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4,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红心
红酣
红湿
题红
云红
红螺
香红
榴红
断红
酒红
红鳞
红闺
红轮
尘红
红情
《國語辭典》:红心(紅心)  拼音:hóng xīn
1.打靶时靶的中心位置。如:「他可真是个神射手,每发皆命中红心。」
2.比喻效忠革命事业的心志。
《骈字类编》:红酣(红酣)
宋 刘光祖 洞仙歌 荷花 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韵府拾遗 覃韵》:李白诗绿战红酣别是春
《骈字类编》:红湿(红湿)
唐 李涉 山花 六出花开赤玉盘,当中红湿耐春寒。
宋 徐积 和张文潜晚春 其三 麦颖未黄乾,桑实半红湿。
《漢語大詞典》:题红(題紅)
见“ 题红叶 ”。
《漢語大詞典》:题红叶(題紅葉)
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 唐宣宗 时中书舍人 卢渥 ,“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 卢渥 ,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 韩渥 。(2) 唐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 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3) 唐德宗 时进士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题诗,“笔蹟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全虚 见诗,为之流泪。 德宗 闻此事,因以 凤儿 赐 全虚 。事见 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凤儿》。(4) 唐僖宗 时儒士 于祐 与宫人 韩氏 红叶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事见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卷五载 张实 《流红记》。(5) 唐僖宗 时进士 李茵 尝游苑中,于御沟得宫娥 云方子 红叶题诗。后 茵 与宫娥同行诣 蜀 ,被内官 田大夫 拆散,“宫娥与 李 情爱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后以“题红叶”为吟咏情思、闺怨或良缘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满江红》词:“谩彩牋、牙管倚西窗,题红叶。”亦省作“ 题红 ”、“ 题叶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宋 李演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词:“待觅琼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何处空题叶,谁家谩结褵。”
《骈字类编》:云红(云红)
王泠然夜光篇见月黑下。
《國語辭典》:红螺(紅螺)  拼音:hóng luó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骨螺科。形似鹦鹉螺而壳薄。肉可食,壳可做工艺品。
《漢語大詞典》:香红(香紅)
指花。 唐 顾况 《春怀》诗:“园鶯啼已倦,树树陨香红。”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双鬢隔香红,玉釵头上风。”
分類:
《漢語大詞典》:榴红(榴紅)
石榴花似的红色。 元 王逢 《江边竹枝词》之七:“茹藘草染榴红纸,好翦凌波十幅裙。”
《漢語大詞典》:断红(斷紅)
(1).谓稍抹胭脂,妇女的一种淡妆。 唐 元稹 《莺莺传》:“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浅黛,双脸断红而已。”《太平广记》卷四八八引作“销红”。 宋 苏轼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莫唱裙垂緑,无人脸断红。”
(2).飘零的花瓣。 宋 周邦彦 《六丑·蔷薇谢后作》词:“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漢語大詞典》:酒红(酒紅)
指饮酒后面部或眼睛呈现的红色。 清 厉鹗 《春寒》诗:“漫脱春衣浣酒红, 江 南三月最多风。”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那些酒红的脸上渐渐透出无事可为的寂寞的烦闷来……六对酒红的眼睛都看定了她,像是看什么猴子变把戏。”
《骈字类编》:红鳞(红鳞)
唐 方干 题越州袁秀才林亭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唐 韦庄 赠渔翁 芦刀夜鲙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
《漢語大詞典》:红闺(紅閨)
(1).犹红楼。指少女所居之处。 唐 王諲 《后庭怨》诗:“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 清 黄燮清 《长水竹枝词》之二七:“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2).指闺中女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山尊 果以是科通籍入翰林。虽大魁让人,犹未满红闺期望。”
《國語辭典》:红轮(紅輪)  拼音:hóng lún
太阳。《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玩著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
《骈字类编》:尘红(尘红)
唐 庾抱 骢马 回鞍拂桂白,赪汗类尘红。
《漢語大詞典》:红情(紅情)
(1).犹言艳丽的情趣。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之二:“不为香桃怜瘦骨,怕容易减红情。”
(2).词牌名。又名《暗香》。双调,九十七字,仄韵。 清 万树 词律·目次:“按 白石 製《暗香》《疎影》二调,后人改名《红情》《緑意》,今人皆仍之,未有玩索而知其即《暗香》《疎影》者,今考而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