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结纳(結納)  拼音:jié nà
结交。《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刘景升好结纳名流,今必得一有文名之士往说之,方可降耳!」
《國語辭典》:敲门(敲門)  拼音:qiāo mén
拍门、扣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说话间,忽然门外有人敲门得紧。」《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门外哭了一场,又哭一场,又不敢敲门。」
《國語辭典》:婚礼(婚禮)  拼音:hūn lǐ
结婚的仪式。古代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今指结婚双方公开举行的仪式。如:「他们的婚礼既简单又隆重。」也作「昏礼」。
《國語辭典》:委禽  拼音:wěi qín
古代婚礼用雁作为订婚的聘礼,故称下聘为「委禽」。《左传。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石点头。卷一二。候官县烈女歼仇》:「彼以委禽相诱,女以完璧自坚。」
《國語辭典》:长命缕(長命縷)  拼音:cháng mìng lǚ
端午节时,系在儿童手臂、手腕,悬在儿童胸前或臂上,挂在蚊帐、摇篮等处用以消灾祈福的五采丝线或绒线。民间以为青、红、白、黑四色象徵东、南、西、北四方,黄色象徵中央,于端午节系此五采丝线,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长寿健康。也称为「百索」、「避兵缯」。
《漢語大詞典》:聘纳(聘納)
谓以礼娶亲。古代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聘指问名,纳指纳征,亦称纳币。《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 李周翰 注:“聘,问;纳,取也。”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聘纳则无,市一婢耳。”
《漢語大詞典》:三书六礼(三書六禮)
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 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