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束物
约要
申束
禁检
拴缚
钳籋
捆儿
骄敬
矜制
节度
荡荡
自已
颠狂
束缚
拘束
《漢語大詞典》:束物
约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仁义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贤玉摧於前,来哲攘袂於后,岂非天怀发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李周翰 注:“岂非自出天性之怀,发於中心,而名教拘束使至於此也。”物,一本作“ 拘 ”。
分類:约束
《漢語大詞典》:约要(約要)
约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於是自谓 陶朱公 。復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天下黔首约要之民无不忧者。”
分類:约束
《漢語大詞典》:申束
约束。《诗·卫风·有孤》“之子无带” 汉 郑玄 笺:“带所以申束衣。”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奉 少党援,将独委质。镇东、 费亭 之事,皆 奉 所定。又闻书命申束,足以见信。”
分類:约束
《漢語大詞典》:禁检(禁檢)
禁止;约束。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会 于是禁检士众不得钞略。”晋书·愍怀太子遹传:“太子至 许 ,遗妃书曰……自为太子以来,敕见禁检,不得见母。”宋书·刘粹传:“宜结要誓,共相禁检。”
分類:禁止约束
《國語辭典》:拴缚(拴縛)  拼音:shuān fú
1.裍束。《水浒传》第六一回:「讨了十辆太平车子,唤了十个车夫,四五十拽车头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杨奉曰:『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
2.用话欺压人。《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我合他有甚么皮缠纸裹的帐么?你开口只拴缚著人。」
《漢語大詞典》:钳籋
控制;约束。汉书·异姓诸侯王表“箝语烧书” 唐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 许慎 云:箝,籋也。’ 晋 説是也。谓箝籋其口,不听妄言也,即所谓禁耦语者也。箝音其占反,籋音躡。”
分類:控制约束
《國語辭典》:裍儿(綑兒)  拼音:kǔn ér
一束称为「一裍儿」。如:「他把甘蔗一裍儿一裍儿的往车上搬。」也称为「捆子」。
分類:约束
《漢語大詞典》:骄敬(驕敬)
约束。骄,通“ 矫 ”。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四)》:“是故臣以王令甘 薛公 ,骄敬三 晋 ,劝之为一,以疾功 秦 ,必破之。”整理小组注:“骄敬当读为矫檠……‘矫檠三 晋 ’是约束三 晋 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矜制
犹约束。新唐书·李宪传:“长喜儒,以礼法自矜制。”
分類:约束
《國語辭典》:节度(節度)  拼音:jié dù
1.节气。《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2.法度。《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热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3.指挥、调度。《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帝知超忠,……令邑诣超受节度。」
4.职官名。三国吴所设,掌管军粮。
5.节度使的简称。参见「节度使」条。
《國語辭典》:节度使(節度使)  拼音:jié dù shǐ
职官名。唐代所设,掌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要政,当时事权甚重。宋以为虚衔,元废。简称为「节度」、「节使」。
《國語辭典》:荡荡(蕩蕩)  拼音:dàng dàng
1.广大。《论语。泰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2.平坦、平易。《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3.法度废坏的样子。《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國語辭典》:荡荡(盪盪)  拼音:dàng dàng
1.浮誇不实的样子。《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2.法度废坏的样子。如:「版版荡荡」。
《漢語大詞典》:自已
犹自止。抑制或约束自己。宋书·范泰传:“厚德无报,授令路絶,此老臣兼不能自已者也。”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 鲁 壁 汲 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明 张居正 《谢御笔大书疏》:“臣等每侍幃幄,輒欣仰钦服,不能自已。” 清 姚鼐 《方正学祠重修建记》:“后人每读其传,尤为慷慨悲泣而不能自已。”
《漢語大詞典》:颠狂(顛狂)
(1).精神病名。也指精神病人的狂乱表现。《黄帝甲乙经·十二经脉络脉支别下》:“其病气逆,则喉痺瘁瘖,实则颠狂,虚则足不收脛枯。”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后汉 明帝 杨后 ,花面美色,有颠狂病,发则杀人。唯内傅 孟召 为文哀怨,后每读之,颠狂輒醒。” 清 袁枚 新齐谐·沈姓妻:“安未半刻,又作哭声曰:‘汝擒我孙去,我在此亦能索汝命。’言毕颠狂如故。”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在极度的紧张中,他几乎像颠狂了一般。”
(2).举止狂乱貌。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大平诏书》:“他若自驱陷阱者,鍊食洋烟最颠狂。” 康濯 《东方红》第七章五:“放水的日子, 孟虎堂 简直颠狂疯傻得戳开两个大巴掌,把 李炳臣 左右死死扠住,喷着唾沫,直对他嘶声喜嚷。”
(3).形容放浪不受约束。 唐 姚合 《寄王度》诗:“顦顇 王居士 ,颠狂不称时。” 宋 刘过 《忆鄂渚》诗:“空餘 黄鹤 旧题诗,醉笔颠狂惊 李白 。” 明 高启 《谢庐山宋隐君寄惠所制墨》诗:“但学颠狂如 醉旭 ,头髮可濡秋未秃。”
(4).激烈动荡貌。 唐 张鷟 游仙窟:“当时腹里颠狂,心中沸乱。”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一折:“恰便似颠狂飞柳絮,我则见纷纷的剪鹅毛。”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阵大风不知坏了多少船隻,直颠狂到日落时方息。”
《國語辭典》:束缚(束縛)  拼音:shù fú
1.缠绕裍绑。《国语。齐语》:「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
2.拘束、限制。如:「他终于打破礼教的束缚,勇敢的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吕氏春秋。季春纪。论人》:「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國語辭典》:拘束  拼音:jū shù
1.不自由、不自在。《红楼梦》第三二回:「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
2.拘谨、不活泼。《晋书。卷八○。王羲之传》:「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3.管束限制。《晋书。卷五三。悯怀太子传》:「殿下诚可及壮时极意所欲,何为恒自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