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
词典
1
分类词汇
68
共68,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响钞
大钞
官会子
宝券
鸦翎钞
钞引法
官票
关楮
楮涌
蛮会
冥钞
票子
纸交子
银票
银会子
《漢語大詞典》:
响钞(響鈔)
元 代发行纸币,称为钞,故俗称现银和铜钱为“响钞”。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
第一折:“莫不是姓 孙 的无分,却将这精银响钞与了别人。” 明 贾仲名
《对玉梳》
第一折:“再休想不应亲者强来亲,则理会的説响钞共精银。”
分類:
发行
纸币
故俗
现银
铜钱
《國語辭典》:
大钞(大鈔)
拼音:
dà chāo
1.面额大的钞票。如:「千元大钞」、「五百元大钞」。
2.乐器名。俗称北管戏中的大钹为「大钞」。
分類:
面额
纸币
《国语辞典》:
官会子(官会子)
拼音:
guān huì zǐ
宋朝的纸币。《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六:「不知宋时尽行官钞,又叫得『纸币』,又叫得『官会子』。」清。屠绅《蟫史。卷二○。少目医终开盲鬼目》:「得吉者,许赴司州,持签词领官会子银若干,另授机密。得凶者,杀贼转吉,拒贼免祸。」
分类:
宋朝
纸币
《漢語大詞典》:
宝券(寶券)
金 代的一种纸币名。
《
金史·食货志三
》
:“﹝ 贞祐 三年﹞七月,改交钞名为贞祐宝券。”
《
金史·食货志三
》
:“大钞滞则更为小钞,小钞弊则改为宝券,宝券不行则易为通宝。”
分類:
纸币
《漢語大詞典》:
鸦翎钞(鴉翎鈔)
古时纸币名。两旁花纹重墨如鸦翎,故称。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
:“月俸鸦翎钞,春衣凤尾綾。” 吴翌凤 笺注:“ 李梦阳 诗:‘宝钞生硬鸦翎黑。’ 王世贞 曰:‘两旁花纹重墨,如鸦翎。’”
分類:
纸币
花纹
《漢語大詞典》:
钞引法(鈔引法)
纸币的发行制度。
《
金史·食货志三
》
:“户部尚书 蔡松年 復钞引法,遂製交钞,与钱并用。”亦省作“ 钞法 ”。
《
金史·食货志三
》
:“若与银均纳,则彼增此减,理必偏胜,至碍钞法。”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十:“及 高巖夫 为三司副使,倡行钞法,初甚贵重,过於钱,以其便于持行也。”
《
明史·太祖纪二
》
:“三月辛酉,立钞法。” 康有为 等
《上清帝第二书》
:“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
分類:
纸币
发行
行制
制度
康有为
《漢語大詞典》:
官票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 李牙婆 取出硃批的官票来看:养娘十六岁,只判得三十两; 月香 十岁,倒判了五十两。”
《
红楼梦
》
第九三回:“ 贾政 道:‘既无官票,到底是何等样人在那里作怪?’”
(2).即户部官票。 清 代的一种纸币。 咸丰 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郭沫若
《断断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
:“这‘官票宝钞’是一种不兑换纸币,是由政府强制使用的。”
分類:
官府
户部
签发
文书
纸币
咸丰
三年
发行
《漢語大詞典》:
关楮(關楮)
宋 朝的纸币。 明 曾先之
《
十八史略·南宋·度宗
》
:“至撤庐舍为薪,缉关楮为衣。” 陈殷 注:“关楮,关会之纸也,如今之钞。”参见“ 关会 ”。
分類:
纸币
《國語辭典》:
关会(關會)
拼音:
guān huì
宋朝开始使用的关子、会子等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
分類:
行文
关系到
通知
涉及
纸币
会子
《漢語大詞典》:
楮涌(楮湧)
谓纸币发行过滥。
《
宋史·道学传四·李燔
》
:“ 燔 又入札争之曰:‘钱荒楮涌,子母不足以相权,不能行楮者,由钱不能权之也。’”
分類:
纸币
发行
《漢語大詞典》:
蛮会(蠻會)
南宋 时发行的一种纸币。会,是 南宋 纸币会子的简称;蛮,是 元 朝对 南宋 的蔑称。
《元典章·户部六·买卖变会断例》
:“缘亡 宋 蛮会,先钦奉圣旨禁体行使,经今四十餘年,官司未曾立法拘收除毁。”
分類:
时发
发行
纸币
会子
《國語辭典》:
冥钞(冥鈔)
拼音:
míng chāo
焚化给死人的假钞票,称为「冥钞」。
分類:
鬼神
焚化
纸币
《國語辭典》:
票子
拼音:
piào zi
1.旧时官府或法院因案传人、拘人的凭證。《儒林外史》第一回:「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拿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
2.清时商办票庄所发,凭以兑取银钱的票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却说当下我看见那一千两的票子,不禁满心疑惑。」
3.钞票、纸币。如:「你这一大把票子是哪里弄来的?」
4.指支票。如:「你的票子轧进去了没?」
分類:
纸币
印制
官府
钞票
书写
法院
凭证
传人
纸片
银钱
票据
《漢語大詞典》:
纸交子(紙交子)
我国最早的纸币。 宋 初曾由民间发行,性质近于存款收据,可流通,亦可兑现。后改由政府发行。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伪齐咎证》
:“﹝ 齐 ﹞又作纸交子,自一贯至百贯。”参见“ 交子 ”。
分類:
纸币
民间
间发
发行
《國語辭典》:
交子
拼音:
jiāo zi
宋代民间通行的纸币。为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分類:
交子
发行
纸币
兑现
流通
《國語辭典》:
银票(銀票)
拼音:
yín piào
旧时票号所发行的钞票,票面为银两的称为「银票」,为钱币的称为「钱票」。《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我们买了他们栈里一百两银子的货,给了他们一百两一张的银票。」《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周学监拿了他三张银票,回去见了王总教。」
分類:
银两
纸币
数额
《漢語大詞典》:
银会子(銀會子)
南宋 的一种纸币。由 川 陕 宣抚副使 吴玠 于 高宗 绍兴 七年(1137年)在 河池 (今 甘肃省 徽县 )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四钱折合 四川 钱引一贯。以后又有金银会子的发行。
《
宋史·高宗纪五
》
:“﹝ 绍兴 七年二月﹞丙午, 吴玠 置银会子于 河池 。”
分類:
纸币
副使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