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3,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下一页
索菩萨
索话
索语
菩提索多
邬波索迦
线索
驮索迦
臂索
罥索
罥索观音
寒风索衣
罕父黑( 宰父 字 子索、子黑 )
索卢放(字 君阳 )
佛类词典(续上)
索诃索菩萨
索话
索语
菩提索多
邬波索迦
线索
驮索迦
臂索
罥索
罥索观音
寒风索衣
其它辞典
公西葴(字 子上、子尚、子索 )罕父黑( 宰父 字 子索、子黑 )
索卢放(字 君阳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子上,亦作子尚。孔子弟子。《孔子家语》作公西蒧,字子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或作宰父。春秋时鲁国人,字子索,又作子黑。孔子弟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东郡人,字君阳。以《尚书》教授千余人。初为郡门下掾。刘玄更始时使者督行郡国,太守有事当斩,放愿以身代,使者义而赦之,由此显名。光武建武六年征为洛阳令,有能名。徙谏议大夫,以疾去。
索诃
【佛学大辞典】
(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译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语谓之索诃。又曰娑诃。(参见:娑婆)
(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译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语谓之索诃。又曰娑诃。(参见:娑婆)
娑婆
【佛学大辞典】
(界名)Saha%,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探玄记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西域记一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三曰:「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界名)Saha%,又作沙诃,娑诃楼陀。新云索诃。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众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众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众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为三恶五趣杂会故也。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法华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探玄记四曰:「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西域记一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三曰:「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索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
(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
索话
【佛学大辞典】
(杂语)同索语。
(杂语)同索语。
索语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
(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
菩提索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菩提萨埵)
(术语)(参见:菩提萨埵)
邬波索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乌波索迦。(参见:优婆塞)
(术语)又作乌波索迦。(参见:优婆塞)
线索
【佛学大辞典】
(物名)坛上所张之线绳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以五色缕令童女右合,粗细如其小指,以系橛头周围坛上。」
(物名)坛上所张之线绳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以五色缕令童女右合,粗细如其小指,以系橛头周围坛上。」
驮索迦
【佛学大辞典】
(杂名)Da%saka,译曰奴。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杂名)Da%saka,译曰奴。见玄应音义二十三。
臂索
【佛学大辞典】
(物名)真言修法者手臂所悬之珠索也。谓之真言索。苏悉地经一曰:「作诸事时,常须右手臂常以真言索带,右手持珠索以香而涂。持诵真言或一百遍,或一千遍。带持此等索者,毗那夜迦不能为障,身得清净,速得成就满所求愿。」(略钞)。
(物名)真言修法者手臂所悬之珠索也。谓之真言索。苏悉地经一曰:「作诸事时,常须右手臂常以真言索带,右手持珠索以香而涂。持诵真言或一百遍,或一千遍。带持此等索者,毗那夜迦不能为障,身得清净,速得成就满所求愿。」(略钞)。
罥索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取鸟兽之具。以为佛菩萨摄取众生之象徵。不空罥索观音之罥索,及不动尊所持之罥索是也。梵语杂名曰:「罥索,梵语播舍。」大日经疏五释不动之罥索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穷之命,令得大空生。」演密钞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等者,四摄是法,罥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罥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譬喻)喻凡夫之心,为我见所缚也。大日经一曰:「云何罥索心?谓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
(物名)取鸟兽之具。以为佛菩萨摄取众生之象徵。不空罥索观音之罥索,及不动尊所持之罥索是也。梵语杂名曰:「罥索,梵语播舍。」大日经疏五释不动之罥索曰:「罥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无穷之命,令得大空生。」演密钞五曰:「罥索是菩提心中等者,四摄是法,罥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罥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譬喻)喻凡夫之心,为我见所缚也。大日经一曰:「云何罥索心?谓一切处住于我缚为性。」
罥索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之略称。
(菩萨)不空罥索观音之略称。
寒风索衣
【三藏法数】
佛于阿罗婆伽林中,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尝索三衣禦寒。(阿罗婆伽无翻。)
佛于阿罗婆伽林中,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尝索三衣禦寒。(阿罗婆伽无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