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絺纩(絺纊)  拼音:chī kuàng
葛布与丝绵。分别为裁制夏冬两季衣服的布料。后借指夏天与冬天。唐。张说〈登九里台是樊姬墓〉诗:「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
《骈字类编》:线纩(线纩)
礼记内则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帙大觿木燧衿缨綦屦公庾信周仪同松滋公夫人尉迟氏墓志铭姆傅习言 宫教业箴管线纩佩帨茝兰
《漢語大詞典》:充纩(充纊)
冠冕两旁的绵制饰物,用以塞耳。晋书·刘颂传:“冕而前旒,充纊塞耳。”
《漢語大詞典》:衡纩(衡纊)
比喻势利的眼光。语出《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騖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纊。衡所以揣其轻重,纊所以属其鼻息。” 张铣 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緜量气之麤细。”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约衰残而行法,随盛壮以加恩;体物錙銖,看人衡纊。”
分類:势利眼光
《漢語大詞典》:纩绵(纊綿,纊緜)
亦作“ 纊緜 ”。丝绵。《后汉书·张奂传》:“地底冥冥,长无晓期,而復缠以纊緜,牢以钉密,为不喜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闺永叹》:“秋来只恐君心冷,寄取吴吞一纊绵。”
分類:丝绵
《漢語大詞典》:醪纩(醪纊)
酒和丝棉。喻饱暖之惠。 明 唐顺之 《李封君七十寿序》:“数千里内,吏承寧一之化,民荷悃愊之仁,军戴醪纊之赐。”
分類:丝棉饱暖
《骈字类编》:瑶纩(瑶纩)
江淹为萧拜太尉扬州牧章寸亮尺素频触瑶纩丹情实理备尘珠冕
《骈字类编》:青纩(青纩)
唐书车服志衮冕者从祀谒庙纳妃之服也白珠九旒红丝组为缨犀簪导青纩充耳黑衣纁裳
《漢語大詞典》:纩服(纊服)
充以绵絮之衣。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茧衣纊服,曾不怀疑。”
分類:绵絮
《漢語大詞典》:纩缯(纊繒)
丝绵和缯帛。 陈衍 《元诗纪事·滨州民歌》:“田野桑麻一倍增,昔无粗麻今纊繒。”
分類:丝绵缯帛
《漢語大詞典》:白纩(白纊)
新丝绵。仪礼·士丧礼:“瑱用白纊。” 郑玄 注:“瑱,充耳;纊,新绵。”
分類:丝绵
《韵府拾遗 漾韵》:非纩(非纩)
白居易诗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骈字类编》:二纩(二纩)
宋史舆服志天子之服冇衮冕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前后十二旒二纩并贯真珠
《漢語大詞典》:耳纩(耳纊)
指耳衣。 唐 韩愈 《苦寒》诗:“褰旒去耳纊,调和进梅盐。”按,纩,絮衣之丝。耳衣多絮棉,故名。
分類:耳衣
《漢語大詞典》:紞纩(紞纊)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璽,冕旒垂目,紞纊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