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甲(黃甲)  拼音:huáng jiǎ
科举甲科进士及第的名册以黄纸书写,称为「黄甲」。《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朝谢后拜黄甲,其仪设褥于堂上,东西相向,皆再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苦志一生,得登黄甲,死亦无恨。」
《國語辭典》:焚黄(焚黃)  拼音:fén huáng
旧时朝廷命官若蒙皇帝恩遇或升官,需用黄纸缮写诏书一张,祭告家庙,称为「焚黄」。《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来春又中了第十名会魁,殿试二甲,考选庶吉士。上表给假还乡,焚黄谒墓,圣旨准了。」
《國語辭典》:黄榜(黃榜)  拼音:huáng bǎng
天子所颁的诏书。以黄纸书写而成,故称为「黄榜」。《西游记》第九回:「朝廷颁下黄榜,诏开南省,考取贤才,孩儿意欲前去应试。」
《國語辭典》:长红(長紅)  拼音:cháng hóng
股票术语。指股价在一天中大盘指数大幅跃升。
《漢語大詞典》:花诰(花誥)
用金花罗纸书写的诰命。封赠大臣之母或妻时用之。 明 高明 《琵琶记·强就鸾凤》:“娘万福,娘万福,看花誥纹犀轴。”
《漢語大詞典》:制麻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 唐高宗 上元 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詔黄”。新唐书·李栖筠传:“始, 栖筠 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昆命于元龟:“ 寧皇 嘉定 初,拜右相制麻。”
《漢語大詞典》:敕黄
敕书。用黄纸书写,故名。 宋 洪迈 容斋五笔·近世文物之殊:“ 绍兴 十二年壬戌,予寓 南山 浄慈 ,待词科试,见省试官联骑,公服戴帽,不加披衫。每一员以亲事官一人执敕黄行前。”
《國語辭典》:春联(春聯)  拼音:chūn lián
农历新年时,以红纸书写吉祥的联语,张贴在门的两旁。《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打从浮桥口过,见那闸牌子家换了新春联,贴的花花碌碌的。」
《漢語大詞典》:黄敕
皇帝的诏书。因用黄纸书写,故名。旧唐书·李藩传:“制敕有不可,遂於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 藩 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宋 刘克庄 《浪淘沙·丁未生日》词:“今年黄敕换称呼,只为此翁霜鬢秃,老不中书。”
《漢語大詞典》:诏黄(詔黄)
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 恭帝 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詔黄皆其辞也。”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得意犹堪夸世俗,詔黄新湿字如鸦。”
《漢語大詞典》:引黄
指奏章前面所附的摘要。因多用黄纸书写,故称。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唐 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盖敕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其表章略举事目与日月道理,见於前及封皮者,又谓之引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为着文书太多,怕的省览不及,漏掉了重要的,他采取了 宋 朝用过的办法,叫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
《漢語大詞典》:黄籍
晋 代和 南朝 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杜佑 曰:‘黄籍者,户口版籍也。’” 明 归有光 《策问》之十二:“今天下编户不具,黄籍无稽,流冗与土著杂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齐高帝 新建 齐 朝,想整顿黄籍。黄籍是普通民众的户口簿,是朝廷征取租税徭役的根据。”
《漢語大詞典》:金花诰(金花誥)
古代以金花绫罗纸书制的赐爵封赠的诰书。 宋 杨万里 《郭汉卿母挽诗》:“未拜金花誥,空悲玉树郎。”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命妇类》:“妇人誥,谓金花誥。”
《漢語大詞典》:籍注
东晋 和 南朝 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母年八十,籍注未满, 岱 便去官从实还养,有司以 岱 违制,将欲纠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元起 在道久,粮食乏絶,或説之曰:‘ 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若检 巴西 一郡籍注,因而罚之,所获必厚。’” 胡三省 注:“谓民多诈疾,注之於籍,以避征役。”
《漢語大詞典》:蹄书(蹄書)
亦作“蹏书”。 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宋 宋祁 《祭孙仆射文》:“恤恩告第,蹏书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