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纸韵》:纳婢(纳婢)
列女传周大夫仕于周妻淫于邻主父还为毒药使婢进之婢私曰进之恐杀主父告之恐杀主母因僵覆酒主父怒而笞之将死而不言主父弟以告主父放其妻将纳婢辞以自杀乃厚币嫁之
《分类字锦》:纳币一束(纳币一束)
见上注
分类:
《分类字锦》:纳币用缁(纳币用缁)
见无过五两注
《漢語大詞典》:纳石失(納石失)
蒙古语音译。 元 代贵族用的一种金锦,由金线织成。元史·舆服志一:“玉环綬,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亦作“ 纳失失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灵马:“凡宫车晏驾……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
《漢語大詞典》:纳坦(納坦)
复姓。 金 代有 纳坦谋嘉 。见金史本传。
分類:复姓本传
《韵府拾遗 纸韵》:纳视(纳视)
礼记君召牛纳而视之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
《韵府拾遗 月韵》:纳突(纳突)
春秋胡传伐郑则致罪之也曷为罪之以纳突也诸侯失国诸侯纳之正也伐郑以纳突非正也
《分类字锦》:纳瓮效语(纳瓮效语)
幽明录晋司空桓豁之在荆州也有参军五月五日剪鸲鹆舌教语无所不名后于大会悉效人语声无不类时有参佐齆鼻因纳头瓮中效之
分类:杂鸟
《漢語大詞典》:纳污藏垢(納污藏垢)
同“ 纳污含垢 ”。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復来,日积月深,纳污藏垢,驯至良医束手,岌岌待亡。” 欧榘甲 《新广东》:“此私会也,人类不齐,流品最杂,为纳污藏垢之巢窟。”
《漢語大詞典》:纳污藏秽(納污藏穢)
同“ 纳污含垢 ”。 宋 叶适 《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癘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遂使首善贤士之关,翻为纳污藏秽之府。”
《漢語大詞典》:纳污藏疾(納污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后以“纳污藏疾”比喻包容罪过错失。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长孙无忌 等请诛 志冲 。上手詔:‘五岳陵霄,四海亙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漢語大詞典》:纳污含垢(納污含垢)
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清 冯桂芬 《上制洋器议》:“ 日本 蕞尔小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朝廷惧两国之失欢,不忍吾民之重罹兵祸,乃不惜纳污含垢,曲徇友邦之请,冀相安於无事。”
《分类字锦》:纳污弘量(纳污弘量)
王粲游海赋包纳污之弘量兮正宗庙之纪纲
《漢語大詞典》:纳鞋(納鞋)
亦称“ 纳鞋底 ”。 用线缝制鞋底。纳,通“ 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蕙莲 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女人们就坐在远点的地方纳鞋底,或者就只抱着她们的孩子。”
分類:鞋底缝制
《國語辭典》:纳鞋底(納鞋底)  拼音:nà xié dǐ
旧时鞋以布做成。鞋底是用十几层布,用针钉缝密合。也称为「纳底子」、「纳鞋」。
《漢語大詞典》:纳鞋(納鞋)
亦称“ 纳鞋底 ”。 用线缝制鞋底。纳,通“ 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蕙莲 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女人们就坐在远点的地方纳鞋底,或者就只抱着她们的孩子。”
分類:鞋底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