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8,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紫梨
紫囊(又作:紫罗囊 紫香囊)
紫陌青门
紫囊
紫泥封(又作:紫泥书 ...)
紫绮冠
紫阙
紫髯将(又作:紫髯)
紫塞
紫枢
紫台
紫驼珍
紫微天(又作:紫微)
紫薇郎(又作:紫微郎)
紫霄
典故
紫梨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
《别国洞冥记》:「涂山之背,梨大如升,色紫,千年一花,亦曰紫轻梨。」《尹喜内传》:「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紫梨。」

例句

紫梨烂尽无人吃,何事韩君去不归。 曹唐 小游仙诗

典故
紫囊
  
紫香囊

相关人物
谢玄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附《谢玄传》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简释

紫罗囊:喻指香囊,或喻精美之物。唐杜甫《又示宗武》:“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例句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行乐远誇红布旆,风流近赌紫香囊。 韩翃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典故
紫陌青门


《全唐诗》卷八百九十八〈三台令三首〉
〈三台令三首〉其一:「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春色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典故
紫囊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772~
革带,古之鞶带也,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驺寺皆服之。其有囊绶,则以缀于革带,其戎服则以皮络带代之。八坐尚书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
《宋书》卷十八〈礼志五〉~59~
尚书令、仆射、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汉代以盛奏事,负荷以行,未详也。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二〈仪式部三·玺〉~375~
东汉·卫宏《旧汉仪》:「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剑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里。」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上〉~22~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秦记》云紫泥水在今成州,《舆地志》云汉封诏玺用紫泥,则此水之泥也。」

例句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

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 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李商隐 九成宫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李白 玉壶吟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李白 送别得书字

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 皇甫曾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许浑 送陆拾遗东归

典故
紫绮冠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东山吟〉
携妓东土山【携妓东山去】,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典故

《易林》卷一〈讼·贲〉
紫阙九重,尊严在中。黄帝尧舜,履行至公。冠带垂衣,天下康宁。

例句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李白 灞陵行送别

典故
紫髯将
 
紫髯

相关人物
孙权
 
张辽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孙权传》
「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例句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之一

紫髯桑盖此沈吟,很石犹存事可寻。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

天子只凭红旆壮,将军空恃紫髯多。 韦庄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

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韩翃 送李中丞赴商州

典故

《风俗通义·佚文·宫室》~579~
王利器案引《古今注》上:「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也。塞者,塞也,所以拥塞夷、狄也。南方徼色赤,故谓之丹徼。徼,绕也,所以绕逆蛮、夷,使不得侵入中国也。」

例句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杜甫 清明二首之二

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 沈佺期 塞北二首之二

典故

《全唐文》卷十六〈中宗皇帝·授张锡工部尚书制〉~97~
明光画省,务总枢要,建礼仙门,职惟喉舌。尚书左丞张锡,白虹良宝,紫电雄锋。家传鹊印之祥,世袭貂冠之绪。文遒吐凤,思缛腾蛟。质映南金,材逾东箭。自提纲左辖,执简中台,奏郭奕而无惭,射崔洪而不愧。紫枢伫俊,彤管须贤,宜升赐剑之荣,式表委珠之洁。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六南朝梁·江文通(淹)《恨赋》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唐·李善注:「紫台,犹紫宫也。」
《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
「呼嗟紫宫之门,泣血两观之下,伤和致灾,为害滋甚。」唐·李贤注:「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两观谓阙也。」

例句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紫台初下诏,皂盖始专城。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

典故
紫驼珍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画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㔩【案:乌合反。】叶垂鬓唇【翠微?㔩垂鬓唇】【翠为㔩叶垂鬓唇】【翠为?㔩垂鬓唇】。背后何所见【身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珠压腰襻稳称身】【珠压腰肢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紫驼之珍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銮刀缕切坐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御厨丝络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箫管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宾从合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当道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案:音副。】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炙手可热世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慎莫向前丞相嗔】【案:明皇每年十月幸华清宫。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灿烂芳馥于路。而国忠私于虢国。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镳方驾。不施帏幔。同入禁中。】。
《酉阳杂俎》前集卷七
今衣冠家名食,有……将军曲良翰,能为驴騣驼峰炙。
典故
紫微天
 

《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殿〉~25~
《德阳殿铭》曰: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则,弘诞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崇弘高丽,苞受万方。内综朝贡,外俟遐荒。
《昭明文选》第二十四卷·赠答·陆士衡·〈诗丙·答贾长渊〉~4~
祗承皇命,出纳无违。往践蕃朝,来步紫微。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紫薇花〉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志二·中书省〉~2~
注:「武德三年,改内书省曰中书省,内书令曰中书令。龙朔元年,改中书省曰西台,中书令曰右相。光宅元年,改中书省曰凤阁,中书令曰内史。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天宝元年曰右相,至大历五年,紫微侍郎乃复为中书侍郎。」
典故

