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陈纯臣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一
陈纯臣,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进士。景祐元年,范仲淹知苏州,纯臣书与仲淹,请题咏苏州天平山白云泉,仲淹遂有《天平山白云泉》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 【介绍】: 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
全宋诗
刁约(九九四~一○七七),字景纯,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施注苏诗》卷一三作天圣二年),历诸王宫教授。宝元中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为集贤校理。四年(一○四四),坐苏舜钦进奏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皇祐中为开封府推官。嘉祐初使契丹。四年(一○五九),出为两浙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院,出提点梓州路刑狱。英宗治平中出知扬州,移宣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十年卒(《苏东坡全集》前集卷八《哭刁景纯》),年八十四(《施注苏诗》)。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一。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四一一
刁约(九九四——一○七七),字景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湛子。擢天圣八年进士第,为诸王宫教授。宝元中,入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四年,坐事出通判海州。皇祐中权吏部南曹,寻为开封府推官。至和中出提点京西刑狱,嘉祐初还判度支院,出为两浙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院,出提点梓州路刑狱。再判盐铁院。八年,出知扬州,移宣州。熙宁初判太常寺。十年卒,年八十四。见《京口耆旧传》卷一,《施注苏诗》卷一五《哭刁》。
宋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四年(1044)官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灵州回乐人,字之纯。少隶朔方军,以材武称,真宗常令宿卫。仁宗时,历延州兵马都监、鄜延路兵马都监、副总管、副都总管等,在边与西夏兵前后十余战,多战功。后召还,任马军副都指挥使。善抚将士,所得禄赐皆分与部下。及卒,家无余资。享年七十六。谥忠毅。
范纯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子明。范仲淹从子。恩补太庙斋郎。仁宗皇祐二年,仲淹置义田,皆其办习,因奏为长洲县尉,俾创规法,以贻永久。历官衡州司理。卒年三十四。
郝质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1078 【介绍】: 宋汾州介州人,字景纯。少从军,为府州驻泊都监。以御西夏功,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参预镇压贝州王则起事,迁六宅使。神宗立,迁殿前都指挥使,徙镇安武。卒谥武庄。御军有纪律,平居自奉简俭,笃于信义。
张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四年(1052)任嘉州知州。
刘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七年(1062)任南剑州知州。
范纯祐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4—1063 【介绍】: 祐一作佑。宋苏州吴县人,字天成。范仲淹长子。仁宗康定元年起,随父至关陕,参与抵御西夏战事。庆历二年,修筑马铺寨,夏人阻之,纯祐率兵驰据其地,且战且筑,数日而成,一路恃之以安。仲淹罢政,尝以荫守将作监主簿,又为司竹监。后随父至邓州,得疾,卧病十九年而卒。
郭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晋州洪洞人。英宗治平中进士。官至宣德郎。长于史学,司马光称其有司马迁、班固之才。
吕希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5—1091 【介绍】: 宋寿州人,字景纯。吕公绰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官河南监牧使、开封府推官,又知汝、澶、湖州,有惠政。神宗熙宁、元丰间,不急于进取,遇事有不可,必力争。及哲宗元祐中,吏道宽平,亦雅量自如,不改其故,甚为时所称。有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101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尧夫。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尝从胡瑗、孙复学。父没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言王安石变法妨民,语多激切,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以新法不便,戒州县未得遽行。哲宗立,除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徽宗立,连除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觐,以目疾乞归。卒谥忠宣。有《范忠宣公集》。
全宋诗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早年以父荫为太常寺太祝,举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均因侍父不仕。父卒,初知襄城县,移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擢江东转运判官,召为殿中侍御史。因“濮议”事出通判安州,改知蕲州。神宗即位,召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移知庆州、信阳军、齐州。请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台。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复知庆州,未几,召为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哲宗亲政,用章惇为相,遂坚辞执政,出知颍昌府。后因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分司南京、邓州居住。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五。谥忠宣。有《范忠宣集》二十卷、《弹事》五卷、《国论》五卷、《言行录》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今存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事见《曲阜集》卷三《范忠宣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纯仁诗,以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岁寒堂刊《范忠宣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元刊明修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五四五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皇祐元年进士,父死乃出仕,以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汝州襄城县,签书许州观察判官事、知襄邑县。治平元年为江东转运判官,擢殿中侍御史,屡奏不当追尊濮王,遂出通判安州,改蕲州,历京西提点刑狱,京西、陕西转运副使。召拜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改判国子监。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语多激切,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左迁知利州、庆州,黜知信阳军,移齐州。乞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台,再知河中。哲宗立,复知庆州,召除给事中,进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元祐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明年出知颍昌府,踰年知太原府,徙河南。八年,召复拜右仆射,再出知颍昌府,忤章惇意,累贬永州安置。徽宗立,归许养疾。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五,谥忠宣。著有《弹事》五卷、《国论》五卷、文集二十卷。见曾肇《范忠宣公墓志铭》(《曲阜集》卷三),《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潘孝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潘孝和,字彦纯,荥阳(今河南荥阳)人。治平四年为曲阳令,熙宁三年替归赴阙,后任成都府利州路走马承受公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四,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81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字子纯。仁宗嘉祐三年进士。神宗熙宁元年上《平戎策》三篇,以为西夏可取,当先复河、湟。神宗召问方略,以为管勾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因按边,谕降俞龙珂十二万口。又建言渭源至秦州置市易司,从之,命为提举。知通远军,累破羌众。知熙州,取河州,召为枢密直学士。拜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用兵有机略,凿空开边,骤跻政地,嗣以勤兵费财,归曲朝廷,罢知洪州。卒谥襄敏。有《敷阳集》。
全宋诗
王韶(一○三○~一○八一),字子纯,一作子淳(《五灯会元》卷一七),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清乾隆《德安县志》卷一二)。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上《平戎策》三篇,为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改著作佐郎。五年,知通远军,进右正言,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累破羌众,召为枢密副使。因与宰执王安石有歧见,罢知洪州、鄂州。元丰二年(一○七九),复知洪州。四年,病疽卒,年五十二。谥襄敏。《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六六二
王韶(一○三○——一○八一),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嘉祐二年进士,调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诣阙上《平戎策》三篇,神宗异其言,以韶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熙宁五年,率兵破诸羌,进右正言、集贤殿修撰,复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六年迁枢密直学士,进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元丰初罢职知洪州,徙鄂州。四年,病疽卒,年五十二。有奏议六卷、《敷阳子》七卷。事见《东都事略》卷八二,《宋史》卷二○五、二○八,《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吴纯贶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四九
吴纯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治平四年登进士第。熙宁中任韶州司理参军。见《吴郡志》卷二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