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 则索
只好; 须得
《国语辞典》:八索九丘  拼音:bā suǒ jiǔ qiū
上古帝王遗书。参见「八索」条。
《國語辭典》:暗中摸索  拼音:àn zhōng mō suǒ
在黑暗中探寻。语出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之。』」后以暗中摸索比喻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探索、研究。《儒林外史》第七回:「因出京之时,老师吩咐来查你卷子,不想暗中摸索,你已经取在第一。」《痛史》第八回:「于是三人徒步而行,暗中摸索,喜得这条路甚是僻静,看看走至天明,并未遇见一个鞑兵。」
《漢語大詞典》:按图索骏(按圖索駿)
见“ 按图索驥 ”。
《國語辭典》:按图索骥(按圖索驥)  拼音:àn tú suǒ jì
1.按照图象寻求好马。语本《汉书。卷六七。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后比喻做事拘泥成法,呆板不知变通。元。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2.按照线索寻找、探求。比喻掌握线索,易于办事。
《國語辭典》:按图索骥(按圖索驥)  拼音:àn tú suǒ jì
1.按照图象寻求好马。语本《汉书。卷六七。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后比喻做事拘泥成法,呆板不知变通。元。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2.按照线索寻找、探求。比喻掌握线索,易于办事。
《高级汉语词典》:绷索  拼音:bēng suǒ
张紧避开突出障碍物的绳索,以防止索具绕结或擦伤
《漢語大詞典》:绊脚索(絆脚索)
为绊翻行人而敷设的绳索。《水浒传》第三二回:“心里越慌,看不见地下躧了一条绊脚索。树林里铜铃响,走出十四五个伏路小嘍囉来,发声喊,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 柳杞 《好年胜景》二:“这是假跑哩,他们早安好了绊脚索,果不然,追过一个墙角,就中了他们的牢笼计。”
分類:行人绳索
《國語辭典》:绊马索(絆馬索)  拼音:bàn mǎ suǒ
隐藏在地面,用来绊倒敌人马匹的绳子。《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慈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
《漢語大詞典》:导火索(導火索)
见“ 导火綫 ”。
《國語辭典》:导火线(導火線)  拼音:dǎo huǒ xiàn
1.爆炸物内用来引起爆炸的引线。也作「导爆索」、「导火索」。
2.比喻直接引起事件爆发的近因。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奥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的谋杀案。」
《漢語大詞典》:掸啧索隐(撢嘖索隱)
犹言探赜索隐。 章炳麟 《毛公说字述》:“ 召陵 许君 述説文解字,多本故训传,撢嘖索隐,眇与 頡 籀 故言相会;説解之文,或不能剟一字,况其大义彰彰者。”参见“ 探賾索隐 ”。
《國語辭典》:探赜索隐(探賾索隱)  拼音:tàn zé suǒ yǐn
语出《易经。系辞》:「探赜索隐,钩深致深,以定天下之吉凶。」指探求深奥隐妙的事理。三国魏。嵇康 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由此而言,探赜索隐,何为为妄。」也作「探赜索微」、「探奥索隐」、「探幽穷赜」、「探幽索隐」。
《分类字锦》:大寒后索(大寒后索)
法言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分类:
《國語辭典》:丁娘十索  拼音:dīng niáng shí suǒ
隋代妓女丁六娘有〈十索诗〉十首,各首末句为「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后遂以「丁娘十索」为娼妓争索赠礼之辞。
《高级汉语词典》:顶索  拼音:dǐng suǒ
鸟类软骨颅中的一块不成对软骨
《漢語大詞典》:叱索
叱骂并搜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 臺湾 驛使宿馆舍,见艷女登墻下窥,叱索无所睹。”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公禄命重,我避不及,致令叱索,惧干神遣,惴惴至今。”
分類:搜寻
《漢語大詞典》:寸金竹索
用一寸多宽的毛竹片子,将生漆绞麻绳制成的索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正是 黄河 津要,用寸金竹索,缆着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