《翰林志》
时以居翰苑皆谓凌玉清、朔紫霄,启止于登瀛洲哉?
《漢語大詞典》:紫罗囊(紫羅囊)
用紫罗缝制的香囊。一种佩饰。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紫罗囊,指戏具。暇日方饮,戒其勿纵酒以旷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國語辭典》:紫泥  拼音:zǐ ní
印泥。古人书函用泥封,并戳印以为凭信,汉天子用紫泥,故紫泥亦指诏书。唐。李白玉壶吟〉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國語辭典》:紫泥封  拼音:zǐ ní fēng
汉代帝王用紫印泥封书信。后以紫泥封指诏书。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动,紫泥封已传丹凤。」
《漢語大詞典》:紫泥书(紫泥書)
指皇帝诏书。 南朝 梁 刘孝威 《半渡溪》诗:“制赐文犀节,驛报紫泥书。” 唐 白居易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书。”参见“ 紫泥 ”。
分類:诏书帝王
《漢語大詞典》:紫泥书(紫泥書)
指皇帝诏书。 南朝 梁 刘孝威 《半渡溪》诗:“制赐文犀节,驛报紫泥书。” 唐 白居易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书。”参见“ 紫泥 ”。
分類:诏书帝王
《國語辭典》:紫泥  拼音:zǐ ní
印泥。古人书函用泥封,并戳印以为凭信,汉天子用紫泥,故紫泥亦指诏书。唐。李白玉壶吟〉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漢語大詞典》:紫泥诏(紫泥詔)
即紫泥书。 唐 李白 《王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称觴登御筵。”亦省称“ 紫詔 ”。 南唐 李中 《送阎侍御归阙》:“羡君乘紫詔,归路指通津。” 清 孙雨林 《皖江血·刺恩》:“亲厚禄,恩承紫詔;镇 长江 ,位冠羣僚。”参见“ 紫泥书 ”。
《漢語大詞典》:紫泥书(紫泥書)
指皇帝诏书。 南朝 梁 刘孝威 《半渡溪》诗:“制赐文犀节,驛报紫泥书。” 唐 白居易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坐卷朱里幙,看封紫泥书。”参见“ 紫泥 ”。
分類:诏书帝王
《國語辭典》:紫阙(紫闕)  拼音:zǐ què
1.皇帝所居住的皇宫。唐。李白灞陵行送别〉诗:「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2.神仙洞府。《宋史。卷一三三。乐志八》:「紫阙幽宏,惟神灵尊。」
《國語辭典》:紫塞  拼音:zǐ sài
秦所筑长城之土皆紫色,故称长城为「紫塞」。《文选。鲍照。芜城赋》:「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怎比著闭长门生绿苔,怎比著嫁穹庐啼紫塞。」
分類:北方边塞
《漢語大詞典》:紫枢(紫樞)
朝廷中枢部门。宋书·孔觊传:“盪秽紫枢,不俟 鸣条 之誓。” 唐中宗 《授张锡工部尚书制》:“紫枢佇俊,彤管须贤。”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紫枢将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
《國語辭典》:紫台(紫臺)  拼音:zǐ tái
帝王居住的地方。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國語辭典》:紫微  拼音: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区,不随季节的变化而终年可见,所以包含对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天道类》:「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也称为「紫宫」。
《漢語大詞典》: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 《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漢語大詞典》:紫微郎
亦作“ 紫薇郎 ”。 唐 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唐 白居易 《紫薇花》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前蜀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紫微郎剩白衣身,万里从戎歷重译。”参见“ 紫微 ”。
分類:中书舍人
《國語辭典》:紫微  拼音: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区,不随季节的变化而终年可见,所以包含对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天道类》:「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也称为「紫宫」。
《漢語大詞典》:紫薇郎
见“ 紫微郎 ”。
《漢語大詞典》:紫微郎
亦作“ 紫薇郎 ”。 唐 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唐 白居易 《紫薇花》诗:“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前蜀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薇郎。”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紫微郎剩白衣身,万里从戎歷重译。”参见“ 紫微 ”。
分類:中书舍人
《漢語大詞典》:薇垣
(1). 唐 开元 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 元 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明 吴承恩 《贺思翁受封障词》:“昔年兰省,已颁锦轴之荣;今日薇垣,又捧纶音之盛。” 清 赵翼 《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忆昔与君初结交,儤值薇垣情最密。”
(2).紫微垣的省称。 明 王猷定 《军山看日出》诗:“长鲸鼓浪吼天门,北斗薇垣辨不得。”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
《漢語大詞典》:紫霄
(1).高空。 晋 曹毗 《马射赋》:“状若腾虬而登紫霄,目似晨景之骇扶木。”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靄,表里紫霄。”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匡庐 近,瀑布高,银河半落界紫霄。”
(2).指帝王所居。 南朝 梁简文帝 《围城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唐 李白 《东武吟》:“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 明 张居正 《送朱文石使楚》诗之一:“起草违丹陛,衔纶降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