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5,分3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献纳
出纳
送纳
输纳
吐纳
纳谏
听纳
纳忠
开纳
纳言
受纳
纳凉
招纳
折纳
嘉纳
《漢語大詞典》:献纳(獻納)
(1).指献忠言供采纳。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 司马相如 ……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旧唐书·玄宗纪论:“昌言嘉謨,日闻於献纳。”《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赏之使諫,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献纳!”
(2).指献纳忠言之官,献纳臣。 宋 曾巩 《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其文章学问有过人者,宜在天子左右与访问、任献纳。”
(3).祀奉。汉书·夏侯胜传:“有司遂请尊 孝武帝庙 为 世宗庙 ,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献纳,以明盛德。”
(4).奉献;进贡。宋史·富弼传:“自古唯 唐高祖 借兵於 突厥 ,当时赠遗,或称献纳。”《水浒传》第五十回:“﹝ 李逵 ﹞叫小嘍囉牵了有的马匹,把庄里一应有的财赋,捎搭有四五十驮……却回来献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四节:“大国对小国,不是攻伐,便是迫令献纳和贿赂。”
《國語辭典》:出纳(出納)  拼音:chū nà
1.传达君王的命令,反映群众的意见。《书经。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晋。贾谧〈荅贾长渊〉诗:「祗承皇命,出纳无违。」
2.财物的收入和支出。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
3.负责管理银钱收支的职务,或担任此种职务的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四。槐西杂志四》:「邻人前世为巨室,君为司出纳,因其倚信,侵食其多金。」
4.泛指发出和收进的管理工作。宋。秦观安都〉:「大贾之室,敛散金钱以逐什一之利;出纳百货以收倍称之息。」
《漢語大詞典》:送纳(送納)
送交,输纳。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又请令所在及农隙时,併召车牛,般盐送纳都仓,不得令有闕絶者。”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今来所欠,并是下等贫困之人,无可送纳。”
分類:送交输纳
《漢語大詞典》:输纳(輸納)
缴纳。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繇赋》:“如此之类,银数不多,而乃使在京之民向外输纳,不亦劳乎?” 邹鲁 《中国同盟会》:“我 汉 人无异为其牛马,辛苦所得者,尽以输纳,犹以为未足,劳力已尽,生命随之,其絶 汉 人之生计者三也。”
分類:输纳缴纳
《國語辭典》:吐纳(吐納)  拼音:tǔ nà
1.道家的修鍊术。从口中吐出恶浊之气,鼻吸入清新之气。《文选。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生,使形神相亲,表里相济也。」
2.吐出与吸入。《文选。郭璞。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潮。」
3.发言,谈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
《國語辭典》:纳谏(納諫)  拼音:nà jiàn
接受规劝、谏言。《国语。晋语八》:「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北史。卷二三。于栗磾传》:「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
《漢語大詞典》:听纳(聽納)
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后汉书·桓谭传》:“臣 谭 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讖记,又何误也!”新唐书·李绛传:“ 玄宗 尝歷试官守,知人之艰难,临御初,任用 姚崇 、 宋璟 ,励精听纳,故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诚见陛下圣德宽大,听纳不疑。”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有言责者,公是公非,各宜奋讜直,以资听纳。”
分類:听从采纳
《漢語大詞典》:纳忠(納忠)
献纳忠心;效忠。《汉书·司马迁传》:“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后汉书·宦者传论》:“至 元帝 之世, 史游 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明史·宋思颜传:“他日又进曰:‘ 句容 虎为害,既捕获,宜除之,今豢养民间何益?’ 太祖 欣然,即命杀虎。其随事纳忠类如此。”
《漢語大詞典》:开纳(開納)
(1).广泛采纳。晋书·张寔传:“偃聪塞智,开纳羣言。”
(2).见“ 开内 ”。
(3).接纳,允许往来通好。 宋 王安石 《与赵卨龙图书》:“议者多言遽欲开纳西人,则示之弱,彼或崛强。以事情料之,殆不如此。”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应有据以北州郡归命者,即其所得州郡,裂土封建……机会之来,时不可失,各宜勇决,以称朝廷开纳之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朝廷开纳 夏国 ,本欲宽财息民。”
《漢語大詞典》:开内(開内)
亦作“ 开纳 ”。 使开悟接受。荀子·荣辱:“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见之耳……君子非得埶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综可以为开内之师主。”新唐书·段平仲传:“羣臣畏帝苛察,无敢言。 平仲 常曰:‘上聪明神武,但臣下畏怯,自为循默耳。使我一日得召见,宜大有开纳。’”
分類:开悟接受
《國語辭典》:纳言(納言)  拼音:nà yán
职官名:(1)掌传达王命。《书经。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2)侍中的别名。参见「侍中」条。
《漢語大詞典》:受纳(受納)
(1).受取;容纳。后汉书·宦者传·侯览:“ 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后唐 明宗 尝入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
(2).接受贿赂。北史·崔光传:“ 光 弟 敬友 ,本州从事。颇有受纳,御史案之,乃与守者俱逃。”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二年:“ 祚 ( 于祚 )颇有受纳。 怀 ( 源怀 )将入镇, 祚 郊迎道左, 怀 不与语,即劾奏免官。”
《國語辭典》:纳凉(納涼)  拼音:nà liáng
乘凉。唐。杜甫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红楼梦》第六一回:「人回进去,丫鬟们都在院内纳凉。」
分類:纳凉乘凉
《國語辭典》:招纳(招納)  拼音:zhāo nà
1.招揽接纳。《抱朴子。外篇。君道》:「高楼观而下道德,广苑囿而狭招纳。」《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刘桢诗》:「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群英。」
2.招安,并使之投降。《三国志。卷一五。魏书。梁习传》:「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
《漢語大詞典》:折纳(折納)
唐 时实行两税法,称按钱折价交纳粟帛为折纳。 宋 时亦称以产业偿还官欠。参阅旧唐书·食货志二、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漢語大詞典》:嘉纳(嘉納)
赞许并采纳。多为上对下而言。汉书·循吏传·黄霸:“天子嘉纳 敞 ( 张敞 )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飭如 敞 指意。”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上厉精求治,数引 魏徵 入卧内,访以得失; 徵 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祝太史 芷塘 以诗集见示,予小献蒭蕘,太史深为嘉纳。” 茅盾 《子夜》九:“ 赵伯韬 嘉纳似的一笑,回到他的沙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