命取些浆饭、黄钱与他。」也称为「钱纸」、「纸钱」。
《國語辭典》:焚化  拼音:fén huà
将物体燃烧使它化为灰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当时盛殓已毕,就焚化了。」《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昨夜我做梦你父亲问我要钱使用,我正要念些经,焚化些冥钱与他呢。」
《國語辭典》:楮镪(楮鏹)  拼音:chǔ qiǎng
镪,钱币。「楮镪」指祭祀时所焚烧的纸钱。宋。洪迈〈鬼国记〉:「移时宴罢,乃焚烧楮镪,渐次闻人哭声。」《金瓶梅》第五七回:「咱闻那佛祖西天,也只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也称为「楮钱」。
《國語辭典》:香纸(香紙)  拼音:xiāng zhǐ
祭祀用的香烛、纸钱。《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令承局于镇市买香纸、酒果、盘馔,先去庙中罗列。」《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辉吃了茶,又将自己盘费买了一副香纸牲醴,把自己的书一同摆在灵柩前祭奠。」
《國語辭典》:烧化(燒化)  拼音:shāo huà
燃烧成灰烬。多指焚烧尸首或冥器。《水浒传》第二六回:「来到城外化人场上,便教举火烧化。」《儒林外史》第二○回:「不要把我烧化了。倘得遇著个故乡亲戚,把我的丧带回去。」
《漢語大詞典》:冥财(冥財)
为鬼神或已殁之人焚化的纸钱、纸元宝。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钱曰冥财。”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敦 、 刘有才 ﹞浄了口手,一对儿黄布袱驮了冥财,黄布袋安插纸马文疏,掛於项上,步到 陈州 娘娘殿 前,刚刚天晓。”
《漢語大詞典》:纸烛(紙燭)
(1).蘸油的纸捻。点燃起来可以照明,故称。 明 李贽 《赞刘谐》:“怪得 羲皇 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
(2).泛称香烛纸钱之类的迷信用品。《水浒传》第四六回:“ 杨雄 约了 石秀 ,买了纸烛,归来吃了早饭。”
《漢語大詞典》:楮帛
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水浒传》第一二○回:“ 济州 奉敕,於 梁山泊 起造庙宇,但见……纸炉巧匠砌楼臺,四季焚烧楮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士民之家,新衣冠,肃珮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闔家团拜。”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堂子:“祭日悬黄幡,繫采绳,缀五色繒百缕,楮帛二十有七,备陈香鐙。”
《國語辭典》:冥纸(冥紙)  拼音:míng zhǐ
焚化给死者使用的纸钱。也称为「冥钱」。
《漢語大詞典》:香楮
祭神鬼用的香和纸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妖言进土:“﹝艳妇处女﹞怀中各抱一土袋,以香楮随其后,入庙献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祖:“土人为之建庙,每三月间,香楮相属於道。”
《漢語大詞典》:坟花(墳花)
古代祭祀帝王陵园寝庙用的纸花。用纸钱扎成,加以装饰彩绘。又称宝花。《清会典·礼部·祠祭清吏司》:“清明祭埽,不得插用坟花。”
《國語辭典》:冥钱(冥錢)  拼音:míng qián
烧给死人用的纸钱。《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昨夜我做梦,你父亲问我要钱使用,我正要念些经,焚化些冥钱与他呢?」也称为「冥纸」。
《漢語大詞典》:象泉
纸钱,冥钱。 明 宋濂 《傅守刚墓碣》:“编荆成筐,实以象泉,拾遗骸以归。”
分類:纸钱冥钱
《漢語大詞典》:谢纸(謝紙)
旧时吊唁者携带锡箔、纸钱之类往丧家吊唁,死者殡葬以后,丧家的孝子或长孙向吊唁者登门叩谢,称“谢纸”。《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我还早到家去打点拜帖,好早出去谢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