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放纵
人治
流放
束脩
收心
放失
戒约
流宕
自律
防范
节人
关钥
不检
自约
宽纵
《國語辭典》:放纵(放縱)  拼音:fàng zòng
1.纵容,不加约束。《汉书。卷八六。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
2.不循规矩礼节。《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
《國語辭典》:人治  拼音:rén zhì
认为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贤能与否,而不在于法律的一种主张。相对于法治而言。如:「讲求民主与法治精神,排除人治的施政理念,是现代国家政治的发展趋势。」
《國語辭典》:流放  拼音:liú fàng
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处。《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八月丁巳,悉复蠲除之,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条扎成一束,作为拜见老师最起码的礼物。语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今用以称老师的酬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于束脩多寡,并不计较。」也作「束修」。
2.约束修整。《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晋书。卷九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也作「束修」。
《國語辭典》:收心  拼音:shōu xīn
把放纵散漫的心收拾起来,或约束自己做坏事的意念。宋。史浩〈青玉案。年来减却风情大〉词:「年来减却风情大,百样收心待不作。」《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漢語大詞典》:放失
(1).失,通“ 佚 ”。散失。《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淮南子·时则训》:“牛马畜兽有放失者,取之不詰。”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公常云:在朝所见,朝廷遗老数人而已……予幸获与之周旋,听其诵説,放失旧闻,多得其详实。”
(2).失,通“ 佚 ”。指散失的事物。 明 李东阳 《〈黎文僖公集〉序》:“﹝ 东阳 ﹞非徒学力未至,而才不称事……又不能蒐采放失,俾无遗憾,谨序次其所仅存者。”参见“ 放佚 ”。
(3).失,通“ 佚 ”。放纵不受约束。 汉 王充 论衡·程材:“阿意苟取容幸,将欲放失,低嘿不言者,率多文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参见“ 放佚 ”。
《漢語大詞典》:放佚
(1).散失。《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詰。” 清 曾国藩 《〈朱慎甫遗书〉序》:“君之於学,其可谓篤志而不牵於众好者矣。惜其多有放佚,如大易粹言春秋本义《三传备説》诸篇,今都不可见。”
(2).放纵不受约束。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清 方苞 《书孝妇魏氏诗后》:“近世士大夫百行不怍,而独以出妻为丑,閭阎化之,由是妇行放佚而无所忌。” 吴组缃 《菉竹山房》:“这幕才子佳人的喜剧闹了出来,人人夸说的绣蝴蝶的小姐一时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放佚风流的叔祖虽从中尽力撮合周旋,但当时究未成功。”
《漢語大詞典》:戒约(戒約)
(1).如戒约束。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诸骨肉各安吉,相次专差人去存问也,互相戒约,勿烦州县。”
(2).戒律。 明 李贽 《豫约·早晚礼仪》:“寧可无人守塔,不可容一不守戒约之僧。”
分類:戒律约束
《國語辭典》:流宕  拼音:liú dàng
1.流荡閒游。《文选。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
2.放荡不知节制。《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3.文章流利纵肆。《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國語辭典》:流荡(流蕩)  拼音:liú dàng
不做正事,一味閒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國語辭典》:自律  拼音:zì lǜ
人能服从内在自我的规律,约束管理自己。
《國語辭典》:防范(防範)  拼音:fáng fàn
防止、防备,事先预作规范。如:「台风即将来袭,请预作防范措施。」《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城中见秦兵退去,防范稍弛,日启门一次,通出入。」《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们打算到这一日,扮做鬼怪,到老爷府里来打劫报仇。老爷须是防范他为妙。」
《國語辭典》:节人(節人)  拼音:jié rén
节制人的情欲和行动。《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序》:「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漢語大詞典》:关钥(關鑰)
见“ 关籥 ”。
(1).锁匙。 2.比喻控制,约束。 3.犹关键。
《漢語大詞典》:关籥(關籥)
亦作“ 关钥 ”。
(1).锁匙。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关籥即管钥。”西京杂记卷六:“復入一户,石扉,有关钥。”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城有巨窟,严以关钥。”
(2).比喻控制,约束。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邓玄茂 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
(3).犹关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参见“ 关键 ”。
《漢語大詞典》:不检(不檢)
谓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説这 魏生 年少不检,不宜居清要之职,降处外任。”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清言宏议者,荡而不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世成:“ 金世成 , 长山 人。性不检。忽出家作头陀。” 李劼人 《大波》第八章一:“ 彭绅 怎敢毁谤朝廷,那是他一时不检,失了言。”
《漢語大詞典》:自约(自約)
自己约束自己。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詔以日易月,此谓 夷 惠 激俗,适身而已。”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僕始见君于 长涇 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寃,餘无及也。”
分類:自己约束
《國語辭典》:宽纵(寬縱)  拼音:kuān zòng
宽容放纵,不加拘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一干囚犯,初时见狱中宽纵,已自起心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