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大纲
灵长
时间
斗门
道统
学制
条条
组织
诗话
公理
谱系
通水
分时
无统
陪敦
《國語辭典》:大纲(大綱)  拼音:dà gāng
1.重要纲领。《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
2.大概的内容或情形。《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文选。曹植。洛神赋》:「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3.处理主要事物的人。《金瓶梅》第二三回:「就是后边大娘,无过只是个大纲儿,小的还是娘抬举多。」
4.夫妻。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前车已覆须明鉴,休得要无益轻生绝大纲。」
《漢語大詞典》:灵长(靈長)
广远绵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絶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若 晋 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詔。”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之三:“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1).指人类。生物进化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目,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鲁迅 《坟·人之历史》:“虽然,人类进化之説,实未尝瀆灵长也。”
(2).引申为同类动物中出类拔萃的。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國語辭典》:时间(時間)  拼音:shí jiān
1.泛指时刻的长短,如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公转一周是一年,日与年等都是时间的单位。
2.目前、现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一折:「我恰才觑了陶秀才相貌,虽则时间受窘,久后必然发迹。」
3.一时之间。宋。晁端礼 朝中措。短亭杨柳接长亭词:「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水浒传》第七回:「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4.凡过去、现在、未来之流转而无限者,相对于空间而言。
《國語辭典》:斗门(斗門)  拼音:dǒu mén
提堰中泄水的闸门。
《國語辭典》:道统(道統)  拼音:dào tǒng
儒家学术思想承续、传授的统系。《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國語辭典》:学制(學制)  拼音:xué zhì
政府对各级学校的组织系统、课程标准及修业年限等所颁布的规定。如国小采六年学制、国中采三年学制。
《漢語大詞典》:条条(條條)
(1).谓有条理、有次序。尔雅·释训:“条条秩秩,智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其在人者,亦宜行而无留,若四时之条条然也。”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独不见水中之鳞乎?曲港之瀆,其生条条尔。”
(2).畅达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其基壤之所加,润泽之所被,条条无疆。”
(3).犹言每一条。 宋 张先 《蝶恋花》词:“移得緑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清 陈维嵩 《师师令·汴京访李师师故巷》词:“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4).犹萧萧。形容风声。 清 尤侗 《瑶宫花史小传》:“但见残釭明灭,纸窗风声条条,若有弹指而泣者。”
(5).指各项事业的组织系统。与“块块”相对。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那个时候,也确是有些干涉过多,上面‘五多’,条条往下插,插得下面很乱。”
(6).指条文。《人民日报》1965.2.24:“一个革命战士,不能光看到职责规定的条条,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就要拚上命去干。”
《國語辭典》:组织(組織)  拼音:zǔ zhī
1.纺织。《辽史。卷五九。食货志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2.构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
3.一群人为达特定目标,经由一定的程序所组成的团体。如:「政府组织」、「议会组织」。
4.生物学上指多细胞生物体中,各细胞和细胞间质依一定秩序联合为一体,并产生一定功能的基本结构。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5.地质学上指岩石的组成颗粒或结晶的几何型态和排列关系的总称。如沉积岩组成颗粒的粒度、形状及排列。也称为「结构」。
《國語辭典》:诗话(詩話)  拼音:shī huà
1.以随笔体裁评论诗句,或辨析诗法,或记载诗人事迹的书。如《沧浪诗话》。
2.宋人所撰有韵文及散文的小说。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國語辭典》:公理  拼音:gōng lǐ
1.世人所公认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二○回:「婚姻可以自由,乃是世界上的公理。」
2.科学上推理的基本,无须證明者。如:「几何公理」。
《國語辭典》:谱系(譜系)  拼音:pǔ xì
载有世族系统、源流纪录的族谱。
《漢語大詞典》:通水
(1).疏通水道。 宋 苏轼 《策断三》:“而 闔庐 、 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 宋 苏辙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
(2).引水系统开始供水。《光明日报》1989.11.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3).谓做内应,通敌。 吴天 《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国语辞典》:分时(分时)  拼音:fēn shí
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具有许多独立并可同时使用之线上设备的处理系统。每一个设备有直接和中央处理机交谈的能力。特殊的程式使中央处理机可由一个设备转到另一个设备,并且在每一个分配到的时段中,执行此一工作的一小部分,直到全部做完或所分配的时间到为止。
《漢語大詞典》:无统(無統)
(1).没有系统。朱子语类卷一○五:“孟子若读得无统,也是费力。”
(2).谓分裂割据,不得正统。朱子语类卷一○五:“又有无统时,如 三国 、 南北 、 五代 ,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某尝作《通鑑纲目》,有‘无统’之説。”
(3).没有统领。《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兵不可一日无将。部兵无统,要得 王滶 来营中管领。”
《國語辭典》:陪敦  拼音:péi dūn
古代封建制度下,增封诸侯的土地称为「陪敦」。引申有裨补的意思。《左传。定公四年》:「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汉。毛亨。传:「陪,增也;敦,厚也。」唐。孔颖达。正义:「言既封为大国,地方五百里,又分以土田更增彼宽厚为七百里也。」也作「培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