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天雾地(雲天霧地)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漢語大詞典》:晕头打脑(暈頭打腦)
头脑昏乱,糊里糊涂。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 祥子 晕头打脑的没甚听明白,可是有些害怕。”
《國語辭典》:歪谈乱道(歪談亂道)  拼音:wāi tán luàn dào
瞎扯、胡言乱语。《孤本元明杂剧。登瀛洲。第二折》:「他也学些者也之乎,歪谈乱道,失却卑尊。」《孤本元明杂剧。打觊鏄。头折》:「他不敢歪谈乱道人前强,则落的伏低做小忙谦让。」
《漢語大詞典》:涎涎瞪瞪
亦作“ 涎涎邓邓 ”。
(1).说话时口沫飞溅的样子。 元 无名氏 《渭塘奇遇》第一折:“走将来低低答答乔议论,走将来涎涎瞪瞪説甚么亲。”
(2).贪馋的样子。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粗,眼脑儿涎涎邓邓,手脚儿扯扯也那捽捽。”
(3).迷迷糊糊;糊里糊涂。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他每日家吃的十分酩酊……吃的来涎涎邓邓。”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説的话涎涎邓邓。” 明 朱有炖 《一枝花·秋兴》套曲:“这些时把一个俊 潘安 老得来兀兀腾腾,瘦 沈约 害得来涎涎瞪瞪,渴 相如 送得来悄悄冥冥。”
《漢語大詞典》:稀里糊涂(稀里糊塗)
(1).不清楚,糊里糊涂。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只有一回:他喝多了酒,稀里糊涂跟他朋友 唐田 闲唠嗑。”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他是睡大觉不成,怎么稀里糊涂的?”
(2).随便,马马虎虎。如:这个方案没有经过认真的讨论,就稀里糊涂地通过了。
《国语辞典》:七荤八素(七荤八素)  拼音:qī hūn bā sù
形容心神紊乱,糊里糊涂。如:「接二连三的出状况,搞得他七荤八素,灰头土脸。」
《国语辞典》:懵懂痴呆  拼音:měng dǒng chī dāi
糊里糊涂、呆呆傻傻。《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也作「痴呆懵懂」。
《国语辞典》:懵懵懂懂  拼音:měng měng dǒng dǒng
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样子。《西游记》第二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钵盂,钳著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国语辞典》:懵然未觉(懵然未觉)  拼音:méng rán wèi jué
糊里糊涂,毫无知觉。如:「看他一脸懵然未觉的样子,八成是想什么想得入神了。」
《国语辞典》:懵然无知(懵然无知)  拼音:méng rán wú zhī
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样子。如:「每当想起年轻时对周遭事物的懵然无知,就会哑然失笑。」《旧唐书。卷一六六。列传。白居易》:「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
《国语辞典》:胡抡混闹(胡抡混闹)  拼音:hú lūn hùn nào
比喻糊里糊涂、任性胡为。《三侠五义》第一一七回:「弄了钱来,也不干些正经事体,不过是胡抡混闹、不三不二的花了。」
《国语辞典》: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  拼音:bù fēn nán běi dōng xī,bù wèn zhāng wáng lǐ zhào
(谚语)比喻人糊里糊涂、晕头转向。《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也乐得不分南北东西,不问张王李赵,进了门儿,二只手先拉了二妈妈道了阵喜,然后又乱了一阵。」
《国语辞典》:吊在面糊盆内(吊在面糊盆内)  拼音:diào zài miàn hú pén nèi
(歇后语)糊里糊涂。在面糊浆里搅和,借以比喻糊里糊涂。《金瓶梅》第一九回:「才请这蒋太医来看,恰吊在面糊盆内一般,乞那厮局骗了。」
《国语辞典》:不问东西南北(不问东西南北)  拼音:bù wèn dōng xī nán běi
不管任何方向。比喻糊里糊涂,晕头转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船上人见风起了,扯起半帆,不问东西南北,随风势漂去。」《文明小史》第八回:「自己携了一个包裹,匆忙出城,也不问东西南北,也不管路远高低,一气行来。」
《国语辞典》:一盆浆糊(一盆浆糊)  拼音:yī pén jiāng hú
比喻头脑混沌不清,糊里糊涂。如:「这事究竟如何排解?我脑中仍是一盆浆糊。」