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4,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纳衣
纳衣十利
纳戒
纳具
纳受
纳骨
纳息
纳婆毗诃罗
纳婆钵奢弭
纳莫
纳帽
纳得
纳慕
纳播
纳蛇于筒
纳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著之,十二头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统纪(慧思尊者传)曰:「平昔禦寒唯一艾衲。」注「法华经,衲衣在空间。律文谓之五纳衣。谓纳受五种旧弊以为衣也。俗作衲字失义。」大乘义章十五曰:「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又】(杂名)禅僧多著纳衣,故一称曰衲衣。传灯录(多福和尚章)曰:「问如何是衲衣下事?」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粪扫衣,即拾取人家弃之不用与粪扫一样的贱物来缝纳而成的法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纳衣十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十诵云:若纳衣不贴田相。不许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馀衣。十不失求道。」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引十住婆沙而列十利,与上列十利相异。
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戒也。纳受戒体于身中之义也。传灯录(赵州谂禅师章)曰:「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
【佛学常见辞汇】
受戒。
纳具
【佛学大辞典】
(术语)纳受具足戒于吾身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受具足戒。
纳受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受领纳取他人之赠与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惟愿哀纳受。」慈恩传七曰:「片物供养,愿垂纳受。」
纳骨
【佛学大辞典】
(仪式)纳白骨于墓所也。
纳息
【佛学大辞典】
(杂语)旧婆沙论谓之跋渠Varga,新婆沙论谓为纳息。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译部类。」纳息者,同一之义类于一处纳受止息之义也。
纳婆毗诃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Navaviha%ra,译曰新寺。见求法高僧传上。
纳婆钵奢弭
【佛学大辞典】
(杂语)Nakhapas/ya%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毗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祛钵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钵奢弭。」注曰:「若据梵音,诺祛者是爪甲义,亦是不义。钵奢是见义,弭是我义,即是我见爪甲,亦目我不见义。苾刍眼看爪甲即表不是妄言,彼人闻说道无,即谓无不见物。佛开方便救苦众生,若直译云我观指甲道理无不相见,为之留本梵音口授方能细解。纳婆(Nabha)亦兼两义:一目太虚,二表不义,亦不可译为东语。于中可准诺祛思之,具如广注,即如此方观臂上毛云我见毛,亦是目其无义也。」
纳莫
【佛学大辞典】
(术语)Namah!,与南无同。(参见:南无)
纳帽
【佛学大辞典】
(物名)纳缀细片所作之帽子也,纳为纳衣之纳。续高僧传(景鸾传)曰:「衣以袈裟,覆以纳帽。」
纳得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他物于自身须纳受得也。律宗纲要下曰:「纳得戒体,要由羯磨。」
纳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那谟、南谟、纳莫、娜谟、曩莫、南摩,(参见:南无)
纳播
【佛学大辞典】
(衣服)讲僧所挂者形如覆肩衣,播者其端开也。纳俗作衲。僧史略曰:「又三衣之外有曳纳播者,形如覆肩衣。出寄归传,讲员自许即曳之,若讲通一本则曳一支。讲二三本,又随讲数曳之,如纳播是也。」
纳蛇于筒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禅定能正人之邪曲也。智度论曰:「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正,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