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节约
无町畦
誓戒
无检
誓命
检括
立宪
漫衍
牵掣
约身
僮约
律人
绳约
自程
捡点
《國語辭典》:节约(節約)  拼音:jié yuē
节制约束。如:「节约用水」。
《漢語大詞典》:无町畦(無町畦)
没有田界。亦以比喻人的言行没有约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文才不如人,行又无町畦。”
《漢語大詞典》:誓戒
(1).约束训戒。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 郑玄 注:“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礼也。” 林尹 今注:“誓戒,约束警戒之也。祭祀大事,恐其失礼,先告之以失礼之刑而誓戒之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誓戒大臣,大祀攸举。”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听其言也厉:“居官则告諭可以当鞭朴,行师则誓戒可以当甲兵,此之谓‘听其言也厉’。”
(2).约束训戒的言辞。清史稿·礼志一:“大祀前三日,帝致斋大内,颁誓戒。辞曰:‘惟尔羣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
《漢語大詞典》:无检(無檢)
(1).没有法度标准。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王制政令,诚宜齐一。夫衡量小器,犹不可使往往而有异,况人士之格,而可参差而无检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
(2).不检点。谓行为不拘礼法,没有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余愿世人改其无检之行,除其骄吝之失。”晋书·高光传:“子 韜 ,字 子远 ,放佚无检。”新唐书·李安远传:“ 安远 少无检,与博徒游,至破产。”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山阴人》:“ 许 素轻薄无检,又为物色夸眩,意甚悦之。”
《漢語大詞典》:誓命
(1).约束警戒之辞。礼记·郊特牲:“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命,受教諫之义也。” 孙希旦 集解:“誓命,谓戒王以失礼之谴也。郊天至重,故王亦受誓戒。” 三国 魏 曹操 《请恤郭嘉表》:“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繇 嘉 。”
(2).誓志效命。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而 瓚 誓命沉城,佻身飞鏃,兵尽器竭,毙于旗下。” 吕向 注:“誓,约言也……言 瓚 自约命沉城下。”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骤居相辅,捐躯誓命,不后他人。”
(3).誓和命。尚书文体名。《〈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宋 秦观 《国论》:“臣愿陛下具以意作为明詔,丁寧反覆,如古训誥誓命之文。”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尚书之文,训誥誓命,遗留在於秘府,述而不作,一家一人,自为词繫,卜史之典也。”
《國語辭典》:检括(檢括)  拼音:jiǎn guā
1.检点约束。《文选。刘琨。答卢谌诗》:「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
2.法度、规矩。《抱朴子。外篇。崇教》:「驱之于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
3.检查、清查。《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江子四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九年》:「监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
《國語辭典》:立宪(立憲)  拼音:lì xiàn
制定宪法。如:「我国在经过重重困难之后才得以完成立宪,实行民主政治。」
《國語辭典》:漫衍  拼音:màn yǎn
一种古代杂戏。参见「曼延」条。《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赞曰》:「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國語辭典》:牵掣(牽掣)  拼音:qiān chè
1.牵拉。《孔子家语。卷七。五刑解》:「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釐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缚牵掣而加之也。」
2.牵缠受制,行动不能自由。《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也作「牵制」。
《漢語大詞典》:约身(約身)
(1).约束自身。《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注:“克己,约身。” 刘宝楠 正义:“约如约束之约。约身,犹言修身也。”
(2).俭约自奉。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 季文子 相四君,马不餼粟,妾不衣帛; 子罕 归玉; 晏子 归宅:此皆弃利约身,故无怨於人,世厚天禄,令问不止。”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 腾 守足退居,约身自持。”《后汉书·郎顗传》:“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无文,约身薄赋,时致升平。”
《漢語大詞典》:僮约(僮約)
汉 王褒 作《僮约》,记奴婢契约。后因以“僮约”泛称主奴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 清 赵翼 《僮约》诗:“僮约虽颁十数条,守门奴已出游遨。”
《漢語大詞典》:律人
(1).衡量他人。韩非子·难四:“五伯兼并,而以 桓 律人,则是皆无贞廉也。”
(2).约束他人。 唐 杜牧 《卢搏除庐州刺史制》:“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然用以律己则可,用以律人则不可。”
《漢語大詞典》:绳约(繩約)
绳索。亦比喻拘束,约束。老子:“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后汉书·儒林传论:“至如 张温 、 皇甫嵩 之徒……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扎之命,散成兵,就绳约,而无悔心。” 李贤 注:“绳约,犹拘制也。” 宋 叶适 《纪纲议》之二:“人之知虑,不能自出於绳约之内。” 明 张居正 《送南阳公赴留都考功序》:“今之人士,绳约於毁誉之中久矣。” 清 许汝霖 《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百事具规模,羣情奉绳约。”
《漢語大詞典》:自程
(1).自定限额。 唐 韩愈 《毛颖传》:“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
(2).自作衡量、估计。 宋 苏轼 《张寺丞益斋》诗:“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
(3).自加约束。 宋 苏轼 《初别子由》诗:“常恐坦率性,放纵不自程。”
《漢語大詞典》:捡点(撿點)
(1).查点,查看。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袁了凡》:“皆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默默捡点。”
(2).注意约束,使之合乎规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唐 以来,皇子不兼师傅官,以子不可为父师也。其后失於捡点,乃有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