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纩息定


《礼记·丧大记》
「疾病,……属纩以俟绝气。」东汉·郑玄注:「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

例句

一朝纩息定,枯巧无妍媸。 柳宗元 掩役夫张进骸

典故
冕旒黈纩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唐·颜师古注:「黈,黄色也。纩,绵也。以黄绵为丸,用组悬之于冕,垂两耳旁,示不外听。」

例句

褰旒去耳纩,调和进梅盐。 韩愈 苦寒

典故

《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
「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晋·杜预注:「纩,绵也。言说以忘寒。」

例句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柳公权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谁家挟纩心,何地当垆热。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见寄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卢延让

《國語辭典》:挟纩(挾纊)  拼音:xié kuàng
1.披著绵衣。比喻受人慰勉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晋。杜预。注:「纩,绵也。言说以忘寒。」《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
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造绵》:「装绵衣衾内以禦重寒,谓之挟